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5g手机售罄-第一批5g手机什么时候上市

tamoadmin 科技前沿 2024-08-09 0
  1. 第四大运营商“广电系”5月正式落地
  2. iPhione12首批货已售罄,为何售罄这么快?
  3.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
  4. 华为Mate 40开卖遭疯抢加价过万,iPhone 12破发
  5. 三星Galaxy Z Fold2 5G:折叠屏走入成熟时代
  6. 华为mate40pro换个后盖多少钱?

打开苹果手机的设置,选择通用,在软件更新中将苹果系统的版本更新到iOS 12版本。

2

更新后,在苹果手机的桌面上则会出现测距仪的软件应用,我们点击该软件进入。

首批5g手机售罄-第一批5g手机什么时候上市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

点击后,软件默认显示的是测距仪功能,同时右侧还有水平仪的功能。界面会显示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

4

我们找到测量的物体后,将镜头中的原点对准测量的起点,然后按下下方的“+”号图标,标注起点信息

5

标注完毕后,可以缓慢的移动我们的苹果手机。随着手机的移动界面中会拉出一条直线,同时上方会有刻度显示。我们到终点时,可以点击下方的“+”号结束测量。

6

同时,也可以继续测量,比如绘制出一个物体的长宽高等。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快速测量出距离。

第四大运营商“广电系”5月正式落地

要根据自己需求来说,有优点有缺点。

优点:

1、屏幕方面

iPhone12Promax为用户提供OLED 屏幕,6.7英寸分辨率为2778×1284,ppi为458,亮度都达到了800nit,最大亮度为1200nit,而且支持HDR显示、原彩显示以及P3广色域。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色彩展示

2、性能方面

搭载目前最强的旗舰处理器A14,用台积电5nm工艺打造,CPU部分用了六核心设计,包括两颗大核心以及四颗小核心;GPU部分则用了全新的架构设计,依然是四核心。

神经网络引擎方面本次也从8核心升级到了16核心,AI运算能力提升到了11.8万亿次,号称机器学习能力提升70%,运算速度提高10倍。为用户带来最强的手机性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手机体验

3、拍照方面

用的是后置三摄+激光雷达扫描仪的设计,广角(?/1.6 7p镜头)、长焦(?/2.0 iPhone 12 Pro Max为?/2.2、6p镜头)以及超广角(?/2.4、5p镜头)均为1200万像素。

广角和长焦镜头均支持光学防抖,而且iPhone 12 Pro Max配备的是传感器位移式光学图像防抖功能。前置摄像头和iPhone 12保持一致。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拍照体验。

缺点:

1、续航方面

3687毫安时电池,这个电池在5G手机方面耗电更加严重,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使用。

2、屏幕刷新

依然用的是60Hz的屏幕刷新,不支持高刷新。

3、充电速度

虽说充电速度有所提升,为用户带来20w的有线快充,15w的无线快充,但是充电速度还是很慢。

4、手机附件

不赠送耳机和充电头。

扩展资料:

产品配置

iPhone 12 Pro Max用了后置三摄,26mm F1.6 7P1200万像素广角,65mm焦距长焦,整套系统可提供五倍光学变焦。支持iPad Pro上使用的LiDAR激光雷达技术,还支持10bit HDR录像、Dolby Vision HDR等等。

iPhone 12 Pro Max用一块6.7英寸屏幕,尺寸为160.8毫米X 78.1毫米X 7.4毫米,重226克。?[2]?iPhone12 Pro Max屏幕2778x1284像素分辨率,458ppi。

iPhione12首批货已售罄,为何售罄这么快?

近期,中国广电在5G核心网贵州省级节点建设举行开工仪式上透露,将在5月17日正式运营1机号段。

早在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就已经正式向中国广电发布第4张5G牌照,中国广电获得700MHz这一5G建网的“黄金频段”。2020年5月,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达成协议,将共建共享700MHz 5G无线网络。同时,在700MHz频段5G网络具备商用条件前,中国广电有偿共享中国移动2G/4G/5G网络为其客户提供服务。

2020年10月12日,中国广电正式在北京成立,成为国内第四大运营商,此前2019年6月6日其就已经拿到了5G商用牌照,拥有对外发放5G手机号码的资格,而且还拥有非常优质的700MHZ N28段频的。

2021年底,中国广电方面透露,中国广电和中国移动2021-2022年共同建设48万个基站,双方推进2021年底前完成20万个基站的部署,2022年再建设28万个,并同步推进广电5G核心网大区、互联互通、运营支撑系统、客服中心建设等。

近两年来,中国广电一直在联合终端厂商开展700MHz 5G终端设备的研发、测试工作。在产业伙伴支持下,目前支持700MHz频段的5G手机已达近百款,高中低端消费人群全覆盖,这也为700MHz 5G进入市场打好了基础。

中国广电还有个被人看好的“绝活”:5G广播电视,有望开创一种跨界融合发展的运营新模式。不过最终影响用户选择的,还是中国广电的5G套餐资费、商业模式和信号覆盖。

目前,中国广电5G核心网的多地省级节点建设已经启动,包括有海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贵州等,南部大区节点也已在广州开启建设。

5G核心网省级节点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核心网用户面建设、用户面与控制面的连接、与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等,核心网络节点建设开工标志着中国广电在5G商用放号工作中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大步。

据悉5G核心网点建设完成后,中国广电将具备承载5G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VoNR/VoLTE语音等业务的能力。不仅如此,还将支撑广电5G在智慧广电、生态、 旅游 、农业、教育、医疗、工业互联网、、NR广播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2022年3月3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注册 了一家全新公司——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注册总资本为 2000000 万元人民币。其 中,中国广电集团公司出资为 120 亿元人民币,占股比为 60%;中国广电股份公司出资 为 80 亿元人民币,占股比为 40%。

中广电移动网络有限公司建立后,将作为中国广电的 5G 专业运营子公司,全面开展 5G 商 用业务。中国广电在固移融合的思路下,组建该广电 5G 运营主体,意在打造广电 5G 差异 化优势,形成有线+5G 融合发展新格局。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庆军曾明确广电 5G 发展的目标定位,要求充分发挥 广播电视内容优势与 5G 的支撑能力,将广电 5G 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 争力、差异化运营、安全可控的移动超融合媒体传播网、智慧物联网、基础战略网。

具体而言,主要通过新场景、新供给、新服务三个方面,打造媒体传播网、智慧物联网、基 础战略网。新供给方面,打造融合媒体传播平台,以直播+点播+内容新供给,让小屏可 承载超的广播电视业务、大屏可享受 5G 社交通信红利与智慧应用的便利。新服务 方面,打造多元智能服务新体系,以高新为抓手和切入点,基于广电 5G 广覆盖与物联 网服务优势,实现广电服务由家庭向个人、垂直行业拓展。新场景方面,打造四大应用场景, 两大公共服务。一方面,以“政用、企用、民用、商用”相结合的国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战 略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突出安全可管理优势,做大做实智慧广电业务,更多承担国家 应急广播、监听监管等网络服务和管理。

