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触屏手机什么时候普及的-全触屏手机什么时候出现的

tamoadmin 电脑硬件 2024-08-07 0
  1. 什么是多点触屏手机啊?
  2. 最早的触摸屏手机是谁做的,是不是苹果
  3. 为什么iphone销量可以那么高?你觉得iphone比其他品牌手机有哪些优势?
  4. 手机都全触屏的了,电脑全触屏啥时候普及

文|李北辰

转眼之间,又到了手机发布最忙碌的九月,除了5G和其他硬件功能的常规迭代,最让外界感到兴奋的技术演变,当属折叠屏手机的更新换代。

事实上,折叠屏能俘获人心的逻辑很简单:从键盘到触屏,从粗边框到所谓的“全面屏”,手机的演化,一直都是在不破坏便携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视觉面积,折叠屏巧妙地将“大屏”折叠,从而将这种趋势延续。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两年,但凡有能力的手机生产厂商,都在想方设法发布自家的折叠屏手机。

全触屏手机什么时候普及的-全触屏手机什么时候出现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现实如你所知,较高的售价与较低的出货量,极大限制了折叠屏手机的普及。

这并不难理解,至少在乐观者眼中,当前折叠屏手机的发展,与当年家用电话,功能手机以及智能手机的早期阶段都颇为相似,正处于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的“攻坚期”。

而且“攻坚”的速度,也许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快。

一个不错的案例是柔宇 科技 。2018年,他们发布了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以一匹在外界眼中的黑马姿态,捅破了全球智能手机尘封已久的硬件创新天花板。

就在最近,柔宇发布了第二代折叠手机FlexPai 2,外界多少会感到好奇:这款售价低于一万的折叠屏手机,对于中国折叠屏市场有何特殊意义

技术升级

先来看看这款产品。

过去两年,折叠屏手机最“脆弱”的空间,当属屏幕和铰链。在这方面,FlexPai 2进行了充分的技术迭代。

首先,FlexPai 2搭载7.8英寸的柔宇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后者针对此前业界普遍存在的折痕,滑移,弯折后显示失效等行业痛点,进行了全面技术升级,从而让屏幕稳定性更高,弯折半径最低可达1mm,并达到类镜面平整度。

在不少 科技 媒体看来,作为第一家通过中国计量院进行柔性屏弯折180万次测试的企业,柔宇可以说摸索到了目前提升柔性屏可靠性的最佳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折叠屏手机的用户体验

而在显示性能方面,针对全柔性屏全新的显示形态,柔宇自主定义了新一代智能显示驱动芯片和电路设计,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的亮度较2代优化了1.5倍,响应速度达到0.4ms,较2代提升1.2倍,对比度较2代提升5倍,低色偏优于竞品1.5倍,亮度衰减优化优于竞品3.5倍,因此无论在哪种角度和形态下,都可呈现高质量的画面。

与屏幕相对应,FlexPai 2配有自研的Royole 3S全闭合线性转轴,该转轴用多种顶级航空级金属材料,共计由200颗精密零部件和精密传动件组成,最小零件的尺寸公差为±0.01mm,让屏幕与铰链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无暇融合,且可实现无缝折叠,厚度相较于上一代产品也减少近40%。更重要的是,FlexPai 2能够实现机身0-180°任意角度随心所欲地悬停,让人在使用体验上更自由。

事实上,从屏幕和铰链的细节处理中不难发现,不同于已拥有成熟供应链体系的传统手机,做折叠屏手机,要考验厂商对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以及对整条生产线的控制能力。

而追溯柔宇的技术攻坚史,也恰好满足这两点:2014年,柔宇 科技 发布全球第一个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正是这种底层技术革新,让未来的折叠屏手机,以及整个“柔性+”战略成为可能;2015年,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项目开始建设,该项目投资超过110亿人民币;2018年,柔宇 科技 全球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在深圳正式投产,一期产量约为280万片/年,随着未来二期产线投入量产,柔宇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产能将达到880万片/年。

通过柔宇自身的迅猛发展可以看到,当前全柔性屏市场,其实正在遵循着任何革命性技术都需要经历的三个过程:技术先导,产品跟上,商业闭环。最终推进整个产业向前大幅迭代。

跨越鸿沟

正是看到这一过程,业内普遍预期,未来几年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会大规模增长。

数据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折叠手机屏出货量有望上升至3800万片,五年复合增长率CR达141%。

