2021手机价格战-手机价格战从那年开始的

tamoadmin 智能设备 2024-10-07 0
  1. 单向收费的改革历史
  2. 曾打造国内第一台智能手机,还被微软总部永久收藏,如今怎样了?
  3. 如何理解“小米估值2000亿美元”这个“梗?

自从iPhone诞生后,每一年的科技界一大盛事就是新一代的iPhone发布。

从2007年1月9日第一部iPhone发布后,现在每一年iPhone都会发布一款新世代的版本来进行更新换代。

而在今年苹果在发布了iPhone 8的同时也发布了十周年特别版X,有着划时代影响。虽然同时发布了两款新手机,但都是在同一时间发布的。

2021手机价格战-手机价格战从那年开始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对于另外一个强劲的对手三星也跟着苹果一样的节奏,一年发布一款旗舰级的新机,但同时在一年里也会从不同的去到生产一些中低端的型号来吸引消费者。

现在把眼光放回国内,各大国产手机厂商已经不像之前一年发布一款手机了,有的厂商甚至更密集地一个月发布一款新机,这一切就像早已经铺设好一样,用机海战术来攻陷消费者。

对于苹果,小米是一个很好的模仿者,刚开始之前小米都是跟着一年一更,但在这几年他们改变了策略,实现了一年发布几款手机,一款旗舰的机型还不够,这几年还发布了Note、MIX等系列。而华为从最初的honour荣耀系列,衍生出了Mate、畅玩等系列。各大厂商也是纷纷推出不同的系列来针对不同的人群。

自从小米打破了手机的销售方式之后,各厂商也纷纷追随。从几年前的饥饿营销模式,在到现在的预约抢购,预付定金购买,无不反应出当今国内手机厂商之间竞争的激烈。

现在小米、华为、魅族、oppo、vivo等厂商不再是单纯的打价格战了,他们开始从低端慢慢走向了高端,价格开始向高处走,为的是更多的利润。

1、苹果靠着独特的封闭生态,创造了一个难以撼动的壁垒,让竞争者只有整个安卓市场。苹果的iOS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其他厂商不能使用,形成了一个闭环生态。而安卓则是开源的,只要你有能力自己也可以生产一部手机出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OS安卓系统。通过这样的开放系统使这几年里纷纷诞生出各式各样的手机厂商。就如原本从事老师和演讲工作的老罗也投身了做手机的热潮当中。

2、CPU就像是人类的心脏一样,拥有一颗强大的CPU那就能够处理更多的任务和让处理能力更快更强。而苹果的CPU是自行研发的所以不用依赖CPU供应商,就像国内华为的麒麟CPU也是自行研发。而国内大多数手机厂商现在用的是由专业制造CPU的厂商提供,因为他们缺乏自行研发CPU的能力,所以只能通过***购来实现手机的生产,如高通、联发科就是他们的重要供应商。而CPU供应商也是每年更新好几款CPU,而如果新手机在发布前用的CPU是比较旧的。所以手机厂商只能通过发布新的手机来更换成最新的CPU型号,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硬件是最新最快的。

3、消费者都是善忘的,他们永远不会记得最新的手机型号是哪款。对于消费者来说因为iOS系统手机就只有一款,所以他们能够很清楚的记得这一年发布的最新iPhone是哪个型号。而对于国产厂商来说,如果你不是在车站或者地铁看到花花绿绿的手机广告,你也很难说出现在小米最新的型号,oppo最新的型号是哪一款。这也是因为安卓阵营的品牌众多,各有各的特长,难以吸引用户所导致。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苹果和国内厂商的区别,下面就来说说国产手机厂商之间的激烈竞争让他们无法不通过机海战术来攻陷消费者。

1、之前国产手机都是通过堆配置,比拼谁跑分高,用更多的CPU核数,不断增加运行内存这些看起来的华丽数据来吸引消费者。而到了现在就是在打摄像头拍摄效果,***美颜技术,之后又是全面屏。这些硬件堆砌的功能往往难以成为防御的壁垒,当这些都成为标配的时候,那只能通过系统来吸引用户。美观的UI,方便快捷的操作体验,这些才是能够吸引用户购买的因素。