而长期来看,中国广电想要构建的是“手机+电视+宽带+语音+卫星+X”的全融合业务体系, 形成“智慧广电+公共服务”模式,从而实现媒体、信息、 科技 融合的平台型企业的目标。

获得 5G 网络之后,广电将同时开展个人用户业务与垂直行业业务。除了个人通信业务,广 电也将在稳固自身传统有线电视业务的同时,集中对以 5G 网络为基础的各应用场景进行商 业化开发,如超、物联网、智慧广电等,与各垂直行业展开 5G+合作项目。

短期内,广电运营商的 To C 业务以扩大规模为主,长期则取决于自身的运营能力。由于移 动、电信、联通三家运营商目前在个人移动终端占比较为稳固,广电的放号及叠加优惠政策 并不会立即吸引大批新用户。因此,短期内,C 端业务不会有较明显的收入提升,能否在几 大运营商中占据一席之地,取决于中国广电的运营效果、服务水平及内容质量等因素。而 B 端业务存在较大的增量空间,能够成为广电的主要突破点。

2019 年底,工信部向电信、移动、联通、广电分别发放了 190、1、196、192 号段公 众移动通信网网号,中国广电首次获得 192 网络号段。两年间,中国广电不断推进 5G 通话试验,并积极开展 192 商用放号运营准备。在 2022 年中国广电 5G 核心网贵州省 级节点建设举行开工仪式上,中国广电透露其将在 5 月 17 日正式运营 192 手机号段。

规模化放号后,广电运营商的差异化运营思路:在手机普及率达到 1.2 部/人的情况下,192 号段入场后,仅能在存量移动通信市场与三家运营商竞争。低价、交叉补贴等方式是短期内广电入局的可能的竞争手段,但长远看,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伤害。

广电应聚焦自己的存量,维护发展现有用户,利用基数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群、宽带用户群 进行用户拓展。虽然在电信 IPTV/OTT 业务的冲击下,2021 年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已 较 2015 年下降了 15.90%,但国内有线电视用户总量仍有 2.01 亿户。中国广电在全国网络 体系非常扎实、牢靠,以家庭为单位,在客户拓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广电 5G 的规 划中提出将通过“以固带移”的方式向移动业务渗透。根据格兰研究统计,目前广电的固定 宽带用户群存量约为 4000 万户,这部分用户或将成为广电移动业务的首批用户。

同时,广大的农村市场将会是中国广电的机在。2020 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 会上,指出中国有 6 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平均每月收入仅为 1000 元左右。随着广电 5G 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率不断提升,这 6 亿对价格极为敏感的中低收入人群 将成为广电的潜在用户群。

以 B 端垂直业务为突破点:由于 C 端业务的弱竞争力,中国广电寻求通过 5G 的赋能, 开展基于 B 端的新场景应用,以带动 B 端应用的拓展。

高新成为广电 5G 在 B 端市场率先落地的场景。依靠广电提供视听内容的传统业 务优势,在 5G 赋能下催生的互动、沉浸式、VR 等体验,将助力广电视听行 业释放更大势能。

中国广电也在与 5G 垂直行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信息化转 型。在 2021 中国 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中国广电董事长宋起柱表示,中国广电 5G 聚焦 媒体、应急、警务、电网、港口、制造、农林等重点领域,开展了 5G+智慧石化、5G+智能 电网、5G+智慧矿山、5G+乡村振兴、5G+4K/8K/VR 直播、5G+应急通信等 探索 ,后续将持 续打造 5G 示范标杆项目,催熟、加速 5G 行业应用。

对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而言,5G 网络和业务发展都是看上去有较大空间,实际却迷雾重 重。目前,业界还未找到 5G 业务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5G 改变 社会 的道路漫漫。

而 5G NR 广播是中国广电作为第四家运营商差异化发展 5G 的突破点。中国广电副总经理曾庆军在 2020 通信产业大会暨第十五届通信技术年会上表示,中国广电 5G NR 广播技术是 5G 广播未来发展的方向。5G NR 广播技术用融合单播、组播、广播方式,向各类 5G 移 动智能终端提供交互化广播服务和融合信息服务。相较于其他三家运营商提供的通信、 移动蜂窝网络等传统功能,中国广电的 5G NR 广播通过 5G 核心网,将电视塔和蜂窝基站进 行联合覆盖。未来 5G 通用终端可以接收在相同无线下传输的 5G 广播信号。有两种方 式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一是基于 5G 蜂窝基站,主要是与中国移动共建共享的 48 万座 5G 基 站来进行广播信号传输;二是通过广播电视发射塔,主要是中央发射塔发射 5G 广播信号便 能实现即使用户手机没有 SIM 卡也能接收到广播信号。

2022 年 5 月,中国广电将规模化发放 192 号段,正式开启电信运营业务,将为中国广电带 来全新的业务增量。我们估算了未来五年 5G 通信业务能够给广电系公司带来的收入增量。由于缺少相关分省的数据,估算的口径为全国的广电公司总和。

一方面,设电信业务总收入与移动通信业务的收入占比: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 年,我 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1.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比达到 61.5%。我们保守估计未来每年收入增长率为 5%,移动通信业务占比保持不变。

预测广电 5G 通信业务市占率:

1、预计短期内其市占率处于较低水平: 2022 年 3 月 24 日,中国广电发布 5G 标准普通 USIM 卡购项目公告,公告显示中国广电将购 5G 标准普通 USIM 卡,购预估数量为 2000 万张。而根据工信部 2021 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16.43 亿户,同 比增长 3%。设 2000 万张 USIM 卡全部售罄,用户总数同样增长 3%,则 2022 年广电通 信业务市占率将为 1.18%。由于三大运营商的个人移动终端存量用户较为稳固,短期内广电 的放号及叠加优惠政策并不会立即吸引大批新用户,我们预计广电进入通信市场前期市占率 将处于较低水平。

2、预计长期来看,其市占率将稳定在 10%左右: 根据前文的分析,从供给端而言,中国广 电具有与其他三大运营商相比的独特优势。最大的优势在于广电利用 700HMz 频率组网,其5G 基站建设成本远低于其他三大运营商。同时,广电的 5G NR 广播技术会为其 5G 业务带 来更多的业务增量。这一技术使得信号不仅可以通过 5G 基站发出,也可通过广播电视发射 塔,发射 5G 广播信号,实现即使用户手机没有 SIM 卡也能接收到广播信号。在支持 Free-to-Air 模式后,中国广电将实现无 SIM 卡接收模式,因此,对三大运营商未来 to C 业 务的流量经营将产生重要影响。

