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哥手机***_明泰手机***

tamoadmin 电脑硬件 2024-05-28 0
  1. 跪求过去庆祝春节的方式

名:锦户亮 (Nishikido Ryo)

昵称:Ryo-chan

生日:1984年11月3日

泰哥手机铃声_明泰手机铃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生地:兵库县尼崎市(生) 大阪(育)

星座:天蝎座

血型:O型

视力:左:2.0右:2.0

身高:171cm

体重:55KG(截止至070125)

身高记录:171CM(***年13岁138CM—98年14岁140CM—99年15岁142CM—00年16岁154CM—01年17岁160CM—02年18岁165CM—03年19岁~现在171CM)

所属事务所:杰尼斯事务所

入所时间:19***年9月6日

入所原因:和朋友一起寄履历

所属团体:关8,NEWS

曾组成的unit:BBA

成员:锦戸亮、长谷川纯、伊藤达哉、五関晃一、辰巳雄大、田中圣、

东新良和、长谷部隼、服部将也、上田竜也、中丸雄一、加藤成亮

BIG-WEST

成员:丸山隆平、安田章大、锦戸亮、伊藤政氏

事务所脱退

浅井拓郎、岩崎栄治、寺田充、文山彬、右马裕己、渡辺悠马

ヤンジャニ

成员:渋谷すばる、横山裕、村上信五、丸山隆平、安田章大、锦戸亮

事务所脱退:大堀治树

Secret Agent

成员:东山纪之、锦戸亮、五関晃一

関西Jr:浜中文一

事务所脱退:藁谷亮太、落合兄丞

足长:26.5cm

家族成员:父母,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锦户萌)

学历:高中休学(美术学校)

方针:严以待人,宽以律己

宝物:经验

专长:用签字笔画自画像

爱好:冲浪、滑雪、滑板

特技:篮球、绘画、毒舌

优点:没有说话谦虚的态度

缺点:皮肤颜色(想和KAT-TUN的UEDA一样)

喜欢的颜色:黄、白

喜欢的食物:冷饭

喜欢的地方:海边、天空

尊敬的前辈:堂本光一、东山纪之、木村拓哉

事务所亲友:山下智久、赤西仁、长谷川纯、内博贵、松本润

好吃的东西是最先吃还是最后吃:先吃

讨厌的食物:洋葱 、除了河豚以外的鱼

手机***:动画片《白雪公主》中小矮人唱的歌

手机画面:4天前画的自画像

卡拉OK必唱歌:“在车里偷偷亲吻吧”<NewS Nippon>

出场前在做什么:上厕所

雪泥的口味:我讨厌雪泥

最喜欢的季节:夏天

说到夏日祭的小摊子会想到;糖渍苹果

很热或很冷的地方喜欢哪一个:两个都讨厌

曾经最喜欢的学校活动:家政的烹饪课

担任过什么班干部:什么都没当

在家里的穿着:***

平均洗澡的时间:10分钟

如果用动物来比喻自己喜欢的女孩类型:骆驼

希望女生留的发型:什么都好

希望女生亲手做的是:好喝的味曾汤

会主动告白还是等别人告白:主动告白

喜欢有女人味的女生还是男孩子气的女生:有女人味的女生

喜欢的数字:6、9

如果要打工会做什么工作:处理尸体,只要钱多什么都可以做

电话的第一句和挂电话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接电话“你好”挂电话“拜拜~”

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跟朋友见面的时候

睡觉的时候穿什么:只穿一件***

相信***吗:会看一下***结果,但是会忘掉

小时候的志愿是什么:有钱人

自己在NewS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煽动大家的角色

互发短信的朋友是谁:妈妈(骗你的)(笑)

喜欢的歌手:斉藤和义

最喜欢的CD:Mr.Children的《至福之音》

最喜欢的DVD:《The Very Best Of闹市的拐杖》

最喜欢的书:草稚厚子的《少年A矫正2500日全纪录》

兴趣:**欣赏

尊敬的人:父亲

可爱之处:鼻子

喜欢的女孩类型:爽快的女孩

口头禅:如果心情好的话做什么都可以

讨厌的食物:蔬菜

弱点:怕妖怪(至今为止还没遇到过)

喜欢的***:20世纪少年

经常出没的场所:如果是在大阪的话那就是在家附近,如果是东京的话那就是新宿

最近买的东西:衣服

喜欢的交通工具:新干线

NewS里谁最有搞笑天分:用删除法的话,首先删除增田,就这样!