2、而对于如何安排新机发布时间也是关键所在,我们能够发现厂商的发布时间都是集中在后半年。一是因为通过年初的去库存,把之前的机型都清掉,能够腾出足够的库存给新生产的机器。二是之前都说过的CPU供应问题,在这个时间节点供应商也进行了一个更新换代,有更新更强大的CPU诞生。如果把新机放在了年头发布,那就不能用上新的CPU了,而竞争对手有可能在年中才发布用上了新的CPU,那这样就可以抢占先机了,这时候就需要再发布一部新机来使用更新的CPU了。

3、在发布一款新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售后服务,之前小米的售后一直被米粉所吐槽,因为前几年小米都只注重线上的销售而忽视了线下的体验,继而一些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纷纷出现问题。售后难以跟进,维修速度缓慢这些问题都是影响一个品牌的前行。所以在线上销售的同时,也要注重线下的售后服务,毕竟一台手机用的不止一年。

现在国人慢慢开始追求的不是跑分了,更高级的CPU也只是对于玩游戏的消费者所需要,一般的聊微信、看***这些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手机的性能都是过剩的。当大家家里的电脑还停留在2、4G运行内存的年代,而手机现在己经是6G、8G了。更多人追求的不是性能,只要是能用就行了。他们更多的追求是系统UI上的美观,各种操作的方便快捷。或许有一些新的创意点就可以吸引顾客购买。

不管现在的手机厂商是多久更新一次,大家都要理性消费,要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去选择购买。如果正在使用的手机还可以使用就可以不用更换了,不然只会制造更多的数码垃圾。

看完觉得好的请点一下喜欢,觉得有意思的可以打赏一下。

单向收费的改革历史

发展历程:

一、智能手机发展早期:苹果风靡全球,中华酷联格局初定

1、在智能手机的发展初期,苹果凭借着单一的iPhone手机引爆了整个全球的智能手机发展。尤其是到苹果第四代手机iPhone4和iPhone 4S的时候,iPhone手机更是风靡全球,不少用户甚至不惜卖肾只为买一个iPhone手机。而在苹果智能手机的推动下,全球各地的智能手机厂商也都开始纷纷效仿之。

2、于是,三星奋起追赶,成为了在高端市场唯一能够与苹果匹敌的智能手机。在国内市场,国产手机们也开始纷纷崛起,并形成了苹果、三星之外的四强格局: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史称“中华酷联”。

二、智能手机发展中期:小米模式崛起,国产手机进入低价时代

1、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以小米为代表的低价手机迅速崛起,小米凭借着低价和饥饿营销方式成功地获得了大量用户的支持。随着小米手机销量不断攀升甚至一度排到了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排行版的冠军位置。

2、在受到小米手机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都开始推出低价手机,并与小米开始了价格战,同时在这期间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互联网品牌低价手机,诸如锤子、一加、荣耀等等

三、智能手机发展后期:小米逐渐没落,OPPO、vivo、乐视生态手机崛起

1、在国内市场,小米手机开始走下坡路,以乐视为代表的生态手机开始崛起。而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三星也正在开始受到来自华为、vivo、oppo等智能手机的冲击。

2、根据IDC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称,2016年Q2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华为排名第一,与此同时OPPO、vivo两大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也大幅攀升,而小米的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第二季度的17.1%下降至9.5%,是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厂商中降幅最大的。OPPO、vivo在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迅速崛起,而小米则受到了来自荣耀、乐视生态手机的强烈冲击。

曾打造国内第一台智能手机,还被微软总部永久收藏,如今怎样了?

自从手机从奢侈品变成了百姓生活的必需品,高额的话费就变成了众矢之的,虽然运营商们一调再调收费已经在下调,各种优惠套餐也是层出不穷,但老百姓们却始终没有放弃“单向收费”的梦想。

历史上,单向收费在19***年就存在,因为当时的电信运营商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一家垄断的局面,那时的单向收费只是一家运营商内部结算的问题。作为保护垄断的一种工具,单向收费不利于新兴运营商的成长,垄断者作为运营商网间利润的分配者,很难做到公平。而移动电话从产生之日起就是在竞争的环境下开始的,双向收费成为多个运营商竞争环境下的最优选择,因为在价格战不断的环境下,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成了谁都说不清的难题。

其实,回顾近十年我国的通信资费政策就会发现,随着百姓呼声的越来越高,***仿佛也在单向和双向间有过摇摆,单向收费的政策一直处于“呼之欲出”的状态,却总在最后关头“难产”。