从需求端而言,未来广电有较大可能针对性地拓展原有的 2 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固定宽带 用户存量及 6 亿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用户增量。中国信通院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 5G 终端 连接数已经超过 4.5 亿,而 5G 手机在新上市手机中的渗透率超过 75%。随着用户陆续更新 其手机终端,5G 对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区人口渗透率将很快见顶,而县城和广袤的乡镇农村 将成为更有潜力的市场。广电 700MHz 频段凭借信号传播损耗低、覆盖广、穿透力强、组网 成本低等优势特性,更有利于在县乡和农村市场迅速发挥优势。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广电 5G 在农村和边远地区的覆盖率不断提升,6 亿对价格极为敏感的中低收入人群将成为广电的 主要潜在用户群。

北交所研讯预计,经过五年时间的差异化运营,广电的 5G 移动电信业务将针对以上特定用 户、局部地区与个别垂直领域实现突破,市场占有率趋于稳定。根据工信部 2021 年的最新 数据,2021 年 5G 套餐用户市场格局为:中国移动 3.87 亿户,市场份额 53%;中国电信 1.88 亿户,市场份额 26%;中国联通 1.55 亿户,市场份额 21%。在中国广电的 5G 业务与中国 移动展开深度合作的背景下,有利于中国广电利用中国移动现有网络迅速开展 5G 业务, 有效降低广电网络行业在 5G 领域的运营成本,较快获得用户。因此,从目前中国移动 5G 套餐用户市场份额为 53%的数据来看,中国广电与中国移动的深度合作、低成本运营、 5G NR 广播技术的运用、针对农村市场逐步渗透等因素,我们预计未来五年广电的市占率将 达到 10%左右。

北交所研讯预计,中国广电的 5G 通信业务市占率前期处于较低水平,经过五年的运 营能力、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市占率将趋于稳定,达到 10%左右,届时对应的收入将达到 1212 亿元。

广电 5G 通信业务开展后,短期内市占率较低,经过运营能力、服务水平及内容 质量的逐步提升,广电在通信市场的渗透率逐步上升,五年后其市占率将稳定在 10%左右, 为广电系带来千亿收入增量。而除了通信业务,广电 5G 在 B 端存在较大的业务延展空间。因此,虽然目前广电行业的估值与业务收入都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其整体规模在 5G 时代将 实现较快速的增长,价值有望大幅提升。

未来,各省广电网络公司的收入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缺少各分省的数据,我们按照 11 家省级上市广电网络公司的公开财报数据进行估算。

一方面,智慧广电业务带来的新增收入在近两年开始显现。华数传媒作为广电行业的领 军者,积极发展智慧广电+智慧城市建设,2020 年集客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 25%;而更 多上市广电公司披露其智慧广电项目中标规模在近两年不断扩大,随着项目的建成投运, 智慧广电业务对广电系业绩的贡献将在未来几年有大幅度体现。

另一方面,各公司也在积极投入 5G 业务建设,预计 5G 通信业务收入增量将在 2~3 年 内有所体现。根据上文估算的广电 5G 通信业务在未来五年的收入增量,我们保守估计 上市公司的通信业务收入约占全国收入的 52.84%(参考 2020 年上市公司的有线电视网 络收入占全国收入的比重),且广电传统收入规模保持不变,则仅考虑 5G 通信业务收入, 预计到 2026 年,上市公司的新增业务收入即可超过传统业务收入,占比过半。而若考 虑智慧广电及 5G 未来广阔的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带来的新增收入预计将使得广电的 新增业务收入在 2024-2025 年即超过传统业务收入。

以上市公司作为先行典范,整个广电系将逐步形成新的收入结构。未来, 传统业务带来的收入如电视维护费等,占总收入比重不断减少;而随着新增业务逐渐规模化, 未来五年内上市企业的新业务收入占比预计在半数以上。

目前11 家省级上市广电网络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仍以有线电视网络收入为主。2017-2020 年间总收入规模有所下降,平均而言在 500 亿元区间波动。其中,东方明珠、华数传媒、电 广传媒等公司的业务范围广泛,除了广播电视业务外,还覆盖了文化 旅游 及地产(东方明珠, 营收占比 24.52%)、集团客户集成项目收入(华数传媒,营收占比 25.02%)、广告策划制作 代理收入(电广传媒,营收占比 58.15%)等其他业务收入(营收占比数据来源于各公司 2020 年年报)。

北交所研讯预估 2020 年广电系上市公司的有线电视网络收入规模约为 400 亿元。

智慧广电及 5G 业务的展开将显著改变其收入结构。一方面,智慧广电业务新增收入在近两 年开始显现。随着智慧广电的入局,各广电公司的集客业务项目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项目 建设需要一定周期,购买服务的年限也一般较长,智慧广电对业绩的贡献会在项目开展的未来几年逐步显现。对于广电行业的领军者及排头兵,如 歌华有线、华数传媒、东方明珠 等,其业务转型成果已在收入层面有所体现。以华数传媒为例,根据 2021 年半年报数据,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智慧城市业务收入与互动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全国新媒体业务收 入合计占比已超过半数,有线电视网络相关业务收入占比不到一半。集团客户集成项 目收入同比增长 56.24%,主要系受益于浙江省推进数字化改革,公司智慧城市相关集成项 目增加所致。

广电公司的智慧广电业务增量将在未来两年有明显的体现。以广电网络为例,其 2021 年上半年新增集客项目覆盖五个方面:

1、新中标雪亮工程项目 4 个,合同总额 1.76 亿元;

2、新增市区县综治视联网项目 18 个,合同总额 0.30 亿元;

3、新增平安社区项目 193 个, 累计达到 360 个;

4、新签约应急广播项目 8 个,覆盖 500 个行政村,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 用 3.21 万个大喇叭终端;

5、新签约智慧类业务项目 29 个,涉及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数 字治理等领域。

雪亮工程项目作为覆盖范围最广、建设周期最长的代表性智慧广电业务,其业务收入 增量在近两年开始显现。截至 2020 年末,广电网络已累计完成 17 个雪亮工程项目建设,2020 年雪亮工程业务实现收入 3.07 亿元,较上年增加 2.07 亿元。而 2021 年仅上半年,雪亮工 程业务即实现收入 2.06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42.49%。同期公司总收入为 13.72 亿元, 因此,雪亮工程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15%。

不仅是雪亮工程,预计随着智慧广电项目中标规模的扩大以及项目的建成投运,智慧广电业 务对广电系业绩的贡献将在未来几年有大幅度体现。

另一方面,广电 5G 业务的收入增量将在 2~3 年内显现:根据前文的估算,五年后广电移动 电信业务的市占率将稳定在 10%左右,为广电系带来千亿收入增量。而除了通信业务,广电 5G 在 B 端存在较大的业务延展空间。从各上市广电网络公司的年度报告来看,均有披露与 广电 5G 相关的业务进展,预计未来 2~3 年会产生显著的收入增量。以歌华有线为例,作为 广电系的排头兵,2022 年将率先实现 5G 放号运营。

根据中国广电新闻宣传中心对歌华有线 董事长郭章鹏的专访,歌华有线对 5G 放号工作有明确的时间规划:

营业厅建设: 力争 4 月底之前将 歌华有线 小街桥营业厅改造升级为中国广电 5G 旗舰营业厅;

