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价格战-手机价格战始末

tamoadmin 数码娱乐 2024-08-09 0
  1. 谁能给我演员杨子的真实资料?
  2. 解密汇源败局始末(二)
  3. 次贷危机始末:美国房地产是怎么崩盘的?
  4. 美苏冷战始末
  5. 求朝鲜战争的始末,为什么会发生朝鲜战争呢?
  6. 对外贸易与反倾销,如果从同一件商品在国内远比国外价格高这点出发完全支持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

2006年5月22号的体坛周报B6版,《破译阿根廷密码》这篇文章有详细介绍!

西语国家有一句很出名的谚语“已知的坏人比未知的好人好一点”,它可以完美地解释佩克尔曼为阿根廷队选定的23人名单。除了阿亚拉、克雷斯波、阿邦丹谢里、帕拉西奥、海因策、布尔迪索和乌斯塔里等7人,其他人不是随同佩克尔曼夺得卡塔尔(1995)、马来西亚(19)、阿根廷(2001)世青赛的成员就是随后佩克尔曼助手托卡利执教过的国青队成员。这条谚语尤其可以解释为何萨内蒂没有入选,斯卡洛尼却入选了,前者是国际米兰队长,后者却在拉科鲁尼亚踢不上主力,转战英超的西汉姆联碰运气,才在足总杯决赛中露了把脸。

贝隆得罪了谁?

手机市场价格战-手机价格战始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贝隆落选是最没有疑问的。很久以前,佩克尔曼就封杀了贝隆。佩克尔曼接替贝尔萨后,立即确定了索林的队长和领袖地位,在他看来,贝隆恰好是一个会站在对立面构成负面影响的领袖。

贝隆当然无法忍受,他和佩克尔曼的对抗一直在升级。“巅峰之作”就是在国际米兰客场对比利亚雷亚尔的冠军杯比赛中,多次对索林进行凶狠的身体攻击,在前往更衣室的道路上截住对方谩骂。赛后我正在混合区访索林,贝隆又试图走过来挑衅对方,结果被赶上来的基利拉开。

直到今年初,贝隆仍然希望通过舆论压力让自己进入佩克尔曼名单。阿根廷一些体育媒体为他造势的方式甚至是不值得欣赏的,佩克尔曼也一直没有给他打电话

阿根廷公众是站在佩克尔曼一边的,不少媒体的调查结果都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仍然记得2002年世界杯上贝隆那个丑陋的动作,在最后一场小组赛1比1平瑞典的最后几秒钟,贝隆不但没有按照看台上球迷高声要求的那样赶紧开出角球,反倒怒火冲冲地做出了一个双手朝下的动作,类似于“别催我,安静!”这个动作不仅让看台上的阿根廷人恼羞成怒,也通过电视镜头让整个阿根廷球迷都厌恶贝隆,不会原谅也不会忘记贝隆的这次傲慢嘲弄。

萨内蒂VS斯卡洛尼

佩克尔曼使用过多种战术,但最近他告诉媒体,阿根廷将使用4后卫阵型,而非3后卫。这是和贝尔萨时代的最大区别。佩克尔曼最近也试验过3后卫,但是成绩遭透了,对英格兰和克罗地亚的热身赛,阿根廷都是2比1领先的情况下被扳成2比3。

因此佩克尔曼在后卫线上选择的都是一些多面手,例如科洛奇尼(边卫、中卫、后腰)、海因策和库弗雷(中卫、左后卫),布尔迪索(后防任何位置)、斯卡洛尼(后卫、右中场)。

使用4后卫阵型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对门将水平的担心,佩克尔曼希望后防线为门将提供更多的保护。无论是博卡青年的正选门将阿邦丹谢里还是马德里竞技的佛朗哥,都无法让佩克尔曼绝对安心。新人乌斯塔里去年在荷兰夺得世青赛冠军,还未在成年国家队出场,但可能是状态最好的一个。

围绕门将位置也爆发了一个很大的争议,呼声很高的河床门将卢克斯没有入选。佩克尔曼表示是“非足球原因”让他落选,这令人无法理解。卢克斯的一个兄弟4个月前在中丧生,这对他打击很大,但卢克斯最近在阿根廷联赛和南美解放者杯中表现一直很稳定。卢克斯的落选也在名单公布的最后时刻引发了佩克尔曼和阿根廷足协格隆多纳之间的争吵,格隆多纳认为,3名门将理当是“在阿根廷联赛效力的3人”,应该去掉佛朗哥,加入卢克斯。

萨内蒂与斯卡洛尼的选择甚至引发了教练组内部的争论。佩克尔曼坚持召入随他踢过世青赛的斯卡洛尼,原因是斯卡洛尼在场内和场外同样重要。斯卡洛尼场内的水平暂且不讨论,他在场外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竟然是:斯卡洛尼富有幽默感,爱和队友开玩笑,能够调节队内气氛。

这是最让我质疑的地方。质疑一:是否斯卡洛尼的这些素质就可以决定他参加世界杯?质疑二:萨内蒂拥有两届世界杯的经验,本赛季下半段在国际米兰状态很好,难道这些不足以让他压过斯卡洛尼,参加第三次世界杯?质疑三:是否还有别的原因,让萨内蒂像贝隆一样落选?

索林风度不够

阿根廷足球的传统是,更衣室的事情留在更衣室内。因此,如果你在正式访中去询问23名球员中任何一个,更衣室内是否存在小团体?答案必定是一致的:没有,这都是媒体捏造的,我们都很团结。

事实却是,小团体,当然有。一边是老球员集团,领袖是阿亚拉、克雷斯波和萨内蒂,另一边则是更年轻的佩克尔曼的心腹球员,领袖是索林,然后是里克尔梅、海因策。萨内蒂落选后在公开场合说得很清楚,“我不知道是否有非足球的原因让我落选,但什么都是可能的。”

一切都是从佩克尔曼改变队长而开始的。老队长阿亚拉脱下袖标,交给佩克尔曼的嫡系门生索林。不少队友都曾希望索林出于对老队员的尊重,作出一个高贵的举动,将袖标交还给广受认可的阿亚拉。但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一点迹象都没有。

上届世界杯前和阿根廷足协谈判奖金时,有5名球员作为代表,包括阿亚拉、克雷斯波、萨内蒂、卡巴列罗和贝隆。本届世界杯前却只有索林一人,而且他事前没有征询任何队友的意见。这个举动让索林伤害了老球员们,造成了彼此间的裂痕。一切只能看世界杯上的成绩,成绩可能让矛盾爆发,当然也可能修复之。

我希望,阿根廷人对国家队球衣的热爱能够战胜内部分歧,踢出一届美妙的世界杯。无论如何,2002年已经过去,回头看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错误。能够做到这两点,阿根廷就能恢复希望,当然还有一点,就是要梅西状态正常

谁能给我演员杨子的真实资料?

 营销渠道是指某种货物或劳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移动时,取得这种货物或劳务所有权或帮助转移其所有权的所有企业或个人。下面是JY135我收集整理的苹果手机的营销渠道,欢迎阅读。

 苹果手机营销渠道

 (一)渠道

 1、独立分销商

 全国共有两家,分别为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和深圳天音公司,这两个全国代理商在各省会城市、直辖市分别建有自己的分公司。他们是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的指定渠道代理商,双方代理的产品具有排他性,一款产品给到深圳天音公司,就不能再给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反之亦然。目前这两家公司分别代理苹果公司多款手机产品,通过他们的营销网络,能够覆盖全国各地、市、县、乡的各级零售店。这两家公司也是诺基亚、三星、LG、多普达等产品的全国代理商,其分销实力在全国居于前两位,各有特点,不分伯仲。显然,IPhone新产品的上市涉及到在这两大代理商之间选择代理的问题。

 2、大规模零售商(DKR),也称直供商或直供客户

 苹果产品在中国主要的电器零售公司,如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迪信通电器等,再加上各地最大的电器零售商或手机零售商,合计83家左右。这些零售商和苹果公司签有直供协议,根据协议可不通过全国代理商直接从苹果公司进货,这比普通零售商享有更大的价格优势和市场支持,但同时苹果公司对其的要求和管理强度都很高。该类客户相互间不具有排他性,基本不涉及渠道选择问题。

 3、普通零售店(KR)

 直接从上述两个代理商处购产品进行终端销售,全国目前共有3850个主要KR客户。经过多年发展,手机零售市场相对成熟,小型批发商(KW)批发业务很小,本文并入KR客户类;同时在全国市场有78家授权专卖店,也放入KR客户中。对不同产品上市,零售渠道及KR客户层面在产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涉及渠道选择问题。

 (二)渠道选择

 1、分销商的选择

 两个独立分销商与苹果公司签订的协议中,其分工内容稍有不同。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偏重于联通运营商产品,深圳天音公司偏重于移动运营商产品。这种分工在2G时代体现不明显,但3G时代由于不是完全开放市场,与运营商捆绑则市场机会较大。IPhone产品是WCDMA制式产品,联通网络支持,鉴于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和深圳天音公司渠道能力相对平衡,所以代理权通常赋予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以后若有移动制式的产品再赋予深圳天音公司。

 2、零售客户的选择

 零售层面有两类客户DKR和KR。DKR属于直供系统,自身管理完善,且苹果公司有专门大客户团队跟踪系统,消化能力大,占公司开放市场销量的30%左右,是iPhone产品上市的主要渠道。对于DKR客户,按照战略重要性,首批进行覆盖供货,当然对不同客户首批任务覆盖门店的多少,也要根据历史成绩记录和双方销售人员对目前形式的分析进行认定。KR客户虽然占全部开放市场渠道的70%,但客户多、杂、乱、销量分布不均、成熟度不一。因此,对iPhone这款中高端偏重于社交网络的手机来说,KR客户的选择有相应的取舍。根据公司的历史经验和iPhone产品特点一般取如下办法:

 ①按照公司CRM(客户关系管理)统计3850个客户过去三个月零售多功能手机A31或类似价位手机VL8的销量各为5台以上或合计销售在8台以上的客户作为备选分销商首批覆盖客户。

 ②渠道部门联系相应各省代理商负责人,再由各城市的KR客户的销售代表来最终确认是否给该店销售权。同时如果有其他客户够条件参加也可加到系统里面去。随着市场推广的持续跟进,消费者认知度提高,零售价格降低,可考虑拓宽KR客户的覆盖面。

 渠道选择一般在产品正式上市前三周由销售运营部门牵头规划制定,在上市前二周反馈完成后经全国总经理确认,并随同其他销售规划转交渠道、零售、市场、财务等功能部门准备执行。

 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

 (一)体验营销

 体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用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使其亲身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从而促使顾客认知、喜好并购买的一种营销方式。这种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平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有利于生产、经营高质量产品,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消费者更加关心自己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获得的满足程度。而体验可以说正是代表这种满足程度的经济提供物。激烈的市场竞争使技术传播速度加快,行业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越来越趋同。这种商品和服务的趋同性抹杀了商品和服务给人们带来的个性化,为此,独特性的感受和体验显得更加珍贵。IPhone抓住消费者的这种诉求,大力推行感官式和思考式营销策略,通过深度挖掘人们心中没有表达出来的潜在需求,将独特的设计感、科技易用性、创造性的与时尚流行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苹果产品的独特气质和消费美学