中信证券与IHS则给出完全一致的判断: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超5000万台。Strategy Analytics更是乐观地预测,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不足100万部增长到2025年的1亿部。

当然,这种增长曲线需要符合消费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曾提出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按照罗杰斯的划分与统计,人们对待新品类的态度颇为不同,大概可被分为创新者,产品尝鲜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伍者五种类型,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呈递减趋势。

如果将这一理论对应到折叠屏手机市场,那么所谓“创新者”,就是那些第一批尝试折叠屏手机,并甘愿承担瑕疵的人,这部分消费者注定很少。在罗杰斯看来,在小众到大众之间存在着鸿沟,只有鸿沟被跨越,新产品扩散的速度才可能徒然加剧。

对折叠屏手机来说,这道鸿沟主要由两部分构成:技术成熟度和价格。而如前所述,根据官方介绍,FlexPai 2已经很好地解决了铰链可靠性,屏幕耐用性,折痕等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问题,且相较于其他竞品的高昂售价,FlexPai 2售价在万元以下,这也许会让折叠屏手机更好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跨过消费鸿沟。

这里不妨一提,在我个人看来,在折叠屏手机的普及过程中,有一个用户群体也许会贡献良多:轻商务人士。

这是因为,折叠屏手机更灵活的外在形态,会带来效率层面的全新体验。以FlexPai 2为例,其搭载的waterOS 2.0系统,针对折叠屏手机的特点独特开发,快捷多分屏,FFS触控,智能侧边栏,侧曲屏等设计,让FlexPai 2在某种程度上大于“手机+PAD”,可充分赋能很多商务场景。

尤其是我很喜欢的快捷多分屏功能。事实上,第一代FlexPai就已支持双分屏,如今FlexPai 2能够做到三分屏,比如你可以一边打开相册查找资料,一边使用备忘录记录,同时还可以进行会议,这种多任务处理,会让每天都需要“多任务处理”的你,在日常工作中更为从容,最大程度优化工作效率。

从这个意义上,轻商务人士也许会成为折叠屏手机重要的“产品尝鲜者”。

自主可控

总之整体上看,过去两年,折叠屏手机市场经历过风浪,如今则正在迎来曙光。如果说2018年FlexPai发布的最大意义,是开天辟地的让折叠屏惊艳亮相,那么如今FlexPai 2的意义,则是让折叠屏手机首先告别“玩物”和“奢侈品”定位,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为一部分消费者带去更成熟实用的移动体验。

而柔宇 科技 能在FlexPai 2身上,同时做到“低价”与“高成熟度”,无疑受益于其整个技术解决方案自主可控。

要知道,相较于普通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内部更复杂,涉及一系列新材料和新零件,而且每款手机在材料,结构和工艺方面均有差异,但目前市场上相应的供应商较少,供应链难点较多,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在某个时间节点限制产能。

更重要的是,由于巨大的先行优势,折叠屏的核心技术此前一直掌握在三星等日韩企业手中,这也正是折叠屏手机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的是,柔宇 科技 不存在上述困扰。根据官方介绍,他们拥有3000多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整个技术方案自主可控,其中包括材料体系,制成工艺,器件设计,电路设计,显示驱动芯片以及整个产线。而且由于柔宇在成立初就笃定地用自住可控的ULT-NSSP技术路线(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无论从工艺,材料,到设备,都与以三星为代表的LTPS技术路线(低温多晶硅技术)有较大不同,在良率,成本和生产周期等方面均更具优势,譬如可以在选择生产设备时拥有更多空间,能够更多选择国产设备,很好地控制整个产线的成本,投入成本仅为其他厂商的1/8或者1/5。

也正因这种自主可控,柔宇 科技 不存在被供应链“卡脖子”等问题,这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 科技 形势下尤为重要。某种意义上,过去多年的深耕,柔宇其实一直在帮助我国柔性OLED产业链自主可控,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外企的技术垄断。

所以回到我们开篇的问题:这款售价低于一万的折叠屏手机,对于中国折叠屏市场意味着什么?答案或许是,它告诉我们:破解折叠屏手机普及的真正根源,就在于自主可控的技术攻坚,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从FlexPai 2身上,最该发现的光芒。

什么是多点触屏手机啊?