市场营销: 3 月中旬制定完成本地产品***和营销手册;4 月份分步有序完成品牌标识更新、市场宣传预热工作;4 月中旬完成产品和营销培训,5 月中旬完成产品及系统操作培训;5 月上旬具备 5G 移动套餐、固移融合套餐电子渠道上线能力;5 月份完成 20 家营业厅手机及 5G 穿戴终端的销售准备;5 月底之前启动营维一体网格改造试点,营销单元下沉,指标考核下 移,启动全员营销,全力确保完成用户年度发展目标。其他广电公司的 5G 网络建设同样正 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

预计五年内上市广电网络公司的新增业务收入即将超过传统业务收入,占比过半。根据国家 广播电视总局 2020 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2020 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收入为 756.98 亿元。而 11 家上市公司的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约为 400 亿元,占全国收入比重在 52.84%。 设未来 11 家上市公司的广电 5G 通信业务收入同样占全国收入的 52.84%,而依靠广播电视 技术与内容的创新以稳定有线电视业务,其传统业务收入能够保持不变。

不考虑智慧广电及 5G 业务扩展收入,仅 5G 通信业务带来的收入增量来看,预计到 2026 年,新增业务收入即可超过传统业务收入,占比过半。而若考虑智慧广电及 5G 未来广阔的 应用场景的加速落地,带来的新增收入预计将使得广电的新增业务收入在 2024-2025 年即超 过传统业务收入。

2022 年北交所年度策略报告的观点,在传媒子板块中,广电因率先出清故弹性最大。当下,广电业务正在进入深度转型时期,基本面有深刻变化,双重驱动力带来业务上的延展空 间、业绩上的弹性空间。

一方面,智慧广电概念逐步落地,且与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建设紧 密融合,使得广电系 TO B/G 业务不断创新延展,显著增加了集客板块收入;

另一方面,广 电 5G 正式走向商用,逐步扩大传统通信市场份额的同时,B 端业务存在更广阔的收入增长 空间。

11家广电网络上市公司: 歌华有线、贵广网络、广电网络、华数传媒、电广传媒、 湖北广电、广西广电、天威视讯、东方明珠、江苏有线、吉视传媒 中,按照国网整合参与度以及业务转型速度两大角度。

1、国网整合参与度: 歌华有线以股份出资,其余10家以现金出资组建中国广电网络公司 目前国网已整合所有非上市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依据《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 案》安排,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11家上市省级广电网络公司。2020年中国广电网络公司成 立时,歌华有线公告其公司控股股东北广传媒将以持有歌华有线 37.42%控股权的 51%,即 19.09%的控股权的对价参与发起组建全国一网股份公司。其作为公司少数股东,拥有至少一 名公司董事提名权。而其他 10 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以现金出资。其中,东方明珠、江苏有线、华数传媒等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5亿元参与组建国网公司,持有中国广电0.4941%股权;贵广网络、吉视传媒、广西广电、广电网络、天威视讯、湖北广电等公司的拟出资额均为 2 亿元,持有中国广电 0.16%股权。

2、 业务转型速度: 广电 5G 和智慧广电建设背景下,加速转型升级、占据先发优势的公司 部分公司顺应广电 5G 及智慧广电行业发展趋势,持续 探索 B 端、G 端的创新应用场景,有 望在 5G 快速落地与国网整合持续推进过程中占据先发优势。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

苹果公司自从多年前推出iPhone系列手机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并且每一次出新手机都会有人购买,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12系列手机,虽然不附赠耳机和充电器,价格也相当昂贵,但是没有抵挡住人们的购买热情,iPhone12首批货已经售罄,很多人都只能等下一批货才能拿到新机。那么iPhone12为什么会售罄这么快呢?苹果公司iPhone系列有很多忠实用户,他们养成了购买新机的习惯,iPhone手机很多老用户都到了换机的时候,所以他们下单购买了iPhone12,苹果公司为了增加营销效果,首批货没有供应太多货源。因此iPhone12首批货售罄非常快。

一、苹果公司iPhone手机有很多忠实用户,他们第一时间购买了新手机。

苹果公司自从推出iPhone手机,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他们每次都会在苹果公司出新手机的时候,第一时间购买新手机。他们是苹果公司iPhone系列手机的忠实用户,所以iPhone12手机一经推出,他们就等待下单,提前准备好了钱想第一时间用到新手机。

二、iPhone系列老手机用户到了换机的时候,所以选择购买iPhone12手机。

iPhone系列手机有很多老用户,这些用户都是用的iPhone以前的机型,并且都是4G,他们对iPhone系列手机很喜欢,但是他们不是每一次都会跟着换新手机,而是等待机会,换一款能用几年的手机,iPhone12是5G,而且用了很多新技术,这款手机可以用很长时间,所以很多老用户在第一时间换了新机。

三、苹果公司为了增加营销效果,第一批iPhone12货源比较少,导致售罄很快。

苹果公司手机能够得到这么多人关注,营销非常重要,为了让人们感受到iPhone12手机的受欢迎程度,他们首批货没有供应太多,这就造成了火爆的场面,为以后销售打好了基础。

大家对iPhone12售罄这么快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华为Mate 40开卖遭疯抢加价过万,iPhone 12破发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供应链短缺对于苹果的出货影响是巨大的。制造业无***常运营,波及到苹果供应商的诸多工厂,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1

 全球通胀和疫情封锁仍在持续,但对于苹果公司CEO库克而言,他目前最担心的问题并不是消费需求的放缓,而是供应链的持续紧张。这与一些分析师的判断有所差异。

 苹果公司4月28日盘后公布了强劲的季度财报,不过在警告供应链导致的成本增加后,苹果盘后股价下跌超过2%。

 苹果首席财务官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告诉分析师,供应链问题将使本季度的销售额损失40亿至80亿美元,冲击远大于上一季度。

 在最新公布的财季中,苹果营收为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6%,利润为250亿美元,毛利率为43.7%。苹果iPhone手机销售达506亿美元,同比增长5.5%,服务销售额增长17%至198亿美元,均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

 在过去一个季度中,苹果在大中华区的销售增速放缓至3.47%,为183.4亿美元。但库克否认与疫情封锁有关的因素影响了该季度的销售。

 一位参加了苹果财报电话会议的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与中国相关的问题在发布会上被多次问及,但库克表示目前几家中国的苹果产品总装工厂都已经复工;他还称近期中国感染病例数字下滑,让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上述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道:“这说明苹果还是高度关注中国疫情对其业务的影响。”

 据称还有多位分析师问到与全球通胀和消费需求的问题,库克也对此不以为然。他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但现在坦率地说,我们的主要重点仍在供应方面。”