 1、产品感官:人性化操作感受

 苹果产品的外形设计,简约时尚、符合现代审美观。以iPhone4为例,它有着现代感极强的流线型外观、流畅简约的设计风格。外形线条极其简单,整个操作界面只有一个home键作为手动控制,其余皆为触屏操作,整个机身的外形给人一种时尚冷酷的现代感。可在操作机器时,又真切地能感受到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步骤。因此,不管是何种年龄层的用户,在使用iPhone时,都能感受到其操作体验带来的温暖、亲切和人情味。消费者在视觉、听觉和触觉上获得焕然一新的全方位体验。

 2、体验店感官:开放式的购物环境

 新颖的'产品需要新颖的承载方式传递给消费者。苹果公司把专卖店理念定位于“为生活添彩”,把开店理解为一项创造体验的事业,以使顾客为了购物而来,满怀激动而去。为此,苹果抛弃了传统零售业在店铺设计、选址和员工决策权上的条条框框。在店铺设计上,苹果学习的对象是四季酒店(经验:传统的思维方式只能产生传统的想法,要跳出本行业传统的规范去寻求新的灵感),店铺设计简洁大方,只选用不锈钢、玻璃和斯堪地那维亚地板三种材料进行装饰。店铺充分利用阳光与空间,以一种开放的姿态迎接顾客,因此,顾客也会很自然地对产品进行体验与接触。

 3、思考体验

 思考营销诉求的是智力,引起顾客的惊奇、兴趣、对问题集中或分散的思考,为顾客创造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整个消费电子产品的历史上,或许还没有哪一家品牌能够像苹果那样,引起了消费者、电子产品界、通讯产业界,乃至整个商业界从产品到营销、产业链建构等多个领域的思考。2007年,苹果的iPhone上市仅6个星期,就销售一空,在被《商业周刊》评为2007年度最佳产品时,乔布斯表示:“苹果已回到它的根源,需再度开始创新”。而且伴随着的是思考营销的促销活动方案,以“与众不同的思考”为广告标语,以爱因斯坦、甘地、拳王阿里、理查、布兰森、约翰、蓝侬和小野洋子等不同领域的“创意天才”为广告主角。

 苹果新产品发布会是其思考体验的一种重要手段,每当有重大产品发布时,乔布斯都会为关于新产品的演讲拟定鲜明具体、令人过目不忘的标题,以激发听众、读者和消费者的好奇。如在iPhone的发布会上,“今天,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在iPod推出时,“把1000首歌装进你的口袋里”,简洁、具体、利益点鲜明。

 (二)“饥饿营销”模式

 所谓“饥饿营销”,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达到加价的目的。虽然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象,进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但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却贯穿着“品牌”这个因素。首先其运作必须依靠强势的品牌号召力,也正由于有“品牌”这个因素,饥饿营销会是一把双刃剑。剑用好了,可以使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附加值;用不好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降低其附加值。

 苹果公司的饥饿营销由两个阶段延时和***构成。开始只是透出有新产品面世的消息,之后封锁了消息避而不谈,让顾客感到极度“饥饿”(往往越是未知的东西即将到来,人们便越是想迫切地知道真相),所谓“好奇害死猫”说的就是这种人的天性。如苹果在iPhone正式发售前,把它的所有细节保密长达30个月,这种严密的保密制度是为了控制市场对新产品饥饿的强度。苹果让消费者和媒体对其信息极度渴望——从对于iPhone外观工业设计的臆测和猜想,到其商业模式的实施。在2007年以前,外界只知道苹果在筹备一款手机产品,而苹果自己却闭口不谈,任何与iPhone的资料都被刻意隐藏起来。iPhone信息公布后,苹果并非跟其他同类手机一样倾尽所能地描述iPhone的所有功能和优势;也没有大举进行宣传,希望消费者前来购买,反而选择把iPhone相关讯息一点一滴慢慢地透露,每次宣传几乎都留着一堆悬念,吊足消费者的胃口;加之苹果创始人史蒂芬神奇的语言描述更使得都对这款新产品产生极度的渴望。这种每隔一阵子才透露一小片新信息的手法,让iPhone的讨论与人气不断维持及提升,人们不断交换意见、比较信息。成功运用消费者的力量为iPhone做了免费广告,苹果公司强势的品牌号召力把现有顾客和潜在的消费者都吸引了过来。

 (三)口碑营销策略

 在市场营销学中口碑营销是指,企业在调查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制定一定的口碑推广,让消费者自动传播公司产品和服务的良好评价,从而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产品、树立品牌、加强市场认知度,最终达到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目的。也就是说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信息像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的方式传向数以千计﹑万计的受众。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通过别人为你宣传,起到“营销杠杆”的作用。在互联网上,这种“口碑传播”更为方便。由于这种传播是用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因此几乎是不需要费用的网络营销手段。苹果公司的口碑营销是其主要的法宝之一,通过对消费者进行文化认同的培养,来逐步培育长期的客户。苹果公司口碑营销的要点如下:

 (1)开发出独一无二的产品价值。苹果的每一款产品都融合了数种竞争产品所不具备的优点——易用性、功能性,扩展性等,从而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

 (2)塑造正确的产品形象。苹果的产品不仅性能比竞争对手更好,还将艺术与技术融为一炉,让产品的外观更漂亮,使得消费者们热衷于随身携带,乃至于向朋友们展示。这种艺术与技术的联姻让苹果从单一的电脑制造商升级为拥有多个拳头产品的品牌厂商。

 (3)选择合适的目标群体。苹果的产品通常将两类对口碑营销最为敏感的人群定为目标群体:一种是所谓的“先锋”,他们是那些年轻的、躁动不安的、充满好奇心、喜欢尝鲜的消费者;另一种是“早期用户”,即那些总是寻找新产品来提高自己个人及商务生活水平的消费者。后者的规模要比前者更大,同时也充当着产品与“早期大众用户”之间的桥梁。

 (4)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欲。苹果在艺术与技术上的成功融合使其产品具备了一种光环,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而这种作用通常又被产品的先期发布放大。产品的光环、先期发布会,再加上***供应的作用,可以将消费者的兴趣转变为购买欲和对产品的热情,从而创造出具有传染性的消费者行为及口碑传播,帮助产品迅速地跨越“引爆点”,扩张至大众消费市场。

 (5)维持口碑传播的热度。苹果通过向消费者提供将要推出新产品的暗示,举行下一代iPod、iPhone乃至全新产品的先期发布会,成功地维持口碑传播的热度。

 苹果手机对我国手机企业的借鉴与启示

 (一)关注消费者

 综上所述,苹果公司更关注消费者的态度与需求。对比我国的企业,在面对有问题的客户时,大部分选择逃避;更有甚者干脆让用户自己上网阅读常见问题解答。因此我国企业有必要去与客户尽心交流,研究、挖掘他们的需求,再通过他们的反馈,使产品更让消费者满意。这样才能抓住消费者的心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二)追求简约、个性与差异化

 国产手机大部分是一个软件界面,其上罗列数十个菜单、按钮,将屏幕塞个满满当当。这种功能庞杂、界面烦琐的软件是不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的。这就需要我国手机企业去创新,寻找个性与差异化,否则就会导致市场上充斥同质化的产品,没有特色。在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没有自己的创新,没有自己的个性与差异化将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迟早要被市场所淘汰。

 (三)建立有效销售渠道

 目前国外品牌产品也在建立类似于国产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模式(全国总经销商包销),说明国产品牌的本土化优势依然没有失去。为此,我们应巩固原有的销售渠道。与此同时还应重视正逐渐成为市场主力的新渠道的构建,如与移动运营商的合作和大卖场。另外,大型零售终端的存在为国产手机开拓一级市场提供了机遇,它不仅可以使国产手机迅速进入一级市场,而且成本低。对于手机大卖场和手机连锁店,要利用自身本土化和人员优势,通过向大型零售终端直接供货,提供促销人员或对卖场促销人员进行深入培训,以便建立高效的销售渠道。

 (四)重视营销

 苹果的成功不仅归功于它接近完美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效应,还在于它独特的营销艺术。因为苹果公司坚信,其良苦用心不会白费,消费者会体会得到。所以我国的手机企业不仅要注重产品本身,更要关注其营销策略,让顾客能真正的感受得到你的产品,让消费者有感觉有共鸣。

 拓展内容

 苹果手机扩容有危险吗

 苹果iphone手机怎么扩容的?

 如果要说就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把原机的内存取下来,换上新的大内存即可。但是换内存的风险非常高,一般人换内存很容易把iPhone换死掉的。

 苹果手机扩容有危险吗?

 首先在保内的机型不建议进行扩容,因为这样会丧失保修,扩容一般建议过保以后,或者是非国行本身就没有保修的机型。

 如果师傅技术不高,你的iPhone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用着无法开机等情况,换的内存有差异,可能影响手机的读取速度,换内存之后,你的iPhone更加脆弱,如果掉地上,就有可能造成iPhone不开机。

 苹果激活策略的风险,如果苹果改变激活策略,限制第三方扩容设备,那么你的iPhone将无法激活,所以建议大家保留好原有的硬盘,必要时候可以在换回去。

 什么样的机型不适合扩容?

 iPhone5s以下的机型不建议扩容,扩容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有暗病的机型不适合。大修过或者摔过机型也不适合扩容,大修机器不管怎么弄都需要加热主板,这些机型可能一加热就直接坏掉了。

 苹果iphone手机扩容如果成功了,还是非常爽的,比较花了较少的钱,获得更大的内存。但是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对于技术好的师傅来说,扩容基本不是个事情,为什么我们还是不建议iPhone玩家买扩容的二手机呢?同样的价格你可以买到原生大内存,没有必要担当风险,扩容机平时使用没有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基本就是整机报废。安全性,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解密汇源败局始末(二)

二、演员杨子

中国巨力集团执行总裁,演员。

以其加长捍马和出演多部电视剧男主角为新闻媒体所广泛报道,

据说“杨子”是他的化名,杨子本人不愿透露其真名,甚至连其出生的具体年份亦是个秘密。很少有富人对于享受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理直气壮,杨子是其中一个。

主要作品:《青花》、《卡布其诺》、《浴火凤凰》、《天下第一宴》、《天仙配》《江湖夜雨十年灯之白玉堂》

所获奖项:第12届大学生**节“最佳新人奖”

国内相关报道(真实性有待考证)

杨子是谁?他是中国巨力集团的执行总裁,拥有亚洲惟一的超长悍马车、价值22万美金的VERTU手机、据说46亿年才出一块的祖母绿戒指,媒体称他是“醉生梦死的‘公子哥’”。

1985年注册的河北巨力集团以设计、生产、销售吊装索具、缆索具、钢拉杆索具为主。现任董事长为杨子的大哥。巨力家族在商界一贯低调,默默发展出相当规模,三峡大坝、广州白云机场、深圳会展中心等建设工程都有其相关产品。有报道说杨子身家过亿。

与家里其他孩子一样,杨子遵循家族传统,很小便接受了严格的教育和训练:“六岁以前,我生活在河北农村,那段经历让我对泥土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从初二开始,我在家族企业的工厂勤工俭学。车间里人很多,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没有人知道我是老板的儿子。每逢寒暑,我就跟工人们一起干活,车工、铣工、刨床、磨床、钳工都尝试过,并且都拿到上岗证。”工厂的打工经历一直持续到他读大学二年级,那年他成为巨力集团驻上海公司经理,每个周末飞往上海处理报表、账目和合同。

