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时间-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于什么时候

tamoadmin 电脑硬件 2024-08-07 0
  1. 世界第一台电脑是那一年诞生的?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发明的
  2. 第一台电脑什么时候发明的?
  3. 第一台计算机是那一年生产的?
  4.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诞生,叫什么名字,有哪些相关资料?
  5. 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啊

谁是世界上第一电子计算机的的发明者?这个问题已成为计算机史上一个永恒的争议话题。同样,谁是世界上第一台PC的创造者?也可以引发无尽的考据和争论。目前想一争的至少有:英特尔公司用自家的4004微处理器搞出来的一台叫MCS-4的小电脑。11年,约翰·布兰肯贝克的“肯贝克1号”。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斯蒂夫·沃兹尼克和他的伙伴比尔·弗纳德兹,在11年夏天,自作了一台叫“奶油苏打电脑”。12年8月,西尔比电脑咨询公司设计出的“西尔比8型”微电脑。同年11月,施乐公司在硅谷的研究人员,设计出“阿尔托”(Alto)微电脑模型。有此模型,施乐公司在13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有显示器、键盘和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能实际运行的微机,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台配套齐全的微电脑。12年,加拿大的自动电气系统公司就推出商用微电脑,有显示屏(虽说是电视屏幕作的),有微处理器,更重要的是有程序!也有人说第一台微电脑是法国的“迷克拉尔”(Micral),而且产品问世的广告上,第一次出现了“微电脑”(Microcomputer)这个新鲜的英语单词。吵吵嚷嚷中,很少有人会为微型仪器和遥感系统公司(MITS)争功。但事实上,上述微机都没有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充其量只是样机或玩具。而真正在市场上将PC闹出气候的,还是爱德华·罗伯茨于1968年创办的MITS。15年的1月,《大众电子》(Popular Electronics)杂志在其封面上登出MITS Altair 8800的照片,它的创造者,罗伯茨发明了“Personal Computer”来描叙他的新发明。年轻而狂热的黑客们看到了Altair的巨大潜力,于是,他们开始为它编写软件和设计硬件。对早期的先驱来说,这意味者某种自由:一种从顽固的超级批处理主机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而且,滚滚而来的财富让许多着迷于此(一台可以放在厨房餐桌上的计算机)的大学生纷纷退学。许多五花八门的硬件开始出现,软件黑客们忙着为这些新机器编写软件。在短暂的生涯中,Altair(牛郎星)机器一共卖出了6万台之多。我们可以说,这时,PC作为一个产业才开始浮现,PC革命才正式开始了。不管争论的结论如何,可以肯定地说,个人计算机产业完全是由一班业余计算机爱好者引燃的。70年代,这群人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冒出来。而且极具传染性,“入伙”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里面有一个身高6英尺4英寸,体重300磅的虎背熊腰的大汉,格外引人注目。正是他,亲手引燃了个人计算机产业,也正是他的MITS公司,使比尔·盖茨羽翼渐丰,做了微软起飞的垫脚石。这个点火人就是罗伯茨,他没想到火势会如此之旺,呆了没几年,就匆匆逃离了这个他帮助创造出来的狂热的行业,回到乔治亚州的乡村,干起了他最喜欢的爱好——医生。 另外一种答案:是le

Apple(苹果电脑)是美国著名老牌计算机公司,成立于17年,是个人电脑最早的倡导者和著名生产商。它所生产的苹果系列电脑,包括iMac,PowerMac,ibook,Powerbook等产品线的众多硬件产品,一直是个人电脑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并曾提出过很多新概念,其产品也掀起过多次流行潮,风行一时。Mactonish操作系统也是苹果公司出品的著名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苹果电脑与Mactonish OS的配合是图形工作站的最佳选择,其产品在图形图像处理领域,一直有较大的市场份额。除个人电脑以外,该公司在半导体研发方面也有一定实力,曾经参与开发了著名的Power PC芯片。目前,苹果电脑电脑公司在全球几十个国家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其产品也行销全世界。