19***年5月,原邮电部拟订了单向收费方案,上报当时的国家***委员会后搁浅,到底是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平衡还是其他技术性因素不得而知。

1998年5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对外宣称,手机单向收费的可行性方案尚在研究之中。

2000年6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称,信息产业部是支持单向收费的。一个月后,信息产业部有官员称,单向收费相关方案已报有关部门审批,有望实施。

2000年10月11日,《电信条例》开始实施。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副司长张小铁却公开表示,单向收费现阶段不可行。

而仅4天之后,信息产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彩又表示:“现在据我了解,(单向收费)经初步协商已达成一致意见,等批准以后就可以实施了。”随后,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均刊发消息称我国将实施通信资费的“双改单”。

然而,与此事相隔仅1个月,新华社就发布消息说,信息产业部否认“移动资费调整方案已获批准”。

2000年12月3日,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明确表示,预计两年内不可能提出移动电话资费调整的实施方案。

不仅***进退两难,真正搞单向收费的运营商也未见成功案例。

2003年11月13日开始,重庆联通突然将手机单向收费正式推向市场,凡使用联通130、131“如意听”的手机用户,在重庆范围内,免费接听所有来电。此举掀起抢购热潮,3天内联通新入网用户突破两万。但在第4天,重庆联通此举便因“规范恶意竞争,维持现有资费”而被叫停。此次广东联通也是因为宣传资料中很明确地写着:市话套餐“单向收费、免月租、打出0.16元每分钟”引起轩然***,最后以“错误宣传”被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备案彻查。

有专家指出,事实上,政策是根据市场来定的,单向收费的难点并不在于国家肯不肯批,而在于国家对单向收费的实施应该如何监管。

2004年7月1日,信产部和发改委联合颁布通知,剿杀价格战,单向收费、按秒计费等降价方式短期内不可能实现。

2006年5月,北京手机资费“解冻”,北京移动推出了接近单向收费的“被叫套餐”,联通部分业务实行单向收费。

2006年12月,信产部副部长***表示,移动电话正在向低资费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实行单向收费。”

2006年4月27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京联合召开电信资费座谈会。针对当前移动电话资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产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拟***取措施,推进移动电话资费水平进一步降低,使人民群众分享电信业快速发展的成果。

一是积极推进移动电话单向收费,在整体资费水平逐步降低的前提下,全面实现手机单向收费;

二是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费,下调国内漫游费价格上限,允许企业自主向下浮动;

三是进一步清理套餐资费,要求电信企业简化套餐形式,提高透明度。

2007年5月18日,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发改委宣布,将对现行的电信资费套餐进行全面清理。信息产业部表示,要逐步减少资费种类,简化资费结构,提高资费透明度。

全球通品牌在12年前建立,而从全球通开始建立起就实行的是双向收费,其标准资费就是月租费每月50元,主叫每分钟0.4元,被叫也是每分钟0.4元。而所谓单向收费,指的是移动主叫收费,而移动被叫免费,即通常所说的接电话不收钱。中国在引入移动电话之初,模仿美国的移动收费方式,实行双向收费。其后,历经了多次单向收费的讨论,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推出资费“双改单”的政策。而经过这些年的逐渐演变,以及系列套餐的推出,全球通的资费水平一直在下降。直到今天全球通标准资费用户可以进行的被叫全免,全球通从双向收费到单向收费的资费演绎,进行了12年的时间。

如何理解“小米估值2000亿美元”这个“梗?

对于当代很多人来说,手机成了“不离身”的物件之一,而互联网时代,也让各大手机厂商“百花齐放”,除了美国苹果、韩国三星外,中国有不少代表国产实力的手机品牌已经走出国门,比如华为、小米、OPPO和VIVO。

从国民接受度来看,华为无疑是王者,要说到性价比,多数人都会选择小米,如果是追求 时尚 潮流的年轻人,有着“蓝绿厂”之称的OPPO和VIVO最受到欢迎,依靠着老百姓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国产手机的销量一片大好。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许多手机品牌纷纷“大促”,价格直降几百元;在各种各样的优惠力度中,还有一个手机品牌,也用“价格战”吸引着消费者,那就是魅族。