在演戏之前,杨子的生活完全以家族事业为中心,参加会议,在公司处理各种事务。“我一度是个‘双脚不着地’的人,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汽车里,有时候早晨在广州吃早餐,中午在上海开会,晚上又去了新加坡。”

“也就在最近,我才和朋友去了、酒吧,以前从来没有去过。生命在于尝试,在于经历,在于感受,只要有可能,我不会放过每一个细节,只要有可能,我会试着了解每一种生活方式。比如,zippo打火机的一百多种玩法,我统统试过。在开会的途中,坐飞机或坐车时候用来自娱自乐。”杨子笑着说。

为了全心尽力演好《青花》,杨子曾四次向公司请求期,最初遭到董事会反对。当时,家里人对杨子进入演艺圈颇多顾虑,以为会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刚开始参与《青花》拍摄,公司业绩的确下降。经过自己和同事的努力和适应,现在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我现在有8个助理,每天早晨,助理会将公司里最重要的事情打印出来交给我看,A4纸,四号字,这是我给他们的规定。”谈论起公司事务,杨子显示出一丝不苟的严谨,“我要做的是把握大的方向以及下达命令。”杨子认为,现在的工作状态对自己是挑战,对同事也是一种锻炼,在处理各类事务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商界,杨子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经常充当各种会议的主持人。他得意地说:“眼神的交流非常重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控制力。会场上,我会让自己的眼神扫过每一排人的面孔,注视的目光更能增加自信。另外,在公众场合,我从来不说一个错别字。我喜欢用成语,如果在谈话过程中不时加上几个成语,便能达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看到悍马的时候,我也懵了”

今年4月份,一个“亚洲惟一一辆加长悍马,神秘主人是谁?”的帖子在网上广为流传。显示,这辆十米长的悍马行驶途中,过路人纷纷“侧目”,车内造价不菲的皮迪亚全套真皮座椅,比利时水晶酒杯,更是奢华得叫人瞠目结舌。

“你说的那车是我的,最先也是我放的。”杨子主动交代,“但是买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车有这么大,内部那么豪华。有个朋友说有辆超长的车问我要不要,我想想觉得有辆大车挺不错的。因为常常需要坐车,至少可以把腿伸直了舒舒服服躺着。看到车后自己也懵了,居然这么夸张。当时也没多想,买就买吧,没料到开出去之后引起那么大骚动。至于价格,你说它值100万,它就值100万;你说它值1000万,它就值1000万。”

“杨子”是他的化名,杨子本人不愿透露其真名,甚至连其出生的具体年份亦是个秘

无论如何,杨子不能容忍“公子哥”的称谓。“公子哥是什么?是那种不务正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靠实力或能力,不靠自己的创造去赢得财富的人。”

且不论那些奢华的器物,单是得知杨子的每张名片价值45美金,系瑞士定做(内置镊子、牙签、圆珠笔、电脑修理刀等微型工具)的话,可能又会有人大跌眼镜。“我的信仰是助人为乐,与人为乐。能让对方感到意外惊喜,值得。这是我的真心话。”

30岁的杨子侧面像刘翔,正面亦不失俊朗。三部手机(两部办公、一部私用)齐齐摆在桌上。言谈中,很家常地剥食果盘里的油桃,有分寸地微笑,不时舞动双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很有视觉冲击力的青年。

“公子哥”风波

麦当劳的那句广告词“我就喜欢”,同样适用于杨子选择财富配件的态度。“我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为社会创造财富,有权利像普通人一样选择我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就好像有人发了工资想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消费什么本无可指责。”

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的是,杨子一面示意低调,一面却是津津乐道的态度。也许是家族生意与军方有关系,“杨子”是他的化名,杨子本人不愿透露其真名,甚至连其出生的具体年份亦是个秘密。很少有富人对于享受舒适的生活方式那么理直气壮,杨子是其中一个。但这一切仅是仰仗其丰厚的家族基础么?杨子显然不这样认为。

杨子回忆那时用手抬圆钢,一头是大人,一头是小孩。因为力气小,他的中指指甲盖当即被砸掉。以此为理由找到父母,后者告诉他包上就可以了,语气平淡。后来不小心胳膊受伤,父母的意见照旧是“包上吧,还是不要离开工作”。渐渐地,杨子习惯了独立和坚持。

及至到北京读大学,杨子也是兼顾上课和打工。大二他成为巨力集团驻上海公司经理,每个周末飞往上海处理报表、账目和合同。毕业后,海外游学一两年,学习MBA,之后正式进入公司销售部。

杨子自称有过目不忘的天赋,只要认为该记的就能倒背如流。20多岁即喜欢跟方丈、***在一起参禅悟道,琢磨出不少道理。“人要想真正进步或是成功,不能挖前人的土而垫高自己脚下的基石。瞬间拔高,有没有可能?有。在透支的情势下,瞬间拔高到某种程度,可脚下基石就陷进去了,而且拔得越高,跌得越重。循序渐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吃不到葡萄大可不必说葡萄酸。杨子觉得更多网友只是跟风猎奇他的生活,他并不认可“仇富”的概念。在大多数年轻人饱受“三十而富”的财富焦虑时,杨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无形”的东西之上。“其实,我并没有刻意穿什么名牌,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你拥有的钱和物对你来说都不是关键。”

顺着这个思路,杨子一路讲下去:“我现在并不是用衣服来衬身价,带一个铁戒指别人也不会介意。我若穿一双布鞋,也是个性,是回归自然。所谓的复古主义,要看谁在穿。”杨子认为精神的独立、神态仪表才是关键。“我其实是在很谦恭地扩张自己的影响力,潜移默化让你感受到我的魅力所在,让人吸引或者是打动,慢慢成为比较好的朋友。然后再慢慢潜移默化,影响到周围更多的朋友。在社会上我有几万个朋友,一提杨子,大家都会说,杨子啊,我知道!总体上,我生活得比较阳光。”

讲究“三说”即实话实说、有话直说、无话不说的杨子,言语中确实会流露出对于财富的某种轻松和淡泊的态度:“我们的家族,周围的朋友包括我在内,每年都会做很多公益事业,公司也有这个专项。按照数额来讲,财富排行榜应是前几位。修一条路,捐资修几座桥,就像买一辆车一样,再正常不过。当地和老百姓有这种需求愿望,我们又有满足他们愿望的能力,OK,水到渠成,不一定非要炒得沸沸扬扬,一定要让全世界知道你在干什么。”

“触电”始末

即令不是“公子哥”风波,杨子也早已因出演影片《青花》男一号而被界先期追踪。4月22日,该片在全国正式公映。之前,杨子与女主角李若彤接吻到嘴麻的宣传成为吸引公众的一大噱头。“其实你想想,两人在零下几度的深水里亲热能有什么感觉?”杨子浅笑。

企业老总的演技能否经得起考验?在不可避免经过多次NG之后,杨子的感觉越来越好。5月14日,第十二届北京大学生**节上,杨子甚至凭此片捧得“最佳新人”奖。尽管潘石屹、张朝阳等分别参演过影片《阿司匹林》和玩滑板之宣传短片,但杨子强调自己是首个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企业管理代表。在这之前,没人知道他是谁。“大头条天天在网上挂着,我在中国比明星还明星,所有人都搞不懂,这个杨总何许人也。上来就成了一个名人,媒体民众对我的关注程度,超过了董事会的预想。”不知不觉,杨子又滑入一种津津乐道的语境。“知道么,我现在的片酬比某些腕儿还高。”

巨力董事会的批准曾是一道难关,因杨子决意进入界显然与一贯低调的家族作风不符。不过,在杨的再三解释和恳求下,终于递上条,获准通行。有收藏爱好的杨本来是该片瓷器顾问,“顾来顾去”被导演桑华相中,成为主演。“真正吸引我拍摄的原因是因为我对历史感兴趣。《青花》这部片子能告诉人要以史为鉴,民族强盛首先是民族精神的强盛,民族瑰宝又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浓缩。现在当我们,当我们的孩子,当我们的老人喝着可乐,吃着汉堡,看着引进的大片,嘴边说着No、Yes、Ok的时候,我们是否有很多人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过为什么China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

在影片中,杨子扮演三个时空四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元代,他是一个悲壮的制瓷***,用身躯完成杰作。杨子称自己含着眼泪演完这个朝代。“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种伟大的国度,成吉思汗天马行空,伟大的艺术品必然会诞生。”到了清代,列强掠夺横扫中国,“我是一个孱弱的学子,忧国忧民但报国无门。”该片一直持续到受各种复杂思想侵扰的现代。“黑格尔说过一句话,存在就是合理的,没有理由强加给任何人任何生活态度,没有办法强加给任何信仰和追求,但是通过这个片子,我想让所有国人知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在拍戏的两三个月中,杨子完全停掉手中所有工作,关掉手机静心拍摄**。4月宣传档他跟剧组密切配合,全身心投入,包括在人民大会堂搞仪式,邀请领导和嘉宾等。“当地**投资商、运营商、发行商会跟我聊,我也跟他们交流目前发行怎样,市场情况如何,对中国业今后发展怎么看。”

杨子自称虽是演员,但做出了比演员多得多的努力,不时以商业运作和企业管理的眼光观察中国**界,看是否有更好的“鱼与熊掌兼得”的盈利模式出现。

对于出名后的代价,杨喜欢谈佛家的“舍得”。他认为若想发展产业,这是一种需要,也并非坏事。“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作为一个青年企业家代表,我希望创建一个平台跟他们沟通交流。在真诚交流当中,会创造更多的年轻企业家。一个人帮助十个人,那十个人又帮助其他十个人,依此类推,全世界就欣欣向荣,中国需要这种很温馨的东西。”

目前,杨子手头有四个剧本,涉及战争、警世和言情题材。其中有一富家公子角色,讲述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杨认为这很有挑战性,但拿不准这次董事会是否会顺利通过。

像鹅卵石一样

杨子不讳言自己给人的感觉可能比较“强势”。他个人分析这种强势基于自信和自省。前者使他拥有强势,后者使他保持强势。每天杨都会总结冥想:做得好不好,话说得到位不到位,是不是该这么说,哪里不足,大脑记下所有的失误,如果再有类似状况应该上升到怎样一个高度。

杨子自认为说话比较优美,从来不说一个错别字。他好用成语,认为是对历史典故的萃取,若在谈话过程中不时加上几个成语,便能达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杨子几乎每天都保持9小时的睡眠。故此谁见他都是神飞扬,他认为若牺牲睡眠时间对己伤身体,对人不尊重。“睡觉时谁叫我,我就跟谁急。”杨子认真地说。

人不能患得患失,不要将工作单独看成工作。杨子觉得自己虽有时比较累,但压力小,活得滋润。“就像有人问爱迪生,你一天工作18个小时不累吗?爱迪生说,我没觉得工作过,一直在享乐。”工作之余,杨子也常打高尔夫球和乒乓球,他还喜欢骑马,拥有一个马场,六匹骏马。