世界第一台电脑是那一年诞生的?是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发明的

电脑是由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来的

第一台个人电脑问世时间-第一台个人电脑诞生于什么时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脑的英文名称是computer,又叫电脑,最早是为了便于计算而研制出来的工具。 

一般来说,世界上第一部电脑,是1945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位教授 ─ 莫奇利和埃克特设计和研制出来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实就是电子识字电脑。

不过,在这之前,人们研究电脑已经很厂一段时间了,所以严格说来,电脑应该是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成果。

电脑 computer

电脑于1946年问世,有人说是由于战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认为电脑产生的根本动力是人们为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是为了把人的大脑延伸,让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展。正如汽车的发明是使人的双腿延伸一样,电脑的发明事实上是对人脑智力的继承和延伸。近10年来,电脑的应用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由于电脑的日益向智慧化发展,于是人们乾脆把微型电脑称之为“电脑”了。

电脑产生的动力是人们想发明一种能进行科学计算的机器,因此称之为电脑。它一诞生,就立即成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掀开自工业革命后的又一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要追溯电脑的发明,可以由中国古时开始说起,古时人类发明算盘去处理一些资料,利用拨弄算珠的方法,人们无需进行心算,通过固定的口诀就可以将答案计算出来。这种被称为“计算与逻辑运算”的运作概念传入西方后,被美国人加以发扬光大。直到十六世纪,发明了一部可协助处理乘数等较为复杂数学算式的机械,被称为“棋盘计算器”,但这时期只属于纯计算的阶段,要到十九世纪才有急速的发展。

● 第一代电子管电脑(1945-19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 *** 寻求电脑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这促进了电脑的研究与发展。1944年霍华德.艾肯(1900-1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器,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这台简称 Mark I 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适应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电脑诞生的ENIAC(The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ENIAC代表了电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平行计算能力。ENIAC由美国 *** 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I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电脑。

4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1903-1957)参加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小组,1945年设计电子离散可变自动电脑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将程式和资料以相同的格式一起储存在记忆体中。这使得电脑可以在任意点暂停或继续工作,机器结构的关键部分是中央处理器,它使电脑所有功能通过单一的统一起来。

1946年,美国物理学家莫奇利任总设计师,研制成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电脑ENIAC(图中左为莫奇利)

第一代电脑的特点是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徵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储存资料。

第一台电子管电脑(ENIAC)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

有1.8万个电子管,用十进位计算,每秒运算5000次

发明者:艾克特及曼奇里(美国人)

John William Mauchly (1907--1980) 和 John Presper Eckert (1919--1995)

年份:1945年

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电脑的发展

(1) 真空管时代(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系以真空为主要元件,其代表机型主要有ABC、ENIAC及EDSAC。

ABC计算机:美国阿田纳 索夫 博士(Dr.John V.Atanasoff)和助手贝利( Berry )于1937~1942年间完成第一部实验用电子计算机。

ENIAC

计算机:是于1946年由美国宾州大学的毛克利(J.W.Mauchly)和艾克特(J.P.Eckert)教授为美国陆军所设计制作的,供弹道研究之用。它共用了18800支真空管,耗电150瓩,是个长约50呎,宽30呎(占地约42坪), 重30吨的庞然大物如图1.4。是全世界第一部通用型电子计算机。

EDSAC

计算机:ABC和ENIAC都是靠改变接线来输入指令的,直到1946年美国数学家范纽曼 (Dr.John Von Neumann)提出┌所有资料和指令应该存放在计算机内部┘的内储程式观念,导致在1949年制造出第一部内储式电子计算机称为 EDSAC。从此以后的电脑使用上更为方便。

以上所介绍的电子计算机,其内部的运算速度是以毫秒(10-3秒)为单位,也就是在一秒钟之内能完成几千次的加法运算。但由于它们是以真空管制成,所以有下列的缺点:

体积庞大,不易搬移。

线路复杂,故障率高。

耗电量大,发热量多。

造价昂贵,普及性低。

“ENIAC” 是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 “ 电子数位积分电脑 ” 。

(2). 电晶体时代(第二代电子计算机)

为了消除真空管的缺点,科学家不断的研究,终于在1948年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发明了电晶体,而于1957年遂有了电晶体取代真空管的计算机 TX-O 制造成功。