 库克表示,与供应链相关的问题仍然持续在与5G芯片配套的其他芯片。不过苹果公司并未预测主要影响供应链的传统芯片产品的短缺将持续到何时结束。

 苹果公司首席财务官卢卡·梅斯特里 (Luca Maestri) 在接受访时警告称,受到俄乌局势的影响,苹果下一季度的销售额可能会大幅削减;而供应的问题目前主要集中在与上海相关的一个供应链条上,反映了因疫情封锁而导致的芯片短缺。他还表示,疫情也会影响中国市场的需求,同时全球通胀也会影响消费支出。

 但库克强调:“疫情的问题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转。”分析师认为,苹果对于前景仍然缺乏明确的指引。

 C***ys分析师朱嘉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供应链肯定会对苹果的生产产生一些影响,但是影响有多大还很难预计,现在我们认为需求才是最大的问题。”

 朱嘉弢表示,去年苹果确实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但是到今年一季度突然不缺了。“这也可见去年喊的供应缺货里是否存在一些水分,要打个问号。”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分析师还称,受供应链影响更大的可能是苹果下半年发布的新品。“苹果可能主要还是在担忧下半年iPhone 14的量产和交付问题。”Omdia Display分析师郭子骄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在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今年第一季度,苹果是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智能手机厂商中,唯一一家出货量仍在增长的品牌。根据C***y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苹果第一季度出货量达到5650万部,同比增长8%,全球市场占比达18%,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这主要受益于苹果iPhone 13系列的高需求。

 C***ys数据还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112亿部,同比下降11%。出货量排名首位的三星今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7370万部,同比下降4%。小米、OPPO和vivo分别位列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三至第五位。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2

 “这显然是一个强劲的周期。”北京时间4月29日凌晨,苹果公司发布了2022财年(自2021年10月1日到2022年9月30日)第二财季业绩,CEO蒂姆·库克(Tim Cook)表示,“当季iPhone业务取得了成功”。

 截至3月26日,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净营收为2.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45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250.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同比增长6%。大中华区营收为183.43亿美元,同比增长3%。第二财季毛利率43.7%,与上一财季基本持平。

 苹果依旧“吸金”,一个季度1657亿元净利润,相当于每天都能挣18亿元。截至发稿前,苹果股价涨4.52%报收163.64美元,总市值2.67万亿美元,约等于6个腾讯。

 财报发布后,库克在电话会议中表示,苹果公司也无法幸免肺炎、供应链和乌克兰冲突带来的挑战。下一季度,苹果营收仍将受到供应链制约,带来40亿到80亿美元(约合260亿-520亿人民币)的影响。

 对此,苹果调整应对策略的.同时,也在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另一个增长的超级周期

 上个财季,苹果公司营收1239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综合来看,苹果季度营收情况和它发布新品的时间挂钩,呈现周期性波动:每年10月份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往往会使当季财报成为一年中表现最好的。

 尽管这一季度的整体增速开始放缓,但得益于消费者对新款iPhone和可穿戴设备的服务需求逐渐攀升,苹果似乎找到了另一个增长的超级周期。

 图源 苹果财报

 财报显示,为苹果贡献过半收入的iPhone,营收505.7亿美元,同比增长5.5%。这意味着iPhone 13和iPhoneSE获得了良好的市场。

 尤其是被网友们戏称为“十三香”的iPhone 13,话题度和销量双收。该机型开售当晚,因为流量过大一度“瘫痪”,还在首批售罄后连夜补货。在一季度,iPhone 13占了iPhone总销量的38%。定位更高、均价达万元的iPhone 13 Pro与Pro Max,也占了iPhone总销量的30%。由于销售表现强劲,苹果还将第二季度 iPhone 13 Pro系列总生产目标上调到1000 万部。

 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整体低迷的智能手机市场,苹果抢占了不少安卓用户,将市占率从15%拉上了18%。库克说,这一财季的iPhone业务在转换安卓手机用户方面取得成功,增幅甚至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

 据市调机构C***ys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1%。其中,三星以2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苹果市场份额为18%,小米以13%紧随其后,OPPO和vivo排在第四和第五,分别为10%和8%。

 图源 市调机构C***ys数据

 此外,Mac和可穿戴设备的季度业绩也创下新高。Mac创造了104.35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4.73%;其他穿戴、家居等设备创造了88.06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2.37%。库克称,在本季度购买的Apple Watch用户中,有超过66.7%的用户是新用户。另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苹果的Apple Watch持续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智能手表。

 据财报,苹果本财季服务营收198.2亿美元,同比增长17.28%。在本季度结束时,苹果拥有超过8.25亿的各种服务用户,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超过1.65亿。

 早在2019年,库克就开了一场没有硬件的发布会,为苹果画下从硬件科技公司转向服务订阅型企业的未来蓝图,后者包括游戏订阅服务AppleArcade、电视Apple TV原创内容等。从那以后,苹果公司全面转型服务型公司,推行应用程序订阅服务,使更多消费者对苹果生态系统产生依赖。订阅服务也成为苹果新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仅次于销售iPhone。

 除了向消费者“卖服务”,苹果还打起了企业算盘。今年4月,苹果宣布推出Business Essentials服务,帮助小型企业设置和管理苹果软件。据悉,每个用户的价格在2.99美元到12.99美元之间,根据设备数量和每个员工所需的 iCloud存储空间的不同而变化。

 硬件、软件和服务,是苹果构建生态、创造超级周期的三要素。库克说,苹果“喜欢在需要硬件、软件和服务结合在一起的产品方向上工作”,并且“相信魔***发生在那个交叉路口。”他解释说,苹果目前的产品组合仍有增长机会。

 对于下一个机会点,业界猜测是硬件订阅服务和两款未来的产品,电动自动驾驶汽车和某种AR/VR 头戴设备。过去几年,苹果也收购了大量相关公司。

  缺“芯”危机中的妥协

 根据财报,所有产品中,仅iPad表现低于预期,iPad营收76.46亿美元,同比下降1.92%。这一状态在上一财季也表现明显。

 库克将其归咎于遇到了“非常明显的供应瓶颈”,Mac产品也受到疫情和硅材料的限制,虽然“苹果供应链一直保持弹性,但芯片是主要问题。”

 困扰全球硬件公司的芯片难题,据英特尔CEO基辛格预计会延续到2023年。哪怕是素以“供应链***”著称,并以此进入苹果核心管理层的库克,也被小小芯片难倒。

 苹果缺芯,缺的不是A系列或M系列的高端核心CPU,而是显示屏以及无线元件等诸多部件所需要的成熟制程芯片。芯片供应吃紧,使得预定与交付周期甚至接近22个星期。

 供应链短缺对于苹果的出货影响是巨大的。据苹果公布的供应链企业工厂所在地可知,iPhone 13缺货的零件品类的生产厂商多位于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由于遭受肺炎变种德尔塔及奥密克戎的夹击,当地制造业无***常运营,波及到苹果供应商的诸多工厂,导致零部件无法生产或运输。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最新款的iPhone产品不能及时交付,“等待时间过长”将成为消费者等待下一年iPhone新产品的理由。