回忆童年,杨子觉得自己比较早熟,从小到大就是孩子头。年龄稍大的孩子也往往会听命于他。在十几岁的时候,杨就知道买来一副军棋,留下司令给自己。 “小时也曾打过架。最后人们全都团结到我周边,没人真正跟我抗衡。可别小看一个军旗。我收了,小朋友会难过好几天。犯错误了,要把连长交上来。”

在家族成员里面,两个双胞胎哥哥对杨子的人生态度影响较大,他们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使杨形成一种理念: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杨形容自己像鹅卵石,外圆内方。当人用肃穆的眼光看它时,是一种美感;但是若冲击它,回馈的便是疼。每到一处新环境,杨便会“观变”、“顺变”和“控变”。

随后召开的巨力董事会将研究下一步家族战略的问题。杨子正在考虑公司以往21年坚持的行业纵深发展方向是否会转化为分门别类朝各个行业努力,每个强势的家族成员兴许能创造新的合力模式。“不知道最终结果是什么,也许会成立一个杨子文化有限公司也说不定。”

在《青花》剧照前面,杨子突然对记者问道:“你觉得我有思想么?”这,确乎是一个属于希望得到更多回应和肯定的年轻人的问题。大概,人总是要学会慢慢长大吧。

国外报道(真实性有待考证)

据国外媒体报道,杨子乃前国家杨尚昆的孙子,杨子本人在面对国外记者对此事的询问时从未否认这点,但杨子都表示这和他本人的生活方式无关,并且声明此话题过于敏感不应深究。由此可见,杨子属于著名的京城“太·子·党”一族,其雄厚的财力背景与家族渊源密不可分。

同时国外媒体对杨子招摇的生活方式表示反感,指出杨子并不像他自己宣传的那样同时还兼顾公司事务,杨子的所作所为就是现代版的京城纨绔子弟,这些作为让他成为“太·子·党”中曝光度最高的人,但因杨子很少透露他的真实身份,因此国内媒体很少得到其真实的背景资料。

三、其他词语解释

1.指 西汉 杨雄 。 晋 左思 《咏史》之四:“寂寂杨子宅,门无卿相舆。”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三十韵》:“ 杨子淹投阁, 邹生惜曳裾。” 宋 王安石 《杨雄》诗之一:“ 杨子出其后,仰攀忘贱贫。”

2.俗称米中生的小黑虫。

3.古津渡名。即 杨子渡 。也写作“扬子”。杨,通“ 扬 ”。 唐 李白 《长干行》之二:“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杨子 。”参见“ 杨子渡 ”。

4.古地名。古为 真州 治所,故址在今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南。 宋 梅尧臣 《逢曾子固》诗:“ 杨子东园头,下马情眷眷。”《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发淮南民十馀万开邗沟 ,自山阳至杨子入江。” 胡三省 注:“ 杨子,今真州 。”

次贷危机始末:美国房地产是怎么***的?

4 收购案被否定,是朱新礼坠落的原因?

 2008年,轰动一时的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并购展开了。在汇源抛出“待嫁”信息后,可口可乐开出了179亿港元的高价要“迎娶”汇源。这是一笔双方都非常渴望的交易。可口可乐作为饮料巨头,碳酸业务疲乏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汇源作为国内龙头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可口可乐当然求之不得。而汇源的达能等股东也需要资本变现。

 朱新礼虽然在竭力对外宣扬自己对收购的淡泊之心,但其实对这场交易,朱新礼已经是等米下锅了。不知道是不是当初德隆雄伟的种植园的指引,让他迷上了上游农业,总之,他需要这笔大资金去做他一直想做的生态农业。

从伊利重金牧场,中粮重金农场,双汇进军养殖来看,向产业链条的上游延伸去获得市场主导权,甚至是原料定价权,无可厚非。但与农夫山泉“小打小闹”的找一块地方种橙子不一样,汇源的生态农业十分雄伟。包括果品、蔬菜、茶叶等非常繁多的类目,洒满全国一半多的地图,还要一二三产业结合一起干。其中任何一个单点拿出来都可能压垮一个公司,可朱新礼要全部拿下。

 朱新礼的算盘打得很“清楚”,握住这些原产地,他就是中国最大的供应链前端,后面所有的业务都只能是他的下游,收购他的可口可乐也不例外。为此他还将供货协议放进了与可口可乐的合同里。卖掉汇源,他就能拿着这100亿去撬动那个看上去比德隆还宏伟的汇源大农业梦了。

 让朱新礼迫不及待的原因更在于,彼时汇源“再不嫁就老了”。一方面,朱新礼已经60了,为汇源鞠躬尽瘁他深感疲惫,但儿子女儿没人肯接班。另外,汇源的业务一直走下坡路,不赶紧脱手,繁荣泡沫破灭,有可能就砸手里了。还有,汇源早已为了本次并购进行了两次大瘦身,销售代表由3926名减少至2520名,又被压缩到700人。更没有回旋余地的是,朱新礼已经开始为自己的雄伟蓝图挥金如土,将几十亿的真金白银提前撒出去了。

 可万万没想到,2008年,奥运会、汶川地震、改革开放30年,人民的爱国情绪分外高扬。另外,国家从引进外资的思路,开始转变为提升国家品牌的思路。就在这一年,国家颁布了《反垄断法》,而可口可乐收购汇源的案例是第一个触犯这条新法的案例。彼时,中国每一个行业排行前五的公司几乎都是外资,这样的现状,也不能坐视不管。何况可口可乐还这么傲慢,上来就收购汇源100%的股权,一副挑战法律权威的架势。而且从以往的 历史 行为来看,可口可乐对民族品牌并不友好,民族品牌的收购悲剧还是有可能在汇源身上发生的。在民众史无前例的反对浪潮中,这个双方都志在必得的收购,被否决了!

朱新礼傻了!企业就是要“当儿子养,当猪卖”,“为什么外国人能卖公司我不行?”朱新礼想不通。的确,中国的政策环境为企业经营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朱新礼也不是没有问题。卖猪的初心之下,饲养者是不会寻求将猪训练的矫捷灵敏、聪明伶俐(管理上的科学性和精益化),追求猪的长生不老(商业精神上的基业长青)的。养大、卖个好价钱,是当务之急,否则太老了,养死了就都亏了。

 面对打击,朱新礼还是一如既往地鼓舞大家的士气,他写了一封内部信给员工。但言语之中对于饮料行业本身的嫌弃,昭然若揭。脑子里装着宏伟蓝图的朱新礼,已经看不上一罐罐的饮料生产的苦差事了,这活太“低端”也太慢了。

 煮熟的鸭子飞了,但许诺出去的项目怎么办呢?更惨的是,2008年金融危机来了。而后也有一些买家,如中粮等和汇源沟通,但三十来亿的价格,朱新礼不可能考虑。撒出去的钱怎么办?上马的项目继续撑着,能撤的项目全撤。很多地方领导都傻眼了,农民种下的植物来年产了怎么办?说好为农民谋的朱新礼,却不小心给农民挖了个坑。这些已经开始的项目也是一个个嗷嗷待哺的饿狼,让朱新礼无暇他顾。

  5 悬崖没有勒马

 既然还要一瓶一瓶卖饮料,被裁掉的工人还要被重新招起来。朱新礼找来了大量的退伍军人,重新建起被他砍下的队伍。这个换血对公司的伤害不言而喻,汇源业务持续走低,但公司的负债持续走高。

 2008年-2016年期间,汇源果汁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超过5%,产能利用率只有30%。可汇源却“并不缺钱”,他们不但大量向银行,还利用甩卖资产为汇源续命,此外还有大额的补贴。2012年,汇源首度出现亏损,但拿到了2.51亿补贴。此后汇源亏损逐渐扩大,汇源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越来越频繁。

每一年汇源都有出售动作,2015年出售北京汇源、江西汇源等9家公司,合计18.12亿元。毋庸置疑,售卖资产可以达到减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售公司利润和高额的补贴,为汇源带来“营收、毛利、净利稳步提升,跑赢大盘”的繁荣。2016年,公司“赚”了1328万元,但剔除1.45亿元的其它收入净额和3849.3万元出售附属子公司的额外收益,汇源实际亏损为3.03亿元。

 资金紧张,产能利用率只有30%,可朱新礼建厂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厂建起来是没有订单的,可他们还是建了,究其原因,就是在建厂的过程中存在可以腾挪资金的逻辑。”资深投资人方烈分析道。虽然资金腾挪的方式无从考证,但汇源大手笔花钱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前后,为了重建销售体系,汇源的销售人员曾一度暴增到17000人。2014年,汇源果汁启动了公司营业所建设,经过6个月在全国建了千余家营业所,跟传统的经销商竞争卖货。让汇源本来就混乱的销售体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2014年,朱新礼还豪掷30亿(原50亿),利用德源资本参与中石化销售业务重组改革。新公司3年后期许的上市没实现,股票也没有被赎回,朱新礼的资金链变得更紧张。此后,由于德源资本将股权质押,朱新礼遭到41亿资产冻结。除了这些大的合作,朱新礼多元化的尝试从未停止过,但成功者寥寥。除此之外,汇源还与饺子公司合作,搭建电商渠道,参与O2O,甚至做了属于汇源的移动应用“身边的汇源”。

 2017年中报显示,汇源的总负债超过110亿元,而这些总负债中近100多亿又是通过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债券等方式获得的,利息负担很大。汇源一年交给银行等渠道的利息少则要达5亿左右。汇源的果汁业务惨淡,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钱。而且为了减少支出,汇源果汁在2017年把员工裁减到3965人。但朱新礼的“大农业”梦想,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并且那里寄托着朱新礼的厚望。从上市公司腾转挪移出一些资金,去完成他的人生第二生长曲线在所难免。

很快事情就被证实了,汇源还因此被停牌。2017年8月-2018年3月,汇源向朱新礼的另一个关联公司提供了42.75亿元的短期。这笔已经超过了汇源资产的8%,但汇源并未披露,2018年4月3日汇源停盘。这笔不仅未披露,没有签订协议,也没有经过董事会的批准,就悄无声息的将上市公司的钱转到了非上市公司。港交所规定,切若无法于2020年1月31日前满足复盘条件,汇源会被取消上市地位。

 很明显朱新礼缺钱,于是汇源又一次爆出新“买主”。2019年4月,天地壹号曾拟出资36亿元,占股60%,汇源以资产出资24亿元,其中包括汇源果汁的商标,成立新公司。但3个月之后,该方案夭折。“汇源因为债务问题,将自己的商标分给了很多企业,天地壹号想要获得汇源的商标,就需要所有持有商标的企业同意,但这太难了。”

 朱新礼2018年还是胡润百富榜上身家35亿元的富豪,2019年他却沦为数度被限制消费的“老赖”。2019年9月20日,由于前文所述的股权质押,招商银行向***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冻结了朱新礼41.03亿元资产,朱新礼进入失信人名单。而棘手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遍布全国的搁浅项目、大大小小的债主,已成为朱新礼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树苗商等各种形形的供应商也很吃惊,汇源居然会用5万、10万“挤牙膏式”的还债。2019年9月,先锋集团旗下P2P平台的一纸公告,撕开了汇源庞大的债务链条。朱新礼名下四家公司,因无法偿还418.5万元的欠款,拟以汇源果汁系列产品进行抵债,借款担保均为汇源集团。

 朱新礼曾经说,“如果能按照当初的,汇源估计早就成为千亿级的公司,不会沦落到今天的下场。”但如果汇源卖掉了,拿着百亿的现金,朱新礼会变出千亿的现金,还是千亿的亏空,我们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100亿撑不起朱新礼的“大农业”梦。

  6 一个人的汇源

 在汇源帝国的瓦解声中,汇源迎来了它28年发展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变动。2020年2月12日,朱新礼和女儿双双退出汇源。2月14日,汇源被取消上市地位。汇源一直都是朱新礼的汇源,没有了他,汇源该何去何从?