以电晶体为主要元件的第二代计算机,其特性如下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可靠性高。

电力消耗功率小、散热量少。

运算速度快,以微秒(10-6秒)为单位。

使用组合式电脑语言正处于萌芽阶段如 FORTRAN、COBOL。

读卡机、印字机、磁带机等周边设备相继应市。

(3) 积体电路时代(第三代电子计算机)

所谓积体电路(intergrated circuit简称IC)是在一小片硅晶片上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面积约1/8平方吋。也就是说,将许多零件如电晶体、电阻器.....等微缩在一块硅晶片上。1964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了以IC为主要元件的IBM360型电脑,是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开始,而后有PDP-8、PDP-11.....等陆续被推出。

积体电路的发明,带动了电子计算机的改革。而这时期的电子计算机具有以下的特点:

体积比电晶体更小、更轻,价格也更低廉。

耗电量更少。

记忆容量大增。

运算速度更快,以奈秒(10-9秒)计。

使用语言除上述以外,各种语言陆续被发明。

(4). 大型积体电路时代(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积体电路技术,在工程师们辛勤的研究下,单位面积的电子元件数目不断的提高。依其密度可分为四个等级。

小型积体电路( *** all scale IC简称SSI)──每一IC可容纳 1~10个电子元件。

中型积体电路(medium scale IC简称MSI)──每一IC可容纳10~100个电子元件。

大型积体电路(large scale IC简称LSI)──每一IC可容纳100~1万个电子元件。

超大型积体电路(very large scale IC简称VLSI)──每一IC可容纳1万~25万个电子元件。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是大型或超大型积体电路为其主要元件,如图 1.7,使得计算机的积体更加缩小,运算速度愈来愈快可高达10-10秒,此时期的各种周边设备成长快速,微电脑普遍的被使用,个人电脑、办公室自动化等新产品不断的推出,电脑也因而逐渐从军方、办公室,走入学校、家庭,成为时代的宠儿。

(5). 人工智慧型时代(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目前各工业先进国家正积极研究具有「人工智慧」的计算机,也就是配合语音合成器及光电技术,使电脑具有辨识、分析各种图形与声音的能力,而不仅能听、看、说,更可做到思考及推理等更高层次的功能。

第一台电脑什么时候发明的?

1 人类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制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纪念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埃尼阿克”计算机的最初设计方案,是由36岁的美国工程师莫奇利于1943年提出的,计算机的主要任务是分析炮弹轨道。美国军械部拨款支持研制工作,并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小组,由莫奇利负责。总工程师由年仅24岁的埃克特担任,组员格尔斯坦是位数学家,另外还有逻辑学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另加1500个继电器以及其它器件,其总体积约90立方米,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间30多米长的大房间才能存放,是个地地道道的庞然大物。

这台耗电量为140千瓦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机械式的继电器计算机快1000倍。当“埃尼阿克”公开展出时,一条炮弹的轨道用20秒钟就算出来,比炮弹本身的飞行速度还快。埃尼阿克的存储器是电子装置,而不是靠转动的“鼓”。它能够在一天内完成几千万次乘法,大约相当于一个人用台式计算机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进制,而不是按照二进制来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进制方式工作的电子管,因此机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而在数据输入、输出时再变回十进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为了进行弹道计算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但后来通过改变插入控制板里接线方式来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成为一台通用机。它的一种改型机曾用于氢弹的研制。“埃尼阿克”程序用外部插入式,每当进行软件中心一项新的计算时,都要重新连接线路。有时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计算,要花几小时或1-2天的时间进行线路连接准备,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另一个弱点是存储量太小。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举行的隆重纪念仪式上,再次按动了这台已沉睡了40年的庞大电子计算机的启动电钮。戈尔在向当年参加“埃尼阿克”的研制、如今仍健在科学家发表讲话:“我谨向当年研制这台计算机的先驱者们表示祝贺。”埃尼阿克上的两排灯以准确的节闪烁到46,标志着它于1946年问世,然后又闪烁到96,标志计算机时代开始以来的50年。

第一台计算机是那一年生产的?