 对此,苹果做出了妥协。为稳住iPhone 13产量,苹果牺牲了iPad产品的产能。具体来说,就是调用iPad和其他系列的零部件至iPhone 13系列产线。《天下网商》在苹果得到了印证,iPhone 13系列都有现货,iPad系列则需要等待20-27天,Mac系列则要等待27-34天。

 弃iPad保iPhone,是苹果应对供应链问题做出的妥协。由此引发iPad业务连续两个财季的营收低于预期,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体来说,虽受“灰犀牛”影响,苹果仍处于增长状态。库克在任的十年,是苹果公司市值与股价涨幅最快的十年。市值规模从2010年的3340亿美元,到今年1月到达超3万亿美元的最高水平,也让苹果公司进入“股神”巴菲特的法眼,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重仓股。

库克称苹果受供应链影响将损失80亿美元3

 苹果高管警告称,受供应链短缺和中国工厂关闭等因素的影响,该公司本季度可能承受高达80亿美元的损失。这突显了中国产能对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重要性。

  今年供应将面临长期的不确定性

 苹果首席财务官马埃斯特里周四表示:“与疫情相关的中断和全行业硅短缺造成的供应限制,正在影响我们满足客户对我们产品需求的能力。”他预计这些限制将在本季度减少40亿美元至80亿美元的收入,远高于苹果在3月当季经历的情况。

 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我认为我们目前在应对充满挑战的环境方面做得很合理/图源:/FT

 这番言论也突显出,严重依赖复杂供应链的苹果公司今年将面临一段长期的不确定性。在疫情之前,苹果经常提供季度收入指引,然而随着疫情的传播,苹果停止发布了这项数据。同时此次言论也是苹果自2020年2月以来发出的最严厉警告,当时该公司的表态是,“恢复正常状况的速度比我们预期的要慢”。

 消息传出后,苹果股价在尾盘交易中暴跌6.2%,至153.50美元。在该公司发出警告之前,该公司股价今年已经下跌了约7.8%。苹果说,最新的供应问题是3月底才开始的,所以上个季度没有受到影响。

  “5G iPhone”继续带来超级红利

 苹果周四早些时候表示,第二季度销售额增长8.6%,达到3亿美元,创下了非日季的最高纪录。利润的增长部分主要来自苹果服务部门创纪录的营收,增长17%,至198亿美元,包括应用商店收入、iCloud订阅以及越来越多的音乐和数字服务。由于服务业务的毛利率超过72.6%,仅上季度,其144亿美元的利润就几乎是Facebook母公司Meta 75亿美元净利润的两倍。

 苹果的销售额继续增长,不过不如去年那么快/图源:

 除此之外,iPhone总销量增长5.5%,带来506亿美元收入,占总营收的52%,证实了从2020年底iPhone 12开始的5G升级超级周期仍在继续。Mac营收跃升15%,至104亿美元。

 包括Watch和AirPods在内的可穿戴设备业务收入增长12%,至88亿美元。不过iPad销量并不如意,营收下滑2%,至77亿美元。马埃斯特里提到了供应链中硅的限制,有报道称,苹果公司优先为iPhone而不是iPad配备芯片。

 在各地区,结果喜忧参半。在美洲,销售额跃升19%,至400亿美元;欧洲销售额增长4.6%,至233亿美元;大中华区销售额增长3.5%,至183亿美元。相比之下,日本的销售额稳定在77亿美元,而亚太其他地区下降6.7%,至70亿美元。

三星Galaxy Z Fold2 5G:折叠屏走入成熟时代

躲得过“12”的我们,却躲不过“40”。

“华为Mate 40一点也不香!大家别和我抢了!我都抢不到了!”

愁白了头的极果君这两天脑子里想的都是这几句话,他万万没想到,嘴上口口声声说不买的“群众演员” 最终都变成了竞争对手 ,想破头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万不得已的他,最终选择了一条 “不归路” ......

当当当!飞天茅台X华为Mate 40 Pro联名款! 「茅台送长辈,40心中留」 ,完美!

这一幕被极果君的同事看到了,大家仿佛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于是乎, 办公室又多了几瓶茅台......

咳咳,玩笑归玩笑,有一说一,往年新iPhone是最难抢的,但今年消费者对于华为的产品更有感觉, 华为Mate 40系列“一机难求” ,反观iPhone 12,不用加价不用抢,甚至比价还低

要说抢手机专心,那还得是黄牛,此前华为Mate X那款折叠屏手机, 直接被黄牛炒到了好几万 ,你还不一定能买到,今年也是如此。

开抢的前一天 ,极果君就看到这样一张图。

我们先不说加价500的釉白和亮黑,就说这秘银色和夏、秋胡杨,那是 个个加价2000 ,极果君上来就是一句“XX”。

这还不是更让人惊讶的, 华为Mate 40保时捷典藏版加价更是上天,直接加价一万 ,就这价格,谁要是说苹果贵我和谁急!

极果君寻思寻思也就释怀了,能买得起保时捷的肯定是“大佬”,想让他们守着屏幕抢手机, 还不如多花一万块钱实在

在发售当天,根据「36氪」的消息, 京东首销更是11秒抢光 ,不过这个数据极果君猜测,得有一半都是黄牛的功劳。

当天晚上极果君的朋友圈“一片哀嚎”。

就在官方开售的时候, 各种第三方渠道也都开始了自己的“加价秀” ,在「京东到家」平台上,很多华为专卖店、旗舰店都进行了涨价售卖,直到目前,釉白/亮黑 8GB+256GB版本售价已经达到了 8499元 左右。

在京东平台上,很多第三方专卖店也都开展了“涨价”业务,比如极果君打开的这家店,秘银色 8GB+256GB版本售价达到了 8099元 ,虽然比一些线下店便宜,但上面没有提示什么时候发货。

淘宝就更简单粗暴,加钱就行了,所有版本都有,加价也没有上述的高, 但发货日期限定为30天内 ,着实让人难以信任。

可能有朋友会发出疑问,华为有没有针对黄牛的举措?你还别说,真有。

按照此前来自销售商渠道的消息爆料称, 华为要求销售商在12小时内必须售罄 。如果华为后台监测到首批货在十二小时之后还没有激活过,那么没有卖光的线下经销商 将不会再给补货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售罄这批机器,就要 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进行售卖 ,强行加价是不可能的,并且12个小时之内没有进行激活,对于经销商来说也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尽管华为做出了这么多的举措,但还是小看了这届的消费者对于华为的支持, 就瞧这疯抢的架势,经销商就算再加价也能卖出去

并且有不少渠道商已经在社交网络上爆料, 华为前期Mate40系列供货会非常的少 ,后续也不会很多,官方抢不到的话,就要去第三方渠道商处购买,所以被加价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货源少的情况下, 他们拿货也非常困难