 从白手起家建立汇源,说朱新礼把汇源当儿子养的确不。为了汇源,朱新礼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业余爱好,不唱歌跳舞、不打牌和。为了赶时间他从办公室的玻璃门穿破而出,大白天走路掉进一米多的下水道,创业初期和员工一起卸车、装货。他不找“打工的员工”,他希望员工以汇源为家,也因此他成了汇源的大家长。

 一路走来,朱新礼的很多决策都无法被周围的人理解。从早期做村主任,到后面巨资拿下央视广告,最终朱新礼都成功了。十几年的成功,让朱新礼很难不继续坚持己见。2001年,国家出台三峡移民政策,朱新礼决定投巨资建立柑橘生产基地,但树苗生长期需要至少三年,生产线闲置是巨大的资金浪费。朱新礼力排众议,他算的良心账和政治账,因为当地老百姓看到希望才肯种树。就这样,项目成功实施。

 家族式管理在企业发展的早期,的确会有很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如果依然不对组织和管理机制进行更新,弊病会很快出现。2008年7月,一篇名为《给朱新礼老总的一封信》的帖子,出现在天涯论坛。信中控诉了汇源内部裙带关系复杂,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管理混乱的问题。

 长期以来,朱新礼的儿子、女儿、胞兄、胞弟、女婿等诸多亲戚,均在汇源出任要职。有村民抱怨,汇源的员工更多都是朱新礼从山东老家带来的,没有为当地就业带来什么拉动。企业内部,也很容易对非山东籍的“外人”形成排挤。

 自2007年起,从汇源离职的副总级别经理人就有十余位,且每一位职业经理人离职时,都会带走一批人,让汇源人才流失严重。2008年,从达能派驻到汇源的副总裁毛天赐曾自嘲,“我是汇源的首席。”公司里那些朱新礼的亲戚、老乡、战友,职业经理人根本驾驭不了。

 2014年9月,朱新礼重金挖到曾经“杀尽官僚”的苏盈福。外界对会员改革翘首以盼。但带领核心团队进入汇源的苏盈福一年后离职,汇源“去家族化”再度失败。苏盈福透露:“公司讨论什么决策,家族成员只要星期天回家一起吃个饭,基本都能形成共识。”

 除了让职业经理人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朱新礼也没有给够人才足够的激励。与马云、牛根生等企业家,在集团上市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亿万、千万富翁不同。从汇源的股权结构也不难看出,汇源的壮大、上市后,真正获得好处的还是朱新礼家族。朱新礼一直牢牢将股权握在手中,而马云在阿里巴巴所拥有的股权仅为5%。“人聚才散、财聚人散”的名言,也解释了一部分汇源人才流失的原因。

 很多人说汇源产品过于单一,不够多元化,但其实汇源产品线的命运,正是汇源的真实写照。早年朱新礼依靠其快人一步的方式,打下了汇源品牌。但此后朱新礼忙于扩张,内部也没有得力的人才,所以此后汇源几乎再无任何创新产品。所谓新品,不过是跟在别人身后的仿制品。汇源的产品品类多达80款,但许多在货架上都只是昙花一现。

 落后的新品,展现的是汇源和其组织的疲态。朱新礼60岁了,产、供、销他全都扛下来,已然不太可能了。但汇源没有第二个朱新礼。在资本路上狂奔的时候,也没有人能限制他不断地掏空上市公司,给自己的“大农业”输血。不装在笼子里的权力是可怕的,也让朱新礼走向了深渊。

 朱新礼自己觉得,如果当初汇源卖掉了,他会是另一番样子。毋庸置疑,的确存在这样的可能性。但需要警惕的是,中国早已过了粗放的发展阶段,在错误的思路指引下,拥有更大的,可能会招来更大的祸患。朱新礼不自知地走上了德隆的道路。即便成为千亿级别的公司又能怎样?德隆依然倒下了。

美苏冷战始末

次贷危机是造成美国21世纪动荡的重要原因,这篇文章我通过完善的时间线叙述次贷危机的始末。

第一章 两房与抵押债券

1938年,经济大萧条的阴影还未散尽,罗斯福牵头成立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它后来的名字,叫做房利美。当年美国民众想要买房,需要准备50%的首付,然后去各地的地方银行、存款机构组成的储贷协会申请,利率在8%上下并且年限只有5—10年。我们都知道,银行是通过放款和存款之间的利息差来赚钱的,储贷协会也一样,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靠存款吸纳资金的速度很慢,只能等收回来的房贷本息足够下一笔后才能放贷,想买房的民众只能排队等额度。房利美解决了这一问题,储贷协会发放一笔,就立刻卖给房利美,储贷协会得到等额资金立刻放下一笔,民众买房的速度大幅提升。储贷协会从靠房贷利息赚钱转为收取办理房贷的手续费,房贷的利息收益归房利美。房利美当年是国有化企业,买回来的都会体现在联邦资产负债表上,可以认为是联邦不断刷自己的信用,站在储贷协会背后为民众提供购房资金。随着新政的推进,5-10年期的房贷逐渐退出,30年期的固定利率房贷登上历史舞台,减小了民众每月的还款压力,让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实现了住房梦。但罗斯福没有机会看到,他的新政下成立的房利美,在70年后,成为另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的风暴中心。

17年,刘易斯·拉涅利萌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把房贷打包成债券卖出去。传统的房贷业务链,是购房者申请房贷,银行最终将房贷支付给开发商,购房者开始长达30年的房贷本息偿还。在如此长的时间中,银行随时面临购房者断供、本金无法回收的风险。这个风险在美国最终由房利美承担。刘易斯解决了这一问题,银行将成千上万的房贷汇聚成资金池,按照购房者的还款风险分级成几种不同等级的债券进行出售,风险越大的债券收益越高。比如银行将总计5000万的房贷打包成5个不同风险等级的债券,低风险房贷打包成收益率5%的债券,极有可能断供的房贷打包成收益10%的债券。这些债券出售给投资者之后,银行立刻收回了5000万的本金,并且房贷的债权人从银行变成了投资者,购房者断供的风险也就从银行身上转移给了投资者,银行还会在销售过程中收取手续费来牟利。对于银行来说,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生意。

10年到1983年,美国GDP平均增速仅有2.9%,但平均通胀率高达10.46%。经济学领域将这种现象称为——滞胀。如今的美国民众也深受通胀之苦,但最高也才是2022年6月的9.1%,当时对抗通胀的手段和现在一样:加息。19年,一个身高两米的巨人站上了美联储的位置,连续加息后将利率最高提至22.36%的高位,大约是现在的10倍。美国经济以长达21个月的衰退为代价,终于将通胀从峰值13.6%控制到1983年6月的2.9%。这位身高两米的美联储名叫保罗·沃尔克,暴力加息和21个月的经济衰退被称为“沃尔克冲击”。但这场冲击,恰恰是女神送给刘易斯的第一份礼物

1981年9月30日,国会通过了一项税收豁免法案,法案规定,如果储贷银行将房贷卖掉,财政部会将前10年上缴的税费归还来作为亏损补贴,卖的越多补贴越多。这让储贷银行有了充足的动力卖掉房贷,这时候早已私有化的房利美因为高额融资压力也濒临破产,无力购买房贷。全美国有能力且有需求购买抵押的公司只有一家华尔街的投资银行,那就是刘易斯所在的所罗门兄弟公司。

1968年,为了让越南战争时期的联邦债务没那么难看,房利美进行了私有化。从此,美国民众买房的房贷只是房利美的私有债务,不会体现在联邦的资产负债表里了。同时为公务员和退伍军人提供房贷的业务被拆分出来成立了“吉利美”。拆分之后的房利美完全失去了职能,但他也失去了枷锁,可以购买全美所有符合标准的房贷。为了避免房利美在全美实行垄断,国会在10年成立了第三家机构——房地美。从此两房登上历史舞台,通过竞争让美国民众能够拥有较低利率的房贷。但在沃尔克冲击之下,两房也濒临破产。刘易斯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在刘易斯的游说下,两房为所罗门兄弟公司提供抵押,所罗门兄弟公司将其打包成债券,然后两房为其提供担保。虽然此时的两房属于私营机构,但市场上仍然将它们视作有托底的、不可能倒闭的资助企业。于是在两房和投资银行的合作之下,抵押担保证券(MBS)诞生了。

第二章 疯狂

2000年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911、安然财务一波又一波地重创美国经济。为了***经济,格林斯潘主导美联储从2001年1月3日到2003年6月26日连续13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低至1%,并且将1%的利率维持了一年。小布什同步推出税收减免法案,美国企业迎来了最宽松的经营环境,融资成本更便宜、免税省下来巨额利润。降息影响下,30年固定房贷利率从2000年底8.1%降至2003年的5.8%,赚到钱的老板们趁机买房换房,美国房价开始上涨。更要命的是,格林斯潘还解除了再融资的限制。

举个例子,杰克在2000年底以8.1%的房贷利率买了套总价100万的房子,总额70万,2003年7月房贷利率已经是5.8%,他的房屋总价翻了一倍来到200万。杰克想把房贷换成便宜的,中介会为他垫付剩余的房贷,然后把这套已经结清的房屋再拿去抵押,得到房屋总价七成也就是140万的抵押。杰克拿到140万之后把中介垫付金额的本息还上,还剩下1%利率的70多万抵押。将高息转换成低息的操作就完成了。杰克可以用这70多万去进行消费,也可以再去付一套房的首付然后再来一次抵押。这个过程就是再融资。

《1933年银行法》作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一环,严格划分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业务,投资银行只能从事证券、基金等方向的投资,不能吸收存款,相当于国内的证券公司,商业银行能吸收存款,但只能做储蓄和业务。沃尔克冲击让储贷银行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房贷,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投资银行通过销售以房贷为核心的抵押债券牟取暴利。投资银行则需要获取储贷银行的房贷作为抵押债券的原料。双向奔赴之下,部分银行开始了对方的业务。1998年,商业银行花旗兼并了带有投资银行性质的旅行者集团,《1933年银行法》名存实亡。1999年,克林顿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彻底解除了商业银行身上的枷锁,以花旗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可以光明正大地从事投资银行的工作。于是房贷的办理、房贷的打包和证券化、抵押债券的销售、持有和交易,花旗自己就能够包办,每一个环节都能收取手续费赚到巨额利润。一些投资银行则收购储贷银行让自己也变成了全能银行,其中的代表就是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些华尔街的全能银行们乘着21世纪初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东风,赚得盆满钵满。雷曼兄弟的CEO理查德·福尔德从2000到2008年获得了总计4848亿美元的薪酬和分红。2006年,纽约的金融从业人员获得了600亿美元的分红,这意味着投资银行的高级职员都可以获得数千万美元的报酬。

2003年12月16日,小布什签署了《美国梦首付款法案 (American Downpayment Act)》,推出了每年2亿美元的首付款资助,将为购房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1万美元或住房购买价格6%的首付款资助,这对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基本意味着零首付。之后国会对“两房”做了两项规定,一是两房要扩大对中低收入和少数族裔人群的房贷发放,二是限制了两房的资产负债规模,也就限制了两房的房贷发放规模,把两房的潜在房贷客户拱手相送给了私人银行。私人银行的优质房贷市场饱和后,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次贷。就是对收入较低、资质不佳的人放的,这种的还款风险极高。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有疑问,为什么银行要去办理还款风险高的次贷呢?