MP3起家的魅族

说起魅族手机,大家一定不陌生,不过你知道吗,魅族最开始研发的产品并不是手机。2002年,黄章担任合资企业爱琴的总经理,因为有着对市场超乎寻常的天赋,黄章很快带领爱琴从VCD公司转型为生产销售MP3的公司;为爱琴创造了可观利益后,因为和公司高层的运营理念相悖,黄章选择离开。

之后,黄章着手成立自己的MP3品牌,为其取名“魅族”,魅族MP3面世以后,很快在当时的MP3市场引起巨大反响,甚至一度成为MP3的龙头企业,但是好景不长,到了2006年,MP3逐渐落后,而国产手机在这个时候崛起,黄章毅然“放弃”MP3行业,转而向手机市场“进军”。

被微软收藏的手机

2007年,黄章带领团队进行手机研发,2年后,获得了工信部下发的入网许可证后,魅族在2009年2月18日,推出了一度“封神”的魅族M8。

魅族M8推出2个月后,就带来了超过10万部的手机销量;发展到同年4月,M8就已经成为当年智能手机的领军地位,是国内首台智能手机,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搭载的是微软的系统,还成为微软总部中永久收藏的手机。2011年的新款M9,宣告魅族从微软系统转投安卓阵营,是当年较为成功也较受欢迎的安卓手机。

发展到2012年,魅族已经因为“M”系列奠定了自己在手机市场的地位,2012年上半年,魅族的产值超过10亿元,而距离魅族进入手机市场,仅有5年;不仅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魅族专卖店内地的连锁店更是多达2000家,2014年,魅族市值高达200亿元。

一年发布14款新机,无力回天

但是,手机市场的竞争向来激烈,在后起之秀的追赶,魅族渐渐落了下风,虽然因为先前的优秀成绩,魅族仍然有一批“铁粉”,但是魅族却错误的选择“以量取胜”的战略,2016年,魅族“一口气”发布了14款新手机。

可惜的是,魅族没有严格把控每部手机的质量,而且在小米、红米主打“性价比”的时候,魅族仍然是“高价低配”,因为种种负面因素,导致魅族的消费者越来越少。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18年,魅族全年销量仅有405万,市占比不到1%,而同期的华为荣耀、OPPO、VIVO销量都在五千万台以上

另外,魅族成立于2014年的子品牌魅蓝成绩也不如人意,根据CouterPoint发布的2019年二季度手机销量,魅蓝的出货量仅有80万,到了2021年,各大手机销售榜单再不见魅蓝的身影。

然而就在2021年11月5日,魅蓝官方宣布,将会在近段时间内推出一款新手机,从目前透露的讯息来看,“好用不贵”的魅蓝价位或许在1500元以下,同时魅蓝高调表示,新手机的销售目标定位在“5000万+”,此次魅蓝的“回归”能不能给魅族带来一线生机,重新“杀回”手机性价比的市场,我们还不得而知。

2021年的“双十一”中,魅族在某平台上的实时月销量1000+,对比起其他厂商的热门手机,这个差距仍然比较大。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购买魅族的新手机吗?欢迎留下你的想法。

题图:多面性,马克笔作品,由画家徐徐授权尹生价值观独家使用。

摘要:对手机屏幕的“掌控”所带来的确定性要远比纯粹的内容和服务品牌来得低,因此通常纯运营性的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水平要比基于生命周期较短的软件(比如游戏)或硬件品牌的公司高得多。这是未来的小米投资者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经历了2015~2016年从巅峰到谷底的过山车后,小米在2017年出现了比较强的反弹,如果雷军的话可信,那么小米全年应该终于完成了本该在2015年完成的收入目标――1000亿元。只不过这个小米已经与巅峰时期的小米不同――之前那个小米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参见我在文章后半部分附上的2016年5月的文章《小米的时代结束了》):

巅峰时期的小米几乎完全领导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借助互联网崛起的中国智能手机王者――而过去一年尽管小米手机市场份额提高较大,并且重新跻身全球出货量的前五(排名第五,中国公司中排在华为和OPPO之后),但在大本营的中国市场,它也仅排名第五,因此还很难说迎来了曾经的时代。

抓住了快速成长的印度市场,是小米手机反弹的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从中你似乎能看到曾经让它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因素,比如高成长市场,高性价比的产品,以及用户对其线上销售模式的热情。但现在还很难判断这是否意味着印度用户已经认可了小米品牌,即便如此,也不知道他们在换机时是否仍然选择小米――谁能想到曾经对小米那么疯狂的中国用户很快就转向了其他品牌?