刚刚开始有4寸屏手机的时候是在2012年左右。最早一个智能手机是摩托罗拉的E680i然后是诺基亚n73,后来是多普达钻石二代,然后就是安卓时代了

智能手机的普及,外部因素是3g时代到来,移动互联***别是联通wcdma网络遍布中国。在这样的前提下,智能手机的普及变成为可能。

内部因素则要归功于谷歌。开源的安卓系统的推出,使得进入智能手机研发的门槛大大降低。众多厂家加入,竞争导致低价带来销量促进普及。而销量又促使硬件商成本进一步降低并且利润增加。利润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科技在利润的驱动下健康发展。如果没有谷歌,我们现在的智能手机还停留在诺基亚坑爹的塞班系统。智能手机的繁荣,奠定了谷歌作为科技霸主的地位。当我们每一个人手里拿着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应该在心底从米国精神致敬。

08年诺基亚收购塞班。

09年塞班智能手机开始火爆。

那个时候,只要是智能手机就指的是诺基亚了。

稍微懂一些手机的去苏宁国美买手机,第一考虑是买诺基亚的智能手机还是买其他牌子的非智能手机。

那个什么wm系统根本没市场。

换一个壳就是一个新款出来。

那两年的时间诺基亚通过坑爹行为赚了不少钱。

智能手机居然连wifi都不支持。

而那个年头手机流量贵的离谱,智能手机走流量,当年塞班用户想必都被移动公司坑过不少钱。

10年,htc的安卓机上市,受到白领推崇,大卖,诺基亚的市场受到影响

同年大量厂商进入安卓手机研发。

一年之后,诺基亚的塞班死翘翘。

最早的触摸屏手机是谁做的,是不是苹果

就是多点触控功能 具体描述下

未来的触摸屏手机应向硬件为一块大屏幕,有良好的轻薄的身材,并且用户只需单手操作的方向去发展。 iPhone向人们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免触笔无按键和多点触摸等全新的手机操作体验。几乎在同时,业界带来了领先于业界的TouchFlo技术,从而使大家对WindowsMobile操作系统又有了新的认识——— 它适应触摸技术的发展推陈出新,不断增强用户体验,方便手机操作。更有意思的是,随着这两年触摸屏技术的普及,诸多所谓“山寨机”也在千元内的手机中融入了触摸功能。 手机屏幕演变迅速 手机屏幕的发展,先是色彩从黑白到彩色,从256色到千万色,最终发展到现在的全屏大尺寸多点触摸,手机厂商不断地在更新手机屏幕的硬件特性。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人们使用手机时的唯一人机交互工具就是屏幕,无论打电话、发短信,还是进行商务、功能,都离不开屏幕显示。于是,要直接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自然就想到了让手机屏幕同时兼具可操作性,而不仅仅是用于显示。 手机屏幕的演变非常迅速,让我们以一度凭手写输入功能领先的摩托罗拉为例说明。1999年,摩托罗拉推出了全球首款中文手写触摸屏手机A6188,它在当时颠覆了传统的手机数字键盘输入方式,将手机的文字输入部分交给触摸屏和触笔来解决,仅这一点就足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成为当时无数高端用户的不二选择。但似乎当时人们只是把触摸屏手机的功能简单地等同于手写输入,而忽略了触摸功能其实可以渗透到手机各项功能操作本身,提升手机的整体操作效率和视觉感受。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上不断出现了不以手写功能为主打的触摸屏手机。比如摩托罗拉推出的E680和E6,分别以游戏和为主题来宣传触摸屏手机,微软也渐渐淡化非触摸屏手机,把提高触摸屏的用户体验放到第一位,强化并突出触摸屏给用户带来的便捷。 但这一切都被iPhone的震撼上市打断。iPhone完全颠覆了触摸屏的使用体验,使大家明白原来一部手机可以没有触笔没有按键,简单地通过手指触摸或多点触摸完成原本只能通过烦琐的菜单才能完成的复杂操作。iPhone还强调了软硬件的无缝结合,在OS(操作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触摸这个行为模式对程序操作的影响,与此同时特别注重UI(人机界面)、程序设计、按键风格等细节,无不体现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机互动的基本体验的宗旨。它的出现带动了整个触摸屏技术的迅速延伸和相关软件产业的变革。 手写不等于触摸屏 触摸屏到底是怎样一个高科技产品?我们先从触摸屏的硬件种类说起。目前市面上的普通触摸屏手机(如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多普达等品牌的产品)通常使用的是电阻式触摸屏。