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提出程序存储的是美国的数学家 冯^诺依曼, 在美国陆军部的资助下,与1943年开始了ENIAC的研制,1946年完成;负责人是John W.Mauchly 和J.Presper Eckert,重30 吨,用了18000 个电子管,功率25 千瓦,主要用于计算弹道和氢弹的研制。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尽管只有60年的时间,但它的诞生却是人类数百年努力的积累。早在17世纪,一批欧洲数学家就已开始研制计算机。1642年,为了协助担任税务局长的父亲,年仅19岁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钟表齿轮式机械计算机,但仅能做加减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于1678年发明了可做乘除运算的计算机。但这些机械计算机的性能过于落后,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要。一百多年后,英国数学家巴贝奇于1822年设计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计算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工业水平所限,巴贝奇的设计根本无法实现。

此后一百年间,人类在电磁学、电工学、电子学领域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战爆发后,美国陆军军械部为研制和开发新型大炮,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设立了“弹道研究实验室”。极为繁重的计算任务令那里的研究人员大伤脑筋。尽管实验室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捉襟见肘。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计算机器,以提高工作效率。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机学院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试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他的设想吸引了陆军军械部,他们立即要求莫尔学院拟定一份研制。

按照科学家们的估计,制造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需的经费为15万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此遭到了军方内部很多人的坚决反对。眼看研制电子计算机的就要夭折,美国著名数学家维伯伦博士坚定地站到了支持者的行列里,他最终说服了美国军方。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研制,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终于在1946年2月14日问世。而它的开发经费几经追加,最后达到48万美元。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诞生,叫什么名字,有哪些相关资料?