同时,从用户运营的角度看,分散的海外用户可能不如中国用户那么有价值――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用户浓度可能会限制商业变现,这也是中国化的微博市值远超全球化的Twitter、主要局限在中国市场的阿里和腾讯的市值却接近甚至一度超过全球化的亚马逊和Facebook的重要原因――而来自用户运营的收入贡献了重要的动力,也是小米模式中最有想象力的部分。

小米自身在产品多元化和外部生态链上的广泛布局也贡献了重要的动力。就像尹生在2014年左右的一篇关于小米的文章中提到的,小米的一个重要机会,就在于围绕一个强有力的品牌的产品多元化(就像三星所做的那样),而这些丰富的周边产品,既能增加用户和品牌变现,也可以丰满小米品牌外延和用户体验,强化用户关系。

由于中国在电子和家用电器领域拥有高效的制造能力,这让小米这样的中国公司有机会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成为全球市场的有力竞争者,特别是更在乎价格的新兴市场,更重要的是,中国本身就拥有全球最大的、价格敏感性的市场,这个市场已经诞生了美的、格力这样市值接近或超过500亿美元的家用电器巨头。

但小米要想在手机和广泛的消费电子领域取得像美的和格力在家电领域取得的地位,还必须在产业链上谋求更强有力的位置――没有在零部件领域的统治地位和相应的交叉补贴与战略价值,三星的很多产品都将无法继续竞争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即便三星在中国市场遭遇滑铁卢后(这也让括小米在内的中国公司从中受益),仍然在全球市场守住第一的位置。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手机、电视、电脑这样的行业持续赚钱或值钱的公司并不多,因为这些行业的关键零部件价值占比很大,而且大多没有掌握在中国公司手中,而格力和美的之所以赚钱和值钱,也是因为它们的主要产品领域的零部件价值可能不像前面几个行业高,或者已经国产化了。

这也让我相对更看好小米在手机周边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前景,虽然它在智能家居市场可能面临美的和格力、以及雄心勃勃的华为的竞争,而手机周边的前景又与手机的前景息息相关。

相比而言,华为在手机行业可能更被看好,因为它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已经取得不错进展――尽管这也可能让它在进军海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时,会遭受到更多的敌意,就像这几天在进军美国市场时遇到的,AT&T迫于压力临时放弃了和华为已经谈好的合作――这也折射出中国公司在实施产业链扩张时的难度。

与华为比起来,小米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互联网基因更强,更善于运营用户关系。可以说用户关系是整个小米系统赖以持续的根本,包括用户对小米价值的认知与认同,以及稳定用户入口的形成――这既可能体现于手机这样的硬件入口,也可能是内容或服务的强入口,这些层次通常会相互强化。

目前小米在每一个层级都没有建立绝对领导地位:手机既是获得持久收入、用户关系和硬件层次的入口的关键,也是其价值认知和认同的核心,但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它在这个领域离建立主导地位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在内容和服务方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大而不强,目前它在用户运营方面的成绩本质上仍然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对手机屏幕的“掌控”。

何况,对手机屏幕的“掌控”所带来的确定性要远比纯粹的内容和服务品牌来得低,这也是为什么按照收入或盈利指标,通常纯运营性的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水平要比基于生命周期较短的软件(比如游戏)或硬件品牌的公司高得多――纯运营性互联网公司建立了一种持续运营的基础,这样的基础只要足够强劲,就可以超越单个产品或用户生命周期的波动。

而短周期软件和硬件公司则没有那么***,每一次产品生命周期的结束,都意味着用户关系的考验,同时,这些公司还面临着更高的销售成本,因此通常毛利率都不如运营性公司高,后者的毛利率水平通常都在50%以上。就连在硬件领域公认的全球最优秀者,也或多或少面临这些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苹果的市销率只有不到4倍,市盈率长期低于20倍。

同样,通过硬件建立起的用户关系入口也通常并不想象那样具有可控性,就像尹生在2015年的文章《手机是最唾手可得、也最廉价的资本故事2015》中分析的:

长期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形成了一种关于在这个行业成功的基本认识: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你必须牢牢控制用户和他们的行为。当操作系统和应用层面的成功模式缺席或前途渺渺时,通过手机屏幕来获得和控制用户,就成为最为流行、也最唾手可得的故事。

只不过这种逻辑可能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选择用哪种手机,是用户的权利,而一旦他/她决定用一种新的手机去替代原有的手机,他/她背后的那家手机公司将再也无法对其施加影响,即便苹果也不例外;同样,你也无法真正要求用户安装或不安装某个应用。

因此,如果小米不能在手机领域建立起绝对领导型地位(在这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不确定性,还有一些可能性机会,比如如果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处境步三星后尘,或者三星在全球继续下滑,就可能给中国公司让出更多机会),或者在内容和服务领域建立起足以独立于小米手机的入口地位,那么它的未来行业地位确定性就始终会受到压制,而未来行业地位确定性是决定一家公司特别是类互联网公司估值水平的最关键指标。

就目前的确定性水平,和收入水平,如果在上市时能估值接近千亿美元,甚至只要能超过500亿美元(要知道目前全球纯运营性的互联网公司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都屈指可数),就已经是相当大的成功――要知道2014年进入的投资者拿到的估值是400多亿美元,而那之后随着进入谷底,据说这个估值水平遭遇了不小的压力,而即便按照市值千亿美元折合的年复合收益率可能才接近20%,这个回报水平并不算太出彩。

至于市场传言的2000亿美元估值,我宁愿相信只是一种估值议价和传播策略,小米历史上就一直非常善于打这样的组合拳,就像我在2016年旧文《小米的时代结束了》中写道的:

小米公司的估值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每年都成倍上涨――2010年为2.5亿美元,2011年10亿美元,2012年40亿美元,2013年100亿美元,2014年450亿美元。不管真实的估值是多少,每年蹿升的估值,以及高速增长的出货量,不停为生态中的所有成员(供应商、开发者、用户、资本、员工、***、媒体等)注入***,这些又反过来推高其估值、销量和生态影响力。

注:本文主体摘自《尹生年度互联网观察:社会共识、技术驱动和AT现实》一文,有增改,若想阅读全文,请前往尹生微信公号:尹生价值观。

附:2016年5月旧文《小米时代结束了,坏在不够偏执》

去年(2015年)初,尹生曾经写过一篇题为《2015:小米与反小米者的决战之年》,在那篇文章中,我暗示小米必须在这一年中证明其生态模式的有效性――必须从硬件以外赚到足够收入,以补贴愈来愈惨烈的价格战,甚至在硬件免费的情况下也能运营下去。

而小米的对手――我当时认为主要对手之一是华为――则必须在销量进而是产业链控制上远远超过小米,封杀小米向生态盈利模式切换的可能性。我当时做出这样的判断,依据是中国和全球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但小米的规模也正接近达到依靠内容和服务就可以相当程度补贴价格战的程度――这是从硬件盈利模式向内容服务盈利模式切换的前提。

在写完这篇文章大约5个月后,我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个典型的四线城市,我在那里发现的事实暗示,胜负的天枰可能正倒向反小米者们――我的那些在2014年还充满热烈期待的、试图通过我搞到一个小米F码(拥有该码买小米手机不用等候)的亲戚朋友们,几乎再也没有提起过小米,他们的口中讨论更多的是苹果、华为、OPPO这些品牌。

说实话,他们的消费倾向让我吃惊不小。我听得最多的是,“现在没有2000以上(的手机),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而很不幸在他们的印象中,小米已经伴随着红米的铺天盖地,被牢牢钉在了廉价机(在一些中国用户眼中,这个词有时会与低品质相伴随)行列。

小米的预期管理游戏:循环推高的销量、估值和传播议程主导力

现在,战争的结果已经相当明了――曾经的神话创造者被新的竞争者所替代――在IDC发布的去年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排行中,华为取代了小米位列第一,而小米的份额则掉在了华为和苹果之后。尽管2015全年小米在中国仍然是第一,但在全球的份额仅位列第五,在中国厂商中排在华为和联想之后。

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全球的排名已经被挤出了前五,而在进入前五的三家中国公司中,除了华为外,其他两家是过去几乎没有被小米列为对手的OPPO和VIVO。这两家公司的特点是,它们主要的精力都在2000元以上的中端细分市场。