这种触摸屏利用压力感应进行控制,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屏表面非常匹配的电阻多层复合薄膜屏。当手指或触笔点击触摸屏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处产生接触点,这时电阻发生了变化,在X和Y轴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送到触摸屏控制器。控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点并计算出准确的位置,再根据模拟鼠标的方式运作,转化成不同的具体操作效果。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原理。 简单地说,就是触摸屏相当于一个输入传感设备,能代替鼠标或键盘等,直接对设备进行输入或操作。因为触摸屏的操作完全是所见即所得,是一个绝对定位的过程,只要触摸在屏幕中看到的、用户想实现的功能的菜单或按钮,效果即可马上呈现,不必再通过手机上的硬件按钮(导航键、功能键等)的操作进行转化,这样既节省了手机的硬件按键制造和设计成本,又为手机屏幕节省了宝贵的设计空间。 目前电阻式触摸屏技术已非常成熟,投入量产后生产成本降低,已被大多数手机厂商甚至“山寨”厂商作为手机的基本配置,广泛应用于各自的新产品中。然而电阻式触摸屏的技术在功能上仅限于单点触摸,并且由于电阻触摸屏幕正面没有较硬的材质进行保护,在用户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比较容易造成屏幕损坏。因此,要在触摸屏方面有新突破,仍需要有创新。 于是,新的技术应运而生。电容式触摸屏解决了电阻触摸屏幕的最大问题——— 高硬度的触摸外屏的使用,使电容触摸屏有了华丽的外观以及坚硬的外壳,大大促进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同时因为其特有的设计原理,多点触摸的奇特功能也从不可能变为可能。 从这类触摸屏的构造看,它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层,在触摸屏的四边再铺设长条的电极,它们于导电体内形成低电压交流电场,人们用手接触屏幕后,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将会以十次交叉的方式准确测出触摸点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也是对产品本身耐用性的保证,一般来说电容式触控屏都能够有充分的空间多加入一块保护玻璃,能在使用中完全避免电阻式触控屏极易产生的水波纹现象,更好地保证触摸屏的画面显示效果。 在电容式触控屏触摸原理的基础上,多点触控操作成为目前的最新科技亮点。从原理上说,电阻式触控屏每次只能接受一个触控点,如果触控点增多,系统就无法对此触摸点的位置进行正确判断,从而无***确响应。而电容式的触控原理就不同,显示屏能够接受两个或更多接触点的分析判断,以此完成更加复杂的程序操作,比如两个手指同时作用放大或缩小,还可浏览网页,随时定点放大,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不再费劲。 多点触摸是发展方向 iPhone的成功得益于软硬件完美的结合,又得益于为触摸技术量身定做的OS架构。基于这样的设计,用户可以完全不使用硬件键盘输入文字,降低了因此造成的硬件按键磨损,厂家也因此节省了设计空间,把空间留给大尺寸显示屏来提升显示效果。而良好的触摸屏程序设计又可以使用户完全抛弃触笔,这样既可以省去触笔这个配件,用户也不用为经常丢失触笔而烦恼,还可以解决在一些特殊场合无法单手操作的头疼问题。笔者大胆地认为,未来的触摸屏手机都应该向硬件为一块大屏幕,有良好的轻薄的身材,并且用户只需单手操作的方向去发展。 市场研究公司IMSResearch日前发表的最新报告预计,尽管去年全球触摸屏手机的销量还不足3000万部,但是到2012年触摸屏手机的销量将会超过2.3亿部。因为iPhone的出现带给所有手机厂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这是催生更多触摸屏手机上市销售的动力。诺基亚已经宣布将重点转向发展触摸屏手机,会在今后的产品线中全面铺开触摸屏手机。而微软将在明年推出的 WindowsMobile7中实现多点触摸,完全跟上触摸屏的发展趋势。为了弥补各自操作系统的先天不足,厂商千方百计拿出看家本领优化触摸功能和单手操作性能。例如手机用TouchFlo技术优化系统,完全摆脱原来靠滚动条实现项目滚动,只要手指按住屏幕左右上下滑动,项目即可定位选中,并且能模拟惯性作用滑动,然后慢慢停下来,完全模拟了目前电脑上的操作体验。