这么一炒,华为Mate 40 Pro更是难买了。

如果说让极果君给大家推荐一下哪里能买到,极果君只能说: 原价没有,得加钱

**“绣春刀”截图

虽然说华为这边玩的火热,但 iPhone 12这边的“热度”却逐渐消退

今年的苹果显得格外严格,在iPhone 12刚开售的时候,网络上就流出了 苹果禁止经销商对线上和黄牛售卖的曝光 ,如有违反罚款40万,并且售出机器要当场激活。

就在iPhone 12发售的当天,“省钱小能手”果酱就一直在蹲守“并夕夕”的百亿补贴, 打算薅一把拼多多的羊毛 ,一直等到很多平台都售罄也没等到,才咬牙到原价购买了iPhone 12,果酱可能是近期最恨“拼多多”的人了。

直到今天, “并夕夕”也没有上架iPhone 12的“百亿补贴” ,除了“腹背受敌”的拼多多,黄牛们也不太好过,他们没办法拿到iPhone 12,自然也没法进行“炒货”。

还是那句话,虽然黄牛这条路不能走,但是 不代表经销商不走这条路 ,该涨价涨价,该售罄售罄,哪个都没耽误。

虽然在刚发售的那两天,iPhone 12很难买到,尤其是这次的主打颜色:蓝色,但在消费者们“退烧”之后,问题还是凸显了出来。

有很多购买了iPhone 12蓝色版本的朋友在社交网络上秀出了自己的新机,并且表示了后悔.......

越来越多的声音都指出了iPhone 12的问题: 发热、耗电、5G、掉漆等等 ,这也导致iPhone 12的价格开始走下坡路。

苹果尽管断了黄牛的后路,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华强北仍旧有大批的机器售卖,极果君也不知道这些机器是怎么来的,有可能是蹲在电脑前抢的?

对于华强北的商家来说, 每一年的新iPhone是必囤的物件 ,只要在一定时间内售出,肯定能大赚一笔,今年他们也是一样的想法。

人算不如天算,这次华强北算是栽了个跟头,自从iPhone 12被曝出各种问题之后,整个华强北囤货的商家就开始头疼了, 降价一次又一次,甚至前段时间直接跌破首发价 ,直到现在都没缓过来。

给大家看看目前华强北iPhone 12的价格。

华强北商家抛售iPhone 12这件事倒是可以预见,因为此次苹果的备货量还是挺足的,iPhone 12的价格一直涨不上去,而且问题频出, 消费者没有购买动力,这批货只能砸在手里

但压着这批iPhone 12也不是办法,这么大一笔现金搁置,还贬值,谁都受不了,所以只能***, 用出售得来的钱去炒华为Mate 40 Pro

和股票一样, 提早出手 赚了一笔,跑得慢的大亏一笔

还好的是,目前所有渠道都可以原价甚至更低价格买到iPhone 12,并且很快iPhone 12 mini和iPhone 12 Pro Max也将发售,给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往年苹果的新iPhone一经发售 ,就会引起市场的“轰动”,同时这也是华强北商家敢囤货的“底气”,只不过今年从市场的反馈来看, iPhone 12引起的轰动要远远小于华为Mate 40系列 ,华为从最早的一个小厂,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般规模,和其产品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这次华为Mate 40系列的“疯抢”其实也可以预见, 目前华为的处境并不乐观 ,但仍旧拿出Mate 40系列这样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去和苹果这种一线厂家去争夺市场,不管怎么说,这份"冲劲",极果君是敬佩的。

这两款产品极果君在刚发售的时候都有过 详细评测 ,对于还在纠结选哪款的朋友可以来看看我们往期的内容(iPhone 12/华为Mate 40 Pro),想看哪个点哪个~

文章的最后,极果君要奉劝大家,虽然双十一就要到了,但大家还是要理性消费~"吃土"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华为mate40pro换个后盖多少钱?

文丨壹观察 宿艺

三星Galaxy Z Fold2 5G入手近一个月了,从实际体验来看,全球折叠屏手机已经走入成熟阶段,Galaxy Z Fold2 5G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里程碑”式标志机型。

简单来看三个方面:

首先,三星Galaxy Z Fold2 5G 是三星在一年半时间之内,推出的第三代折叠屏机型。

第一代是2019年2月发布的Galaxy Fold,这也是首款全球规模销售的折叠屏手机产品;第二代是Z Flip 和 Z Flip 5G;新发布的Galaxy Z Fold2 5G可以说是三星吸收了前两代折叠机型的经验与教训,并整合目前手机行业多种顶级技术打造的折叠屏旗舰新品。

第二,市场热点与用户认可是手机行业最核心的衡量标准。

国际知名市场研究公司C***y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底,三星折叠屏手机的全球销量占比达到60%,后两名分别为28.7%与11.5%,三星领先优势非常明显。京东平台显示,初代Galaxy Fold的购买用户好评度高达%,与之相比同期苹果推出的iPhone 11购买用户好评度仅为94%。

另一个数据来看,三星最新上市的Galaxy Z Fold2 Thom Browne***版套装(国行售价27199元)开售仅4分钟5000套即宣布售罄,线下第三方渠道甚至加价1倍销售,成为行业“硬通货”,这在疫情冲击下的智能手机市场非常罕见。

第三,Galaxy Z Fold2 5G是行业迄今为止成熟度最高的一款折叠屏手机,有效带动了三星手机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触底反弹”,对于整个手机行业与三星自身来说都具备重要意义

4G后期,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创新已经走入“迟滞”阶段。机身正面全面屏+背面四摄/五摄模组的产品同质化、用户换机周期高达27个月,以及从2018年开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掉头下滑......

折叠屏手机被认为是手机行业打破僵局,进入新变革周期的标志性产品。

2019年2月,三星率先面向全球市场发布了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但由于受当时整个手机供应链与技术成熟度限制,这款产品于当年9月上市,并成为全球用户关注度最高、销量占比最大的一款折叠屏手机。对于具备变革引领意义的全新产品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值得肯定。

三星Galaxy Z Fold2 5G之所以被行业认为是折叠屏手机进入成熟阶段的“里程碑”机型,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首先,屏幕进化

外屏用了康宁最新的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强度再次升级;而内屏用了三星超薄柔性玻璃(UTG),相比之前其他折叠屏用的透明聚酰亚胺(PI)塑料膜材料,在屏幕强度、抗擦刮性、使用寿命、交互体验上都有了极大提升。且是目前行业指标最高、用户体验最好的DynamicAMOLED 2X 屏幕,刷新率升级至120Hz,支持动态屏幕帧率调节(LTPO 技术),兼顾了用户对屏幕高帧率与手机续航需求。

除此之外,外屏和内屏都使用了“挖孔式”的全面屏设计,并收窄了边框,实现了更大的屏占比,特别是外屏从上一代的4.6英寸大幅提升至6.2英寸,与目前主流旗舰的屏幕体验相同。可以说经过这番改动之后,两块屏幕的用户视觉感官与交互体验都有了明显提升,让外屏从此跟“鸡肋”说再见了。