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 ENIAC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给人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仅就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而言,在10年的服役生涯中,它所进行的运算比有史以来人类运算量的总和还要多。今天,电子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引领人类迈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这一切,都肇始于ENIAC。但谁又能想到,当初制造这台计算机的理由仅仅是为了代替200多名疲惫的计算快手。 2月14日,一个特别的日子,空气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不用多说,这个日子作为情人节已被世界公认。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天还发生过一个重大:有人认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就在这天诞生。 选对总统的庞然大物 谁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真正发明者?围绕这个问题,计算机界纷争了许多年,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多年来,人们都认定莫齐利和艾克特发明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但不少人引经论典,认为阿塔纳索夫(JohnVincentAtana soff)和贝利(CliffordBerry)发明的ABC计算机,才是真正的“鼻祖”。 后来,又有新的史料表明,英国于1943年就曾秘密制造出一台专用电子计算机,并在二战期间建立过殊荣。但这台名为“巨人”(Colossus)的计算机主要用来破译德军的密码,而且很长时间内都属于高级机密。 今天人们庆祝情人节,没有谁会去热衷于考究哪一个来由才权威。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统一的日子,让大家一起庆祝而已。对于电脑的生日也是一样。 57年前的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TheElectronicNumeri calIntegratorAndComputer)在费城开始运行,宣告人类从此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当年,人们看到的ENIAC不是一台机器,而是满满一屋子的庞然大物,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东缠西绕的各类导线,忽明忽暗的指示灯,人们仿佛来到一间正在开工中的纺织车间。ENIAC有8英尺2高,3英尺宽,100英尺长,总重量有30吨之巨。 那是一个奇异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如同十月怀胎一样,进入呱呱坠地的时刻。许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工作者甚至心理学家,都怀着热情和决心,纷纷改行转到研制高速计算机的行列中来。他们中间就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摩尔工程学院的约翰·莫齐利和他的学生约翰·艾克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枪炮的弹道计算和火力表的测试日趋重要。每一个弹道参数都需用几个不同的微分方程来计算。美国陆军军械部为此大伤脑筋,他们为此雇佣了200多名计算快手,还是不够用。军方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器,把计算弹道参数的时间提速到以秒计。为此,军械部下属的弹道实验室找到艾克特和莫齐利,由他们负责研制新的计算机器。 1943年4月,摩尔学院和弹道实验室达成协议,由摩尔学院开发研制一种新的电子计算设备。同年5月31日,莫齐利提出了总体设计方案,艾克特则负责电路的研制。经过两年的努力,1945年春天,“ENIAC”已开始试运行。1946年年底,“ENIAC”分装启运,运往阿伯丁军械试验场的弹道实验室,开始了它的计算生涯。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如天气预报、原子核能、宇宙线、热能点火、风洞试验设计等。它还为第一颗的问世出了一把大力。 50年代,ENIAC第一次为社会公众所知,是被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租用预测1952年的美国大选结果。选举之夜,当ENIAC仅仅利用5%~7%的选票就预测艾森豪威尔将赢得胜利时,广播公司的所有专家却拒绝报道。苦恼的工程师们只好同意调整机器程序以求与评论家们保持一致。但是,ENIAC依然坚持艾森豪威尔将大获全胜。当计算机的预测被最后证实时,美国传媒界轰动了。专家们不得不公开承认ENIAC确实略胜一筹。机器预测艾森豪威尔将获得438票,实际得票为442票,预测惊人地只有不到1%的误差率。ENIAC走向辉煌的巅峰。 1955年10月2日,“ENIAC”功德圆满,正式退休。1945年正式建成以来,实际运行了80223个小时。这十年间,它的算术运算量比有史以来人类大脑所有运算量的总和还要多。 斗嘴的巨人 ENIAC退休了,一个全新的电脑时代却开始了。继续驱动这个新时代的轮到了晶体管和集成电路。 二战结束后,贝尔实验室开始研制新一代的电子管,具体由肖克利负责。1947年圣诞节前两天的一个中午,肖克利的两位同事沃尔特·布莱登(WalterBrattain)和约翰·巴丁(JohnBardeen),用几条金箔片,一片半导体材料和一个弯纸架制成一个小模型,可以传导、放大和开关电流。他们把这一发明称为“点接晶体管放大器”(Point-ContactTransistorAm plifier)。因为发明晶体管,肖克利和另两位同事荣获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一种用以代替真空管的电子信号放大元件,是电子工业的强大引擎,是计算机革命的关键,被媒体和科学界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也因此有人说:“没有贝尔实验室,就没有硅谷。” 20世纪重大的发明创造数不胜数,那么哪一件是最重要的?必然有不少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将集成电路摆出来,晶体管也要退让三分。因为通过这项发明,微电子学成了所有现代技术的基础,也成了IT业发展最核心的动力。在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这样的发明无疑意味着金钱和荣誉。因此,如同谁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一样,围绕“谁是集成电路发明人”的问题,也成了一幕富有戏剧性的争斗。 1959年2月,德州仪器的杰克·基尔比为他发明的“微型电路”申请了专利。与此同时,仙童公司的罗伯特·诺伊斯却没有为他的集成电路申请专利,直到1959年7月才补了这一手续。显然,基尔比拥有第一个专利,但他的设计不够实用;是诺伊斯的平面处理设计成了后来微电子革命的基础,但他在专利申请上却是后手。这场争执似乎更像是个人的冲突,但是两人背后的公司却在整个60年代里相互控告。最后,法庭也只好一分为二,将集成电路的发明专利授予了基尔比,而将关键的内部连接技术专利授予了诺伊斯。两人也就成为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 基尔比成了全国闻名的发明家,诺伊斯更是由于创办了英特尔公司成了人物。双方似乎都皆大欢喜,倒是基尔比对“共同发明人”这个词还心有不甘:“我不那么乐意,我认为这是诺伊斯博士的说法。” 斗嘴归斗嘴。诺伊斯因为英特尔的成功,名利双收,成为硅谷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而基尔比也获得了足够多的荣誉。2000年10月10日,瑞典科学院宣布,基尔比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为信息技术所作出的基础性贡献。基尔享了近百万美元的一半。这一次他笑得分外开心和自信,因为除了集成电路,他还是袖珍计算器的发明者之一,拥有60多项美国专利。 以小胜大的霍夫 一个想法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有了晶体管,就有了集成电路;有了集成电路,就有了微处理器的发明;有了微处理器,就有了PC之火;有了PC,就有了互联网腾飞的基础。这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技术创新之链。可以说,ENIAC所开启的计算机产业主要借助于三项最重要的发明:一项是贝尔实验室肖克利等三人发明的晶体管,一项是诺伊斯和基尔比发明的集成电路,另一项则是特德·霍夫11年发明的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这种机器是如此富于创造性和革命性。一开始,没人知道拿它来做什么用。然而,在两年之内,人们开始认识到微处理器带来的创新使计算机工业产生了根本的变革。艾克特和莫齐利的巨大工厂开始浓缩进了小小的微型宇宙中。 与前两项产品的发明者不同,霍夫既没有享受到巨大的财富,也没有因此获得什么特别的荣耀。霍夫却很知足:“如果我们没有在11年发明‘4004’微处理器,那么别人也会在一两年里发明它”。迄今,这位发明人还未得到公众的充分认识。但是,霍夫的发明如此重要,他完全可以跻身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列。 今天,英特尔董事会安迪·格罗夫表示:“这款微处理器在当时代表了英特尔产品的未来,但在最初面市的15年,我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终,这款微处理器却成了英特尔商业领域的标志性产品。” 在过去的30年里,微处理器已经无处不在。仅在2000年一年就发货3.85亿只。Linley分析公司的首席分析师林雷·吉文纳普表示:“微处理器的面市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这么说毫不夸张。在微处理器发明之前,计算机全都是庞大的‘怪兽’。” 到今天,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已有57年了。半个世纪中,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元件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迅速增加。如今,组装一台万亿次计算机已经十分寻常。 ENIAC诞生在一间巨大的房间里;后来的计算机逐渐走出玻璃房,进入办公室,占据了我们的桌面;然后,又纷纷走入家庭;今后,电脑将无所不在。ENIAC开启的事业远远没有抵达终点。