这些创新的体验被称作触摸屏的手势识别,它还广泛应用于、网页浏览过程中。相信未来由于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应的软件操作会更加人性化,能带给用户更美好的操作体验。 相关链接 各类触摸屏技术原理介绍 电阻式触摸屏在工作时每次只能判断一个触控点,如果触控点在两个以上,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了,所以电阻式触摸屏仅适用于点击、拖拽等一些简单动作的判断。而电容式触摸屏的多点触控,则可以将用户的触摸分解为集多点信号及判断信号意义两个工作,完成对复杂动作的判断。 电阻式触摸屏 手指触摸的表面是一个硬涂层,用以保护下面的PET(聚脂薄膜)层,在表面保护硬涂层和玻璃底层之间有两层透明导电层ITO(氧化铟,弱导电体),分别对应X、Y轴,它们之间用细微透明的绝缘颗粒绝缘,触摸产生的压力会使两导电层接通,按压不同的点时,该点到输出端的电阻值也不同,因此会输出与该点位置相对应的电压信号(模拟量),经A/D转换后即可获取X、Y的坐标值。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的原理。 电容式单点触摸屏 单点电容式触摸屏只用单层的ITO,当手指触摸屏表面时,就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人体。为了恢复这些电荷损失,电荷从屏幕的四角补充进来,各方向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点的距离成比例,我们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电容式触摸屏一次只能判断一个触控点,若同时有两个以上的点被触碰,就不能做出正确反应,或者说反应混乱了。 多点电容式触摸屏 多重触控的任务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与只能接受单点输入的触摸技术相比,多重触控技术允许用户在多个地方同时触摸显示屏,以便能够对网页或进行伸缩和旋转等操作。苹果iPhone仅允许两个手指操作,所以又可以称作“双重触控”,而微软即将发售的Surface电脑则可对52个触摸点同时做出响应。 为了实现多点触控功能,多重触控屏与单点触摸屏用了完全不同的结构。从屏幕的外部看,单点触摸屏只有很少几根信号线(一般为4Pin或者5Pin),而多重触控屏有很多引线;从内部看,单点触摸屏的导电层只是一个平板,而多重触控屏则是平板上划分出许许多多相对独立的触控单元,每个触控单元通过独立的引线连接到外部电路,所有触控单元在板子上呈矩阵排列。这样,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到屏幕上的某个部位时,会从相应的检测线输出信号。手指移动到另一个部位时,又会从另外的检测线输出信号。 苹果公司为iPhone申请了两种多重触控面板的专利——自电容(self capacitance)型和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型。从使用角度看,自电容和互电容型两种触摸屏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们的内在结构——互电容型触摸屏有相互隔离的驱动线和检测线,而自电容型触摸屏里只有一层透明电极。 在围棋的棋盘上横竖各有19道线,最多可以放得下19×19=361个棋子。与此相似,多重触摸屏上纵横交错的检测线有许许多多的交汇点,照理说每个交汇点都可以作为触摸点。仅从触摸屏方面来看,确实可以支持非常多的触摸点。实际能支持几个触摸点,最终还是由DSP芯片以及软件来决定。 电容式多点触摸屏的发展趋势 电容式多点触摸屏已经应用在iPhone及其他手持设备上,定位单点轨迹/模拟鼠标双击是它的基本功能,而对多手指手势操作的识别和应用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在便携式应用中,用户一手拿着设备,只能用另一只手操作,因此识别多手指的抓取/平移、伸展/压缩、旋转,翻页等手势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因成本和技术等因素,电阻式控制面板被用的量远远超过电容式触控技术。但在近一阶段,随着工艺进步和批量化,电容式触摸屏的价格正在不断下降,与电阻式触摸屏的价格差距也越来越小,在价格上逐渐具备了与电阻式触摸屏竞争的能力。多点触摸技术随着市场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以及独到的卖点,功能的全面性及稳定性,会逐步取代传统的单点触摸技