2006年,次级抵押债券中有29%都由欧洲投资者购买,这为后来一场破坏力更大的危机埋下了伏笔。次贷购房者也加入再融资的队伍里,收入较低甚至没有收入的他们空手套白狼拥有了第二三四五套住房。他们的再融资又让次贷公司、投资银行赚到了巨额手续费,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们买到了高额回报的债券,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房地产泡沫和金融泡沫形成了有机整合,开始螺旋升天。

2004年,美联储格林斯潘参加一场银行业协会的午餐会,会上有人对气球贷和房价表示了担忧。格林斯潘回答说:可浮动利率(气球贷)对借款人十分有利,我不觉得房地产市场会崩溃,因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房价会下跌。格林斯潘的回答代表美国和华尔街、美国民众一起沉浸在炒房盛宴和金融狂欢带来的经济繁荣中。这些人都没有对气球贷表示担心。一旦房贷利率数倍上升,这些低收入甚至没有收入的购房者,还会继续还房贷吗?

第三章 空神降临

2004年初,股票经纪人迈克尔·贝里发现了次贷的真相。他看到一些次级在2004年初的利率才5.85%,到了2004年底会上升到17.84%,到2005年末则为25.34%。迈克尔继续深挖,他发现了次级抵押债券市场和抵押担保凭证的作用机制。他瞬间明白,如果这些次贷购房者在利率上升到25%的时候不还房贷了,那么次级抵押债券中风险较大的部分就会出现问题,次贷市场将会***。迈克尔开始下定决心做空房市,但问题是,次级抵押债券只能买入,无法做空,于是他找到德意志银行定制信用违约掉期——CDS。

CDS可以理解为一种保险。2005年5月19日,迈克尔对6支次级抵押债券购买了6000万美元的CDS,如果房贷断供房价下跌导致次级抵押债券价值下降,银行将会对迈克尔支付巨额赔偿。如果次级抵押债券没有出问题,迈克尔需要每年缴纳保险费用,他的保费费率分别是3A级0.2%,A级0.5%,3B级2%。你会发现CDS是一种很好的做空工具。传统的做空需要你买入做空对象,但CDS并不需要。如果你买入一只股票做空他但他涨了50%,那你就亏了50%,但CDS不会,不管做空对象涨多少,保费不会变化。你可能觉得这个交易对迈克尔来说不赔,为什么德意志银行傻到愿意和迈克尔签合同。但在那个美国房价暴涨的年代,绝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房价和次贷会出问题,他们只是觉得迈克尔疯了,给他们每年白送一笔保费。随着迈克尔找一家又一家银行定制CDS,“一个疯子在赌房价下跌”的笑话在华尔街传开。

迈克尔的CDS很不错,但还不完美,因为这种CDS不可交易。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格雷格·李普曼。李普曼是德意志银行的顶级次级债券销售员。2005年,抵押债券供不应求,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争抢这些债券,美国已经把几乎所有能做的次贷都做完了,都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购买需求。李普曼想开发出另一种债券来满足投资者,于是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交易的CDS。这种CDS和迈克尔的CDS区别在于,这种CDS的价格随着次贷债券的价格变动。如果次级抵押债券的价值上升,这种CDS的价值会下降,看好房市的人会把它卖掉,看空房市的人则会购买它。如果房价下跌,次贷违约,那么许多人为了获取巨额的保费会争相购买这种CDS,这种CDS的价格将会暴涨。李普曼还不知道,他设计的CDS成为压垮美国金融的最后一根稻草。

迈克尔的故事引起了李普曼的注意,他没想到居然有人在做空房市,他让团队研究房地产市场,然后他们得到一个惊人的结果:从2000年以来,房屋价值上涨了1%-5%的人违约的概率,是房屋价值上涨超过10%的人的4倍。这意味着住房价格甚至不需要下跌,只要不再维持高速的上涨,就会有大批美国人停止还贷。他还发现从2006年8月到2009年8月,将有7380亿美元的气球贷利率从5%上升到10%-10.5%。美联储这时候已经开始加息了,这些利率会变得更高。李普曼由多转空,他也加入了空神阵营中,开始买入自己开发的CDS做空房市。当同事嘲笑他疯了时,李普曼淡定回答:我就做空你的房子。

在抵押债券销售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评级最低的高风险债券无法卖掉,投资银行不想持有这些高风险债券,于是他们将这些高风险债券和一小部分安全债券重新打包,组成了新的投资产品,这就是担保债务凭证——CDO,它将大量B级的垃圾债券包装成3A级的黄金。第一次打包后的CDO也会有3A到B的分级,于是投行们进行了第二次打包,将CDO的3A和B级债券再次打包成CDO的二次方进行销售,如此循环之后,市场上流通的不仅有CDO,还有CDO的N次方。大量的B级债券被一次次打包,包装成黄金对外销售,但他们的本质其实是垃圾。中间等级的CDO的利率被设定在50%—100%,投资周期只有30天,年回报率可以有880%,这简直就是贝尔斯登这些投资银行的梦中情债。2006年,CDO发行量为5600亿美元,约为2004年的3倍。2006年,美林证券将CDO销售到全世界,每笔CDO他们会收取1%—1.5%的手续费,共收取了7亿美元的佣金。次贷债券的狂热由CDO接力,强行支撑起了次贷和金融市场。2006年末,市场上有1.2万亿美元的次级,在此之上诞生出5万亿美元的CDO。很快,次贷也不够CDO使用了,于是投资银行创造了合成CDO,他们将卖给约翰·保尔森的CDS带来的现金流做成了CDO,并在2006年末成为CDO的主流。约翰·保尔森知道后哭笑不得。

评级机构对债券评级作、研究机构对房地产数据作、CDO的投资狂热,三者共同掩盖了房地产市场的颓势,让已经上升的违约率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这对约翰来说是个好消息。市场硬撑出了房地产的余温,让CDS都很便宜。他立刻筹了一大笔资金,对次级抵押债券、ABX指数、CDO、合成CDO等所有能做空的金融产品全部买了CDS进行做空。约翰·保尔森在房地产走到顶部的时候,埋伏好了做空的所有筹码。

第四章 崩溃

2004年6月30日,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连续17次加息,将利率从1%提高到2006年6月29日的5.25%,直接刺破了泡沫。一些在前几年办理了气球贷买房的次贷客户,发现自己的房贷利率陡然升高到15%以上,随着加息推进,利率迅速变得更高。通过再融资,低收入甚至无收入的他们本来就是通过再融资的钱来消费和还贷的,再融资的钱迅速耗干后,他们果断停止了还贷。一些客户开始抛售自己的房子来换取现金,美国从2000年以来涨了126%的房价终于在2006月7月开始下跌。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已经倒下。

2006年末,美国第二大次贷公司新世纪公司的大批客户出现断贷,华尔街发现债券的“原料”有问题后强迫新世纪收回了这些次贷。新世纪和花旗这种商业银行不同,它没有吸收存款的能力,他给客户发放房贷的钱都是从华尔街融资得到的。次贷卖不掉并且断贷了,又没收入又要还债,新世纪在四季度暴亏,几乎吃掉了2006年全年的利润。2007年2月13日,新世纪发布了四季度盈利预警。第二天,新世纪公司股票下跌36%。次级指数ABX应声下跌5个点。市场第一次感受到了次贷的寒意。另一边,约翰·保尔森持有250亿美元次贷的CDS,ABX下跌5个点,让他一上午就赚了12.5亿美元。约翰·保尔森一个上午的战绩就比索罗斯当年做空英镑还多2.5亿美元,这个消

当房价上涨的时候,次贷客户们在中介的帮助下通过把原先的房屋再融资来获得新的用于消费和再次买房。当房价下跌的时候,这种再融资得到的已经连之前的房贷都无法还清了,并且利率还因为加息上升了不少,原来的正反馈变成了负反馈。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抛售房产的大潮中,当抛售如潮水般席卷了各个州之后楼市出现了恶性循环。越降价越没有人买,越降价断贷的人越多,次级债券迅速贬值。但贝尔斯登还在硬撑,他带领其他机构买进ABX指数,硬是让ABX无视了新世纪的倒塌,在5月中旬回升到77点,但这不过是回光返照。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恶化,评级机构们坐不住了,终于用自己仅存的道德和职业操守,开始对金融市场重新评级。2007年7月,标普下调了在2005—2006年发行的612种总价120亿美元的抵押债券评级。随后,标普又下调了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的债券评级。

这切中了贝尔斯登的要害。贝尔斯登旗下两支对冲基金出现亏损。评级下调和贝尔斯登的亏损让市场看清了现实:房地产市场的***已经避无可避。有资金的人开始疯狂定制或者购买CDS合同,约翰保尔森手上的CDS价格暴涨,他卖掉了一些CDS,落袋为安了20亿美元利润。一些资金实力不足以购买针对次贷市场的CDS的人开始用CDS做空自己的房子,以求在房价下跌后他能获得一笔赔偿来对冲风险。一些租房的人开始用CDS做空房东或者邻居的房子。此时的市场出现了大反转,炒高房地产泡沫的投资者开始加入做空阵营,购买MBS和CDO的热潮被购买CDS的热潮取代。ABX指数在哀鸿遍野的市场氛围下暴跌至37点,贝尔斯登已经无力回天。

2007年8月,次贷危机已经蔓延到美国次贷市场的大主顾——欧洲。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因次贷投资亏损82亿欧元。8月9日,法国第一大银行巴黎银行因次贷债券的投资亏损宣布冻结三只基金。2007年9月,英国北岩银行因次贷债券投资亏损遭遇流动性危机向英格兰银行求救。9月13日,BBC曝光了北岩银行求救的消息,引发了民众的恐慌,民众冲向北岩银行的柜台提取现金,发生了挤兑,在接下来的3天里提走了10亿欧元。10月份,北岩银行宣布破产。10月23日,美国破产协会公布9月申请破产的消费者人数接近6.9万人,同比增加了23%。从2007年8月起,大大小小的银行亏损或者倒闭的消息在美国、欧洲、日本不绝于耳。尽管从8月起,世界各国央行连续两个月向银行系统注资超4000亿美元,但房市和股市的颓势依然无法挽回。2007年10月,穆迪将330亿美元的房贷信用等级降低。12月,1530亿美元的CDO评级也被降低,这让花旗、美林和摩根士丹利面临700亿美元的资产贬值。世界在不绝于耳的下调、贬值、亏损、倒闭的声音中进入了2008年。