世界上的第一个电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啊

通常说到“世界公认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大多数人都认为是1946年面世的“ENIAC”,它主要是用于计算弹道。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40千瓦的电力。显然,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这个说法被计算机基础教科书上普遍用,事实上在13年根据美国最高***的裁定,最早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应该是美国爱何华大学的物理系副教授约翰·阿坦那索夫和其研究生助手克利夫·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于1939年10月制造的"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误会,是因为“ENIAC”的研究小组中的一个叫莫克利的人于1941年剽窃了约翰·阿坦那索夫的研究成果,并在1946年时,申请了专利。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3年这个错误才被扭转过来。(具体情况参阅百度百科----“约翰·阿坦那索夫”词条,希望大家记住ABC和约翰·阿坦那索夫,希望以后的教科书能够修改这个错误)。后来为了表彰和纪念约翰·阿坦那索夫在计算机领域内作出的伟大贡献,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授予约翰·阿坦那索夫全美最高科技奖项----“国家科技奖”。

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下,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由约翰·冯·诺依曼发明(那时电脑的计算能力相当于现在的计算器),有三间库房那么大,后逐步发展而成。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不断向着 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由IBM于1980年推出。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後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从计算机的类型、运行方式、构成器件、操作原理、应用状况等划分,计算机有多种分类。

从数据表示来说,计算机可分为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以及混合计算机三类;

数字计算机按构成的器件划分,曾有机械计算机和机电计算机,现用的电子计算机,正在研究的光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等等。

电子计算机就其规模或系统功能而言,可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和单片机。

综合起来说,计算机的分类是这样的:

(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

① 巨型机: 高速度、大容量

② 大型机: 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

③ 小型机: 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

④ 微型机: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

(2)按照用途分类

① 专用机: 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

② 通用机: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

(3)按照原理分类

① 数字机: 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

② 模拟机: 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

③ 混合机: 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

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过去50多年了,在这期间,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首先是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继而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处理器和存贮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数量越来越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贮容量迅速增加。

1994年12月,美国Intel公司宣布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它每秒可进行3280亿次加法运算(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6600万倍)。如果让人完成它一秒钟进行的运算量的话,需要一个人昼夜不停地计算一万多年。 

当年的ENIAC和现在的计算机相比,还不如一些高级袖珍计算器,但它的诞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每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50周年之际,美国副总统戈尔再次启动了这台计算机,以纪念信息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