为什么iphone销量可以那么高?你觉得iphone比其他品牌手机有哪些优势?

最早的触摸屏手机是摩托罗拉推出的,好像是99年吧。

触摸屏手机分为压感触屏(电压)和触感触屏(电容)。两种触摸技术基本是同时产生。属于平行技术,各有优劣。

1压感触屏的缺点:不支持多点触摸,需要压力才能感应,滑动比较涩。

优点:精准触控,无漂移。对底屏要求底,定位技术几乎完美。

压感触摸一般运用在需要精准定位的领域,高端触屏一般都是压感的,而且现在好的压感屏支持多点触摸。同时因为普通压感造价低廉也导致普通压感大量运用于普通手机,这也使很多小白盲目认为电容屏比电阻屏好。

2触感屏的缺点:糟糕的定位,严重漂移,基本很难定位,特别是多点触控的时候想要精准定位基本不可能。对底屏要求高,对使用环境要求苛刻。

优点:用最低的价格实现多点触摸,在使用手触摸时,比电阻屏更加流畅和轻松。

因为相对于高端电阻屏其低廉的价格和超越低端电阻屏的性能和手感使得它在近几年迅速在手机界普及。但是苛刻的使用条件,和基本没法精准定位的缺点注定了它在专业领域暂时基本没什么用。一般用于低端领域,是中低端触屏的代表

手机都全触屏的了,电脑全触屏啥时候普及

从初代iPhone到如今的iPhone14即将发布,每一次iPhone都能给人以创新的感觉,但最近,感觉他们创新的越来越慢了。

想想人们还在按键机的时代,乔布斯老爷子就把触屏手机普及了(这里需要注意早在90年代就有企业开始研制触屏手机,但是因为觉得潮流不可能是触屏,后来又停产了,所以我称之为乔老爷子普及触屏),这得益于他老人家的高瞻远瞩和对趋势的把控。

我曾经也是用了很多年的安卓机,但是因为对于苹果到底好不好用存疑,两年前我买了苹果12,用了这些年,我也发现苹果一些优势:

1.设计美观,超前设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也许你会喜欢水滴屏、刘海屏,甚至挖孔屏、全面屏,正所谓萝卜,各有所爱,不得不说苹果还是能拿住大部分人的心,当其他企业还在生产带有白边的屏幕时,苹果10出来了,当时刘海屏应该是当时比较时尚的了,现如今它们又有可能给14弄一个挖孔屏,说实话还是很不错的。

在当下,屏幕的样式已经是五花八门了,这一块苹果也是慢慢的与其他家平分秋色了,再说说手机背后的摄像头,个人觉得最丑的就是在手机背面的正中间有一个孔,后来摄像头越来越多,有的品牌弄得跟蜂窝一样,极不美观,苹果也在增加摄像头的数量,从右上角的一个到现在右上角的三个,除了性能也兼具美观,三角的设计就感觉很不错。

2.手机性能部分优势。

说到性能,最显著的优势就是速度,我有两部手机,一部安卓机,一部苹果机,不得不说安卓机的续航更给力一些,在刚开始用的时候,看不出来谁快谁慢,现在两年过去了,苹果在打开网页的时候不会超过1秒且几乎没有信号弱的提示,安卓机就经常3秒以上打开网页,更别说打开各种APP时的停顿就会更久。

除了这一点,苹果的极简也是一个亮点,不知道别人怎么理解这个极简,我个人觉得就是没有过多插件,看着不乱,对于比较爱干净的小伙伴,看着会很舒服,功能区域划分的很明了,当然如果你大大咧咧,就可以忽略,手机屏幕上APP和插件交替出现也无所谓,嘿嘿~

最后就是苹果的手机几乎不会下载垃圾软件,中老年朋友一定深有体会,稍不留神就会被迫安装一些莫名奇妙的APP,有杀毒、购物、游戏等等类型的软件。

这让我想起父亲的手机,他的手机就是这种情况,首先就是有三个天气预报窗和三个时钟(也不知道是他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弄出来不会删除),而且总有下载她不用的软件,有什么清理***、免费等等,每次看他都得给他删一遍,这一点相较之下苹果还是会好一点的。

虽然苹果有一些优势,但是国产的安卓机同样存在很多的优势,例如我刚刚说的续航,还有就是一些别出心裁的小功能都是闪光点,苹果就像一个品学兼优但没有兴趣爱好的孩子,而众多品牌就像一个个有各种特长的文艺生一样,手机的未来无人知道走向,心中喜欢谁家的就一直用就好,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谢谢!

1,当然可以了,下载一个软件就可以了。

2,首先要到电脑管家下载一个电脑管家。

3,打开电脑管家——软件管理——软件仓库——高效软件大合集——第二项是在电脑上玩安卓游戏,下载这个软件安装就可以在电脑上玩安卓游戏了。

4,由于此类软件一般带,所以最好是通过软件仓库下载,电脑管家里面推送的软件都是经过专业工程师查杀过保证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