房市和债市的低迷让约翰·保尔森日进斗金,但他没有闲着,他研究了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等银行的债务问题,很快,他发现了一个惊人的问题:杠杆。如果你有100万现金全部拿来投资,投资对象上涨了10%,你就赚了10%。但如果你借了900万总共资金来到1000万,这就是10倍杠杆。投资对象涨了10%你就赚了100万,本金收益率100%。把900万的本息归还后,你的收益率仍然是原来的数倍。但如果投资对象是下跌的,不加杠杆的时候需要下跌100%才会将你的本金亏完,但是10倍杠杆之后只需要下跌10%,你就会血本无归。

约翰发现,贝尔斯登 、雷曼在市场狂热期加了极高的杠杆来扩大次贷市场的投资利润,雷曼的杠杆率是30.7倍,贝尔斯登是40倍,两房是75倍。房市和债市的崩塌意味着这些公司都会倒下。约翰开始从做空次贷债券转向做空这些公司:雷曼兄弟、华盛顿互助银行、美林和房利美。2007年9月,约翰家的保姆不辞而别,只留下塞满一整个邮箱的催缴函件。约翰发现保姆的月开支是月收入的10倍,保姆靠着十几张维持高消费。这让约翰窥见了另一个市场的危机,自从房市繁荣之后,借贷消费和生活成为美国人的主流,平均每个美国人拥有5张。当市场下行后,违约率和房贷违约率一样节节攀升,这将拖垮实体经济。约翰接着做空了和建筑业领域,他坚信,次贷危机不过是一场更大危机的序曲。

第五章 覆灭

2007年8月9日,巴黎银行冻结旗下三只持有抵押债券的基金,理由是“完全枯竭的流动性”。流动性危机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欧洲央行紧急宣布将为欧洲所有银行提供无限制的资金支持, 49家银行在几小时内借走了948亿欧元,相当于1300亿美元,打破了911的记录。亨利·保尔森很清楚危机的源头:次级、气球贷和再融资。次贷客户的断供让MBS和CDO的资金池都失去了现金来源,就像水龙头失去了供水,这些金融产品已经完全失去了流动性,只会让投资者不断亏钱。8月17日,美联储重新进入降息通道,为市场注入流动性,顺便降低气球贷的利率水平。10月10日,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和财政部联手打造的***项目——希望联盟成立,它利用再融资将购房者的气球贷转换成低利率的固定利率,把降低到购房者能负担得起的水平。截至2008年三月,希望联盟把100万笔房贷转换成低利率,其中68万笔是次级。它确实缓解了危机,但远远不够。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逃离金融市场,去往最安全的投资——美国国债。华尔街的亏损还在扩大,市场的流动性还在衰减。

2008年3月14日,保尔森接到了贝尔斯登的求救电话,他手上的资金只有2亿美元了。3月初,市场上开始流传贝尔斯登即将流动性枯竭的谣言。从3月7日到14日,贝尔斯登的股价从77.32下跌至62.3美元,每1000万美元的次贷债券的CDS合同单价从31.6万美元飙升至61.9万美元,雷曼的CDS单价则从22.8万上升至39.8万美元,一年前这个数据还是3.5万美元。显然,空头们在疯狂做空这两个投行。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保尔森又躺着赚了不少钱。

5月初,房利美发布的季报表明他已经连续三季度亏损。之前说过,两房三分之二的利润都来自次贷债券,不亏才怪。6月初雷曼提前发布二季度业绩,预期亏损28亿美元。到6月底,雷曼的股价已经跌到19.81美元,4月中旬还是39.56。到9月4日,两房净亏损55亿美元。房利美的股价7.32美元,一年前还是66美元。三家机构唯一在涨价的相关产品,只有做空他们的CDS。三家机构在空头攻击下摇摇欲坠。小布什和亨利在7月就达成了共识,两房绝不能倒,他们发行的房贷和MBS占据美国发行总量的半壁江山,客户遍布世界各地。两房最大的客户,就是俄罗斯和美国国债第一持有国的中国。小布什和亨利第一次感受到了中美之间的金融恐怖平衡。金融恐怖平衡的内容将在第三期详述。如果“资助企业”背景的两房倒下将重挫美元信用,更会引发全球的经济衰退。雷曼那边交给市场,再来一次贝尔斯登模式。9月7日,亨利·保尔森正式宣布接管两房,分别注资1000亿美元并且撤换掉CEO,两房将79.9%的股权移交。为什么是79.9%呢,因为如果股东股权比例超过80%,给公司注资就要收税,财政部在救援两方的同时还没忘记避税。

早在9月12日,AIG的股价就在一天之内跌了31%。雷曼倒塌的当天,开盘仅一小时,AIG就跌了50%,股价只有6.65美元了。为什么AIG崩得这么快?AIG虽然在2006年停止了CDS的承保,但是他早期承保的125份CDS合同带给他115亿美元的亏损,相当于AIG金融部在1994年到2006年利润的两倍。这些亏损的大头不是来自三位空神的CDS,而是高盛。在雷曼洽谈收购的过程中,AIG就已经向亨利·保尔森求救,如果没有得到任何救助,AIG将在一周之内油尽灯枯。高盛没有给AIG这么多时间。9月15日,AIG的评级被降低,高盛的隐藏条款被触发,他果断出击,要求AIG追加抵押物。评级下调导致AIG的资产贬值了,以前赔偿100亿美元可能需要100份资产,现在可能需要150份才足够。如果AIG支付不起,会进一步引发空头攻击、评级下调,资产继续贬值,对高盛支付的窟窿就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高盛步步紧逼,AIG的流动性迅速见底。在金融市场大厦将倾的时候,美国第一的投资银行对美国第一的保险公司展开了猎杀,高盛将从中获利5000万美元。尽管AIG几乎耗尽了所有的资产,仍然无法满足高盛的胃口。如果9月16日AIG还不能提供足额的抵押物就会形成违约,空头们不会放过AIG,他的结局将会和雷曼一样。AIG作为美国第一大保险公司,几百万美国人的养老保险、教师退休金都在里面,如果AIG倒下,将会直接动摇美国的国本。亨利保尔森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前公司送给他这样一份大礼。距离AIG公开违约只剩几个小时的时间,亨利前往国会山为AIG争取救援。晚上9点,美国将AIG国有化,持有AIG79.9%的股份并提供850亿美元的支援AIG。

高盛傻眼了,AIG被国有化,空头们的全部往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倾泻。这两家机构的CDS价格瞬间被炒高一倍。空头们和几年前炒房的人群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完全不管金融系统的覆灭会带来什么影响,只在乎自己能赚多少钱。9月18日,为了挽救资本市场,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命令,禁止了799只股票的做空交易,做空禁令最终延长到了10月8日。空头的实力已经恐怖到什么地步了呢?2008年美国发行的CDS规模62万亿美元。2008年全世界的GDP是多少呢?63.71万亿美元。

求朝鲜战争的始末,为什么会发生朝鲜战争呢?

我来帮您回答吧,本人精通冷战史,写过多篇论文,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次在知道上回答冷战问题了

以下完全手打

首先,我想告诉您一点---美国和苏联都没有什么争夺世界霸权这样空虚的企图----两国的政治家都是务实的人

首先是冷战的时间段的问题----这也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冷战中各个阶段都比较容易区分

但最为关键的问题在于确定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而这一点存在着不小的学术争议

冷战开始的时间界定有以下几种说法

1943德黑兰会议---基本上划定势力范围

1945二战结束----轴心国崩溃,美苏的联盟意义消失

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由美英苏三极变为英美联盟vs苏联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正式介入英国传统势力范围---希腊,土耳其

1949柏林危机----德国分治,北约建立

而冷战结束的时间标志也有如下几种说法

1989东欧剧变

1990柏林墙倒塌---铁幕消失

1991苏联解体

解释冷战问题,您就必须要了解冷战为什么会爆发----这一点实际上很复杂,我希望通过结合多种历史学派的观点来为您阐述,有些部分可能与教科书不同

我先简单的举一些双方的例子(经常写冷战论文,太熟悉了)

首先,波斯坦会议(1945)上,斯大林承诺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搞选举,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进行公平的选举。这一点引起了美苏在东欧及巴尔干问题上产生一些列冲突。但是斯大林在1944年和丘吉尔曾经搞过一个百分比协定,他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该协议。

战后苏联违背了1943年的协议,没有从伊朗及时撤军,反而试图强迫伊朗接受不平等条约,引发英美的不满。而苏联对希腊游击队的影响使丘吉尔感觉大英帝国无力维持巴尔干利益,希望将美国引入---于是他去杜鲁门的家乡做演讲---铁幕演说----导致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巨额援助(4亿美元)来预防极权主义威胁(没有明确指出是苏联)

美国其后于1948年通过马歇尔,对西欧提供经济援助,销售美国产品,防止苏联渗透欧洲西部

苏联本也被邀请参加该,但是被要求提供经济数据,遭到拒绝。斯大林随即建立东欧的经济互助会(COMEC)和工人情报局来反制美国。

而且对苏联看来,东欧的控制涉及苏联的安全问题,苏联在遭到德国两次入侵后急需缓冲带

而美苏冲突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德国问题,尽管波斯坦会议通过分割德国成为四个占领区。但是斯大林本身想让德国中立化(就像奥地利),因为西方国家占领德国的工业区部分。但是与美国产生了冲突,斯大林制造柏林危机,通过空中封锁希望促使美国妥协,以失败告终。随后,美国直接建立西德,而斯大林扶持东德来回应---导致1949年北约建立

北约建立之后直接在朝鲜半岛投入实战,体现出美国的遏制战略(由坎南于' 长电"中首次提出)。双方直接开始进行代理人战争。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欧洲彻底分裂成两大武装集团。

以上是一些,原因我在下面具体分析

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

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

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

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

说了这么多,您看着可能觉得有点乱

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也是英国势力收缩的结果,本来应该是3极格局)

而两极格局仅仅是冷战爆发的原因之一-----美苏争霸这个词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名词

因为在冷战过程当中,双方没有真正的去夺取所谓的霸权

美国的目的,我在前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维持自由贸易

苏联需要保持自身的安全

所以苏联领导层并没有毁灭美国,或者是取代美国的势力和野心----正如凯南在"长电"中所说----美国占据着日本,西欧和北美三大工业基地,而苏联只有一个,是无法击败美国的

所以美国仅仅对苏联取遏制策略,而苏联也取保守的方式----没有真正大力支持过希腊的反对派以及西欧的反对派

所以在冷战的第一阶段(如果我们认为1945年开始)1945-1953

***

美国 杜鲁门(1945-1953),艾森豪威尔(1953)

苏联 斯大林(1945-1953)

这一阶段有关于冷战爆发的原因我已经论述过了

选择1953年作为终结原因在于斯大林去世,朝鲜战争结束

这一阶段,美国占据着绝对优势,经济上美国几乎占了全球GDP的一半,有着巨额黄金储备

而美国拥有庞大的核武器力量---苏联直到1949年才拥有核武器

在欧洲美国借马歇尔和柏林危机的,建立北约,实现西欧的堡垒化,一面又成功利用南斯拉夫的矛盾,使得苏联在东南欧的扩张放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53美国成功发动伊朗的,导致伊朗这一俄国长期占据一半影响力的国家彻底倒向美国

在亚洲,美国支持法国重返中南半岛,支持荷兰控制印度尼西亚,朝鲜战争也成功地保住了韩国----苏联普遍处于守势,让美国在其具有传统势力的东北亚也打下了钉子

第二阶段 1953-1969

***

美国 艾森豪威尔(1953-1961),肯尼迪(1961-1963),杰弗逊(1963-1968),尼克松(1969)