比出货量份额下降更糟糕的是,小米作为一种风潮的结束。表现在它对传播议程主导能力的下降,而过去这是它整个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饥饿营销是其极致表现):“小米”的百度搜索指数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出现了7次在25万以上的高峰,其中5次在30万以上,而2015年以来只有两次出现在25万以上(30万以下)。

支撑小米神话的另一大动力――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也面临急转直下的形势。据一些外媒报道,投资机构们已经考虑下调小米的估值,认为其2014年时450亿美元的估值相对目前的经营处境存在高估。

小米公司的估值从2010年开始到2014年,每年都成倍上涨――2010年为2.5亿美元,2011年10亿美元,2012年40亿美元,2013年100亿美元,2014年450亿美元。不管真实的估值是多少,每年蹿升的估值,以及高速增长的出货量,不停为生态中的所有成员(供应商、开发者、用户、资本、员工、***、媒体等)注入***,这些又反过来推高其估值、销量和生态影响力。

但就像不存在永动机一样,也不存在永远不要求兑现的预期。当人们面对小米让人暂时失去理性的漂亮数字时,总是会忽略小米神话背后的环境因素――毫无疑问,中国世界第一的手机制造能力,以及谷歌在应用商店层面的培育,为小米模式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条件,而这些是所有公司都能分享的***,同时中国智能手机的雪崩式增长(几乎与小米的诞生同步,2012年增长135%,2013年增长50%,2014年增长31%),又为其提供了动力。

但进入2015年,增长的发动力突然熄火,全年中国手机出货量仅增长了2.5%,远低于全球10%的增长率,而不幸的是,小米的销量过于依赖中国市场,不像华为那样全球化程度较高。但仅这点仍不足以让小米神话破灭,同样立足中国市场的OPPO和VIVO的成功证明了这点。

小米的三大失误:市场切换不成功,错失产业链布局良机,以及不够偏执

失误一:用户从发烧友群体向大众群体切换时,过于依赖价格一种竞争维度,忽视了品质和个性化维度

早在2012年,尹曾经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40亿美元估值的疯狂:小米可能步凡客后尘》,在该文中我曾提到小米必须面临的一个战略切换,即从早期的发烧友市场向大众市场切换:

到目前为止,它主要的用户都是那些技术发烧友,对他们而言,小米的最大优势,就是它不是苹果,以及它提供的让它们参与到小米进化过程中的机会,即便小米的产品和服务有点瑕疵,他们也有较高的容忍度。但要达到1亿部的销量,小米必须争取更多的对技术没有任何兴趣、只对价格、品牌和性价比感兴趣的大众用户,而他们可是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

很不幸,小米***取了更为简单的方式来完成这种切换――直接瞄准1000元以下市场的红米。在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用户还是以首次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为主时,这种模式还来了虚***的繁荣――降低了用户使用的门槛,教育了市场。

但当市场倾向于饱和时,用户从首次使用智能机为主转向智能手机换机者群体,他们开始寻找更能符合或彰显自己个性的产品,或者仅仅换一部更加可靠、品质更好的产品,至少是他们认为的可靠好产品(尽管价格也更高,而这时他们已经尝到智能手机的好处,不确定性的降低使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钱),而此时红米在烙在他们心中的印象也使小米的整体品牌受到连累。

失误二:没能及时在产业链布局和提高产业链影响力方面有所作为

雷军可能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中,第一个从一开始就有产业链经营意识的人,这帮助他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创业之旅,也启发了更多的创业者。但当一家公司的销量从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增加到几千万甚至几亿时,其在产业链的角色也从一个拾遗补缺者,转变为产业链的重要变量,这一变化会从根本上改变竞争。

尽管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手机制造产能,但整个产业链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的产量在一定时期是相对有限的,最终对这些零部件和整机的产能的掌控能力,就会转变为对参与竞争者的交货周期、***率、用户满意度、生产成本等的制约或影响。

华为正是借助了其自身的关键零部件布局,以及在设备行业积累的全球产业链影响能力,在竞争中后来居上的――但华为十几年在设备领域的耕耘也不容忽视,它帮助华为建立了支撑一个关键零部件业务的自身规模,以及华为作为中国制造的标签这一品牌价值。