其次,折叠铰链设计与工艺进化。

Galaxy Z Fold2 5G使用了业界最为尖端的铰链技术方案:1)沿用了更符合人机交互直觉和更保护内屏的内折叠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与机身无缝贴合的铰链;2)类似Z Flip的凸轮结构,结合全新升级的磁力支撑系统,让手机在特定角度定格,以适合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交互需求;3)用了全新一代的防尘纤维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寿命。

第三,应用服务与生态进化

在软硬与应用服务方面,Galaxy Z Fold2 5G此次的进化非常明显,主要是聚焦在大屏效率和多角度玩法两个维度。分屏功能同时支持3个APP,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微信、邮件和PPT,并支持、文字等内容素材拖拽;或者微信、和淘宝;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和日常的单屏多应用体验。

三星此次在内屏与外屏通过“挖孔”方式都加入了高像素摄像头,与专业追焦等创新结合之后,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拍照体验,比如外屏供拍照对象预览、无需三脚架支撑的多角度悬停***、通过自动追焦自动调整远景/近景等等,足以在用户日常的生活、移动办公、 等影像需求场景中不断创作惊喜。

折叠屏5G手机聚合了目前手机行业多种最领先的技术、材料与制造工艺,背后是一家 科技 企业综合创新实力的最好体现。

在折叠屏形态领域,三星是全球唯一实现横向内折+竖向内折皆取得市场成功的 科技 企业,也是行业中折叠屏手机创新迭代速度最快的终端品牌。

其核心原因,三星是全球最领先的折叠屏生产企业,无论在技术、量产与成熟度上皆是如此,并且也是全球TOP 5主流手机品牌中唯一具备自主折叠屏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

这无疑牢固确立了三星在折叠屏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Strategy ***ytics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示面板市场总收益高达186亿美元,其中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一家份额就超过了50%,在高端OLED柔性面板市场更是如此。第三方数据显示,依托三星长达36年的半导体显示研发经验,三星不仅将显示面板市场的全球第一优势从1998年延续至今,并占据了全球高端OLED柔性屏市场超过90%的份额。

在目前折叠屏手机领域,除了用三星屏幕之外,用其他显示企业方案的折叠屏手机品牌无一都是“外折”设计。主要原因在于,三星在 OLED柔性屏幕上拥有一项独家技术,其柔性屏可直接在薄膜封装(TFE)上制作触摸传感器,从而极大简化了AMOLED显示器的堆叠结构,减小了屏幕厚度。而其他显示方案在生产柔性屏时需要单独叠加一层金属网格(metal mesh)或银纳米线(silver nanowires)用于感知用户的触控操作。对于柔性屏这种高精密制造来说,任何工序的增加都会导致良品率下降、成本上升,并且会因厚度增加带来柔性屏幕可弯折极限角度的减少。

除此之外,三星数年前来长期保持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压强式”投入,也让其在OLED显示领域拥有了巨大的产业创新领跑优势。最显著的是,在几乎所有手机品牌的旗舰新品发布上,都会高频次的提到“三星显示”的名字

根据欧盟公布的报告,三星是全球投入研发最高的公司,其2017年到2018年的研发经费为134.37亿欧元,排在全球所有企业榜首,甚至超过了谷歌(133.88亿欧元)、德国大众(131.35亿欧元)等全球互联网巨头和 汽车 巨头。微软、英特尔和苹果等知名美国 科技 企业也只能位居四、六、七位。

三星还在2019年宣布了“ Vision 2030” ,目标在2030年之前在非存储器的系统半导体领域(主要是芯片、显示、IoT)投资约1105.1 亿美元,进一步夯实自身的 科技 创新与领跑实力。

在另一个重要的5G领域,三星于2009年就启动了5G研发,是全球首批最早致力于5G研究的 科技 企业之一。目前,三星是全球极少拥有端到端(5G手机端到5G基站端)的 科技 企业,也是全球手机企业中唯二设计和唯一拥有自主制造5G SoC芯片的 科技 企业。

由此来看,三星在5G折叠屏手机拥有持续的领跑创新优势,并且可以保持高迭代、高产品成熟度与生态能力,几乎是一个必然,而这一切都基于三星在所有核心技术领域都具备了“无死角”的领先实力。

从13年第一台手机发明至今,全球手机市场基本上呈现出三个周期:摩托罗拉时代——诺基亚时代——三星+苹果时代。

从2010年超越诺基亚,三星已经在过去十年中成为全球手机行业的冠军品牌,2013年甚至达到了31.3%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至今仍然能以20%左右的占有率长期霸占市场头把交椅。

手机市场竞争惨烈,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长期领跑者,一定是整个行业的创新引领者与标准制定者。

三星无疑就是这样一家品牌。

目前行业与用户最为关注的有三点:

第一,手机王朝的切换与延续,背后实际上是系统、生态与交互方式的引领。苹果2007年发布的初代iPhone不支持3G、没有服务生态,但却通过开启全新的大屏触控交互,开启了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今的三星,也在努力通过打造5G折叠屏手机产品形态、交互、生态的创新,努力去开启下一个十年全新的技术时代。

Galaxy Z Fold2 5G作为一个折叠屏走向高成熟的“里程碑”式标志机型,其市场表现也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节奏与产业走向。要知道从2016年至今,苹果每年都在申请关于折叠屏手机的相关专利。而在这一领域,三星无疑已经至少开启了两年以上的领跑节奏。

第二,Galaxy Z 系列能否会成为继Galaxy S系列、Galaxy Note系列之后,三星在全球旗舰市场的旗舰创新“风向标”。

2019年2月初代Galaxy Fold发布之时,更多还是一个“试水”产品,伴随Z Flip 和第二代Fold 的相继亮相,业界发现两个系列的产品都已归属于“Galaxy Z 系列”。这个系列能否可以固定产品发布节奏,并且演化出更多的折叠屏形态、交互方式与商业生态,也将是业界和用户的一大持续关注焦点。

第三,Galaxy Z Fold2 5G能否引领三星在中国市场开始持续反弹模式。

按照手机行业的惯例,旗舰市场的持续成功,一定会带来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三星过去是如此,后来的苹果、华为也是如此。

从京东平台数据来看,%的购买用户好评度已经创造了非常好的用户口碑。售价高达27199元的Galaxy Z Fold2 Thom Browne***版套装4分钟宣布售罄,线下第三方渠道甚至加价1倍销售,更是表明三星在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已经拥有了持续的用户热度与高口碑影响力。

5G普及周期到来、疫情冲击,以及外部国际竞争走向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也将会在未来2-3年走向巨大的变量周期之中。对于三星来说,这是一个等待多年的真正“反弹”机遇。而三星Galaxy Z Fold2 5G,无疑就是三星手中最强的市场“筹码”。

维修价格可以通过华为消费者业务网站备件价格进行查询,输入您的手机型号即可查询维修价格,建议提前备份好数据(QQ,微信等第三方应用需单独备份),到当地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进行维修,实际维修价格以华为客户服务中心的最终检测价格为准。

相关链接如下:维修备件价格查询寄修服务客户服务中心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