苏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这一阶段代表着双方冲突进入新的形势----由艾森豪威尔的大规模报复行动而出现

美国开始企图利用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进行围堵,而在这一阶段,双方都不得不应对集团内部的分离力量的阻碍

苏联面临着对斯大林否定之后的集团混乱局面----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东德,波兰先后发生问题---最严重的是1956年的匈牙利危机和1968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美国也面临法国和英国在1956年入侵埃及的自行其是----美国开始介入中东

英法的殖民帝国开始大规模瓦解---法国戴高乐上台后推出北约的军事系统

中国更是与苏联交恶

另一方面,苏联在核武器和海军两个短版方面开始赶上美国----1957年发射卫星成功标志着苏联已经和美国在技术上几乎齐平

赫鲁晓夫信心大增,1961年发动第二次柏林危机,1962年古巴核弹危机---迫使美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苏联开始渗透入美国的传统势力范围---美洲

这一阶段的苏联开始在第三世界地区扩张---中东和非洲甚至南美

然而,双方在全球对抗花费的代价很大----维持庞大的开支,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而苏联希望缓和同时对付美国和中国的困境----而且苏联希望将自己在东欧的边界合法化

最终导致了缓和

1945-1969也被称为第一次冷战

第三阶段 缓和 Détente 1969-19

*** 美国 尼克松(1968-14),卡特(14-17),里根(17-19)

苏联 勃列日涅夫

这一阶段,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苏联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核武力量开始超过美国

务实主义的尼克松开始进行务实外交---如12年访华

美国和苏联开始了一些列的裁军谈判,甚至还有赫尔辛基宣言的发布

可以说冷战有了一定的缓和

另外,日本,西欧的力量开始恢复,国际问题开始从美苏对立变得更为复杂化

1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西方经济,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高通胀,美国开始撤出越南---这一阶段苏联开始占据某种形势的”优势“

西德承认了波兰的边界,苏联的边界东扩也获得了合法地位---苏联在这一阶段获得了不小的战果

但是,里根这位意识形态挂帅的***上台后,形势发生变化----里根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停止了谈判,冷战再次爆发

第四阶段 第二次冷战 19-1985

*** 苏联 勃列日涅夫(到1982),安德罗彼夫,切尔年科

美国 里根

苏联介入阿富汗以后,里根开始大幅度增加军费来和苏联进行全面竞争

里根的星球大战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顶点

苏联也首次公开承认军费有大幅度的上升

但是美国在中东地区开始占据上风,成功地调停了埃以问题,苏联失去了埃及这一重要的地区盟友

伊朗79年的变动虽然使得美国失去一个重要盟友,但是其原教旨的影响对苏联更大---苏联在中亚地区开始面临压力,为日后解体埋下祸根

第五阶段 苏联的崩溃 1985-1991

*** 苏联 戈尔巴乔夫

美国 里根 布什

这一阶段,苏联的经济问题开始显现,进入了滞胀状态----而石油价格的大跌给苏联沉重的打击

在阿富汗的战事进展不利,东欧不稳----导致戈尔巴乔夫决定进行”新思维“----全球性退缩

苏联军队撤出了阿富汗,古巴,越南,以及东欧

随后东欧剧变,紧接着苏联解体

美国的经济实际上也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直到克林顿时代才重新经济复苏----是生生耗死的苏联

欧洲和日本的力量开始变强

严格意义来讲,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冷战和第四阶段都负担了巨大的代价,欧洲,日本,中国获利更大

而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

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

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

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冷战更深层次的影响,我有两篇原创文章, 您可以参考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维京继承人胡侃帝国之命运

://hi.baidu/%E7%BB%B4%E4%BA%AC%E7%BB%A7%E6%89%BF%E4%BA%BA/blog/item/059b1bdfd652d21462279819.html

(原创超长篇 文明的危机----简述世界新秩序(上)和(下)

://hi.baidu/%CE%AC%BE%A9%BC%CC%B3%D0%C8%CB/blog/item/1d75df620f524ed5e6113a43.html

://hi.baidu/%CE%AC%BE%A9%BC%CC%B3%D0%C8%CB/blog/item/2b8600554d7e40ccb645ae4c.html

以上是我自己打的完全原创,完全手打,希望您能给分

历史方面,尤其冷战,19世纪历史,数学,天文学您均可问我,希望对您有帮助

本人建了 以史为镜 这一历史知道团,希望您以后能多多支持我团,有历史方面的疑问可以来咨

询(我团虽新建,高人却不少)

另外,有数学,物理,天文学的问题均可向在下咨询,谢谢

对外贸易与反倾销,如果从同一件商品在国内远比国外价格高这点出发完全支持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朝鲜战争起因:

二战的后期,美苏两国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这就是后来的朝鲜和韩国。战后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所控制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冷战局面导致了南北朝鲜两个对立的产生,南北朝鲜的矛盾不断激化,并且双方都有意通多武力去重新统一朝鲜半岛。于是朝鲜北部想要取军事的进攻手段去实现统一朝鲜的愿望,所以他在得到苏联的同意直接发动了朝鲜战争。

扩展资料

抗美援朝历史背景

1、朝鲜半岛的分裂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4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实现。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移交给朝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2、金日成欲武力统一朝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各种势力进行了重新组合,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49年1月,中国人民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并公开发表,中苏同盟促美改变对台政策。?

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美国和苏联当时都无意在亚洲出现双方直接冲突的局面,因此,对其代理人均取了限制和压抑的措施。1950年1月底,由于中苏条约谈判中来自中方的压力,莫斯科改变了主意。

为了保证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以朝鲜半岛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顺港,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会谈中,斯大林与金日成详细讨论并最终批准了发动战争的。

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访北京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要求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

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5月15日,表示同意金日成统一半岛的,但是并未被朝方告知时间表。当战争爆发时,中国并未事先得到消息。在进攻开始时,斯大林下令召回了在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中的所有苏联顾问 。

3、朝鲜人民军的南进与美国的干涉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渡海进湾。

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进攻。在苏联代表因***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

“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朝鲜人民军处于节节胜利,先后发动了汉城战役、铁原战役、大田战役和洛东江战役,占领了韩国90%的地区和92%的人口,把韩、美军压缩到洛东江以东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丘、釜山间的狭小地区。8月31日,又发动了釜山战役,先遣部队打到了北纬35度线上,但是此后战局处于胶着状态。?

4、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安全

1950年6月28日,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

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

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波及全国,形成第一个***。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的提议,于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1950年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但是麦克阿瑟认定中国不敢出兵与美国对抗,所以美国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10月1日美军越过北纬38°线,19日占领平壤,企图迅速占领整个朝鲜,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

1950年10月8日,朝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第13兵团过江后,于10月20日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驻军朝鲜后的第一仗。

百度百科-朝鲜战争

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lz码的字微多啊,我表示压力有点大

首先,咱们要明白为什么国外进行对华反倾销调查,调查的依据从何而来。这就要说WTO了,WTO的规则是谁制定的,是欧美阵营制定的,中国是外来者。ok,为什么调查我们,原因很多,你可以片面的理解为打压中国。就拿光伏举例,中国光伏产业的几大巨头做的是什么贸易,是加工--出口贸易,劳动密集型产业,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出口,成为朝阳产业后挽救了地方财政后被纷纷效仿。此时,部分地方由于支持力度过大已经被这些光伏企业,国家没有办法,必须确保这些企业的销量,所以开始进行补贴,然后就被欧美阵营发现了,就把我们告了。所以,前一阵关于国家允许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入国家电网的消息你应该有所印象,因为中国知道这几个企业在国外卖不动了,产能过剩怎么解决,只有自己消化掉不然危及部分地方财政。那这件事的始末并不是国家的问题,由于国情,中国不提倡也不反对使用光伏发电,所以没有入网政策。那么光伏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虚繁荣多为利益使然,国家为保障销路补贴之后中国的光伏企业打赢了价格战占据了欧美市场,然后招致反侵销调查。调查我们的原因就不难看出了,保护欧美阵营本土的光伏企业的同时给中国一个沉痛的打击。这个打击可能不仅仅是中国的相关出口贸易受阻,企业的经济损失,地方财政的危机,或许应该还有你和我没想到的影响。

然后,咱们再来讨论你提出来的问题,一个企业我们知道它有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你也说了,中国的工厂只是在给洋品牌代加工的,加工出来的商品是谁的,是该品牌企业的。所以价格不是我们说了算,是人家洋品牌说了算,那为什么同样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在国外卖的反而比国内便宜呢。这个原因很多,比如市场的供求关系导致在中国的洋品牌不用降价促销照样卖的不错,那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卖的越贵越好。还有关税,刚才说了,该商品的所有者是国外洋品牌,如果该商品走程序先回了品牌所在国再回流中国市场,抱歉,交税。但是,注意了,该商品从中国回到商品所在国这期间的费用是很小的,所以也造成了价格差异,关税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咱们期待洋品牌降价不如期望中国的本土品牌越来越好,让国外的洋品牌感到竞争了,价格自然会降不是吗?所以,要明白一个洋品牌即使它所有的环节都在中国进行,包括生产,销售等等,中国从中分得的利益也仅仅是一些税,利润都在洋品牌手里,注意是洋品牌,洋的,这个利润是要回到它自己国家手里的。所以不要因为在国内买阿迪贵了抱怨国家,这个没道理,呵呵。并且人民币升值也可能成为你觉得东西买贵了的罪魁祸首。

接着说你所谓的竞争力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价格低销量大就好,薄利多销只是一种市场定位和占据市场的一种手段。对于消费者心理而言,肯定是希望自己买的商品是保值的,自己买的品牌会越来越好,如果这个品牌薄利多销了,那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买的东西是贬值了,同样会认为这个品牌变次了,这对于一个品牌一个企业有多可怕。还是那句话,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好比义乌某公司生产了一万双袜子,每双2元,而阿迪每双袜子20元,有一千双。设一万双2元的袜子跟1000双20元的袜子一样好卖,同时卖完,你觉得是义乌赚得多还是阿迪赚的多,所以它为啥要降价,它不用降价,它只需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合理的价格,一个利益最大化的价格,这个价格肯定不是接近成本的低价,也肯定不是会削没购买力的超高价。

关于茅台这个,呃,看来你以后肯定不适合当商人,商人是唯利是图的。茅台在国内愁卖吗?so茅台在国内需要低价稳住市场份额吗?不需要,我只能说茅台没涨到天价还得感谢国家限定了政策不允许公宴喝茅台。同理,茅台在国外***,只不过就是简单的拓展市场,卖不出去,我就降价,一降价,老外不买,华侨也得买。所以,利益又最大化了。

不是我们享受不到低价商品,其实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拉动内需不是靠卖几件廉价衣服,卖几瓶茅台能解决的。商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国家其实也在为人民谋求利益最大化,你若还想听,我可以继续给你818。你很关心商品的价格,那你可以先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价格的浮动是怎么产生的。你说的有些话我还是认同的,就是应该确保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处于低位这样人民才会有闲钱去消费去***市场良性循环,但这个谈何容易啊,这些商品的定价权往往掌握在好几拨利益集团的手里,处处都有阴谋。国家也只能调控调控再调控。ok,就说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