而作为创业新星、没有太多华为这样的***的小米,将更多的精力和***用在了手机的周边产业,比如智能硬件等。但问题是,当小米手机的行业地位不再时,这些周边产业也会变成无根之木,那时的小米最多作为一个投资者从中分享部分收益。

失误三:不够偏执,未能将“硬件免费+应用服务收费”的模式做到极致

在雷军最初为小米设计的商业模式中,包括手机、应用与服务、MIUI这三环,最理想的情况是,硬件免费,通过应用和服务盈利。但要实现这种理想模式,就必须有足够的应用与服务,特别那些即便离开小米手机和MIUI仍能够运转的应用和服务,这样它的规模就可以超越手机用户数量的范围,提供某种战略上的确定性。

在这方面,小米甚至不如乐视极致,后者通过硬件定价权的牢牢掌握和贯彻――它甚至已经开始尝试***取硬件免费+内容收费的模式――成为互联网电视领域最主要的力量之一,乐视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与其在***领域建立的地位密切相关,为***内容付费正在成为用户可以接受的行为之一。

对小米而言,仅仅是基于对屏幕的掌握而作为一个应用分发商的存在,无法帮助它建立起可持续的和稳定的商业模式。一则这个领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再则安卓的系统不像苹果,它是开放的,而且以免费为主,这让它无法建立起苹果那样的应用和服务独特性(即便苹果,这种独特性也在下降)。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真正需要的,是像乐视***那样的拥有一定行业优势地位的用户付费业务,以便当它向用户免费提供硬件时,可以有足够的收费业务来弥补其成本,或者反过来,通过内容本身的吸引力,来提高其硬件的吸引力。

只有这时,它才能沿着红米打开的缺口,继续向下,直到免费,以便牢牢掌握定价权――现在,它面对的是产品价格优势的丧失和品牌定位下移的双重压力。目前不知道小米能否整合雷军系的***,最终实现“硬件免费+内容服务收费”的模式――在已有的手机厂商中,它是最接近拥有这种模式所需的基因和条件的。

小米的未来:手机公司?硬件公司?电商公司?互联网公司??

2013年,我还在福布斯时,曾经***访过雷军,并将其作为封面人物(参见《雷军:通往百亿美元》),当被我问到小米是一家什么公司时,他回答道:

“我知道关于小米是哪一类的公司一直有很多争论,今天这个问题我们已经不纠结了。我们既是硬件公司,也是电子商务公司,也是移动互联网公司,没关系,我们是全新模式,很难归类是哪类公司。”

但今天看来,无论希望成为什么公司,小米最现实、也最可能的选择,仍然是首先成为一家持续成功的手机公司或硬件公司,就像尹生在2014年的文章《估值小米(一):它仍然是家手机公司》一文中已经详述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百度或其他搜索框中输入相关标题搜到,正是在那篇和随后的几篇中,尹生认为小米的估值最多只有200亿美元,这一判断今天已经得到验证――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

拨开所有的包装,小米本质上和三星、联想、诺基亚没有区别――它首先是家手机公司,因此必须首先作为一家手机公司生存下来。

在一段时间以后,想象力开始让位于残酷的现实,小米未必就能轻易取得三星和联想(作为一家多元信息产品提供商)到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和诺基亚曾经获得的成就――在电子消费领域,几乎还没有一家公司仅仅凭借各种诱人的故事和创新的营销手段,就能让用户长期驻留脚步,无论如何,你首先必须是一家性价比优秀的产品公司。

现在,是做出选择,并奋力一搏的时候了:继续坚持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硬件免费+内容和服务收费),守住中国乃至全球最主要的手机/硬件公司的地位――这是小米商业模式的基石――在这方面,小米仍然最有机会,或者干脆成为一家电商。

否则最糟糕的情况,可能是像曾经的凡客那样在纠结中错失良机――后者主要是在品牌与电商两种模式之间犹豫,最终既无法像一家电商那样完全以规模增长为中心,又因为追求量的增长而拉低了品牌,丧失了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个性。

尹生价值观,只聊与互联网有关的、正在创造或毁灭价值的方法和趋势。本人系百度百家号签约作者。你也可以前往雪球查看尹生的专栏文章,或者加微信号jiazhixian1与尹生一对一交流(添加时注明真实姓名/行业/公司)。申明: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