NewS里谁记舞步记得最快:用删除法,我就被删除了

NewS里谁最好运:应该是手越吧

NewS里谁看上去最有行动力:草野博纪

谁像是会挑剔女生打扮的人:增田吧

觉得谁会有浪漫的约会:小亮

觉得谁会对女生很温柔:小亮

感觉那位成员是大男子主义;山P

必杀技:扳手指关节

[编辑本段]小亮的演艺生涯

童年时光

锦户亮有个意外普通的童年,除了没少跟上面两个哥哥打架以至手臂骨折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和童年时代的锦户亮Johnnys事务所旗下许多偶像艺人一样,他在13岁入所之后一年就接到了连续剧,因为J系连续剧及SP受众范围较窄,此处暂时按下不表——然而这一略,就到了6年后的2003年。

19岁的锦户亮出演了《开朗家族》,成为继89年SMAP的稻垣吾郎的《青春家族》之后的十四年间,第二个以Johnnys偶像身份出演NHK电视台晨间剧主要角色的人。在这部连续剧里,与***里美、上野树里等目前炙手可热的女演员共演的锦户亮,因为经验的缺乏,姿态无疑是生涩的,他眉目间的聪敏却已经露了锋芒。虽然桑原和人的戏份不多:背着白色翅膀从天而降、做蛋糕、唱情歌……只要有他存在的镜头,都成为了日后fans间绵密回忆的根据。

角色历练

05年夏季日剧《一起加油吧》是锦户亮第一个重要角色——说是重要,也不过是演一个在女生的背后默默支持的男生而锦户亮已,比起同世代的Johnnys其他偶像来说,他得到的机会真的不太多,但他懂得好好地把握。翻拍自田中丽奈担纲的同名**的《一起加油吧》,在青春励志剧的身份之外,并没能够承载太多其他的内容,但就是为了演好关野浩之一角,锦户亮却下了大功夫:饰演划艇部社员在烈日下暴晒的皮肉之苦自不必说,背诵大段台词、揣摩角色、捉摸情绪的爆发点和力度——这些对他来说,都是难得宝贵的经历。《一起加油吧》剧组在拍摄途中遇到包括临时换角在内的一系列的变故,也让他迅速地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演员。

05年秋季日剧《一公升眼泪》的连投,是对他在《一起加油吧》中努力的肯定,也是他提高观众认知度的重要机会,恐怕没有人能否认《一公升眼泪》对于锦户亮的重要意义。眼看他背着病弱的女主角下楼梯,眼看他拿了伞站在雨里一脸落寞,眼看他在飘着粉雪的桥上哭得撕心裂肺,不太合身的裤子被冷风吹得发出噗噗的艰难的声音——麻生遥斗的痛苦,经由锦户亮曲折的视线,被无声地扩大在了屏幕上。在麻生遥斗冷冷的眼神后面,他是一个爱的天才。但麻生始终只是凭空添加进去的人物,现实中的亚也喜欢的男生是像学长一样冷淡地选择离开,因为他肩负不起亚也的沉重的感情。07年拍摄的《一公升的眼泪》sp其实意义不大,回忆的画面占了大半部分,但麻生的镜头还是让人真真实实地心紧了一把:他用挂着海豚挂件的手机给亚也播电话,听到那头传来号码无效的提示音,泪水流了一脸。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要带上另一个人的份,好好地活下去。

成长蜕变

倒是应了《一起加油吧》的制作人重松圭一那句“受挫型角色是连续剧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2006年春季的《甜心空锦户亮姐》,锦户亮第3次出演女主角身边的“受挫型”角色。在《甜心空姐》演出的过程中,他遇到最大的障碍还是台词——准确的说,是口音问题。因为出身关西,一口大阪腔早已是生活中的习惯成自然,在《一起加油吧》里关西高中生的角色设定倒不需要他为口音问题伤脑筋,但从《一公升的眼泪》开始,他就常因为无意间脱口而出大阪腔导致NG。所以在所属团体的活动闲暇,拼命练习标准日语是他身为演员的重要任务,还好锦户亮记忆力超人,在正式开拍之前能将台词全部记好,虽然在现场都会向Staff确认自己的语音语调是否准确,“不带剧本进现场”倒成了他得意地向fans自夸的手段。而《甜心空姐》的中原翔太,大概是他演过最接近他本人的角色:乍看之下像一枚冷冽的薄荷,深入交往下去才发现他的温柔害羞。因为视力的原因不得不放弃梦想,所以才会对轻视工作的洋子怒火中烧,在逐渐被洋子的热情、坦率和善良打动之后,在一次一次鼓励对方同时也勇敢地直视自己从来就未曾忘记的梦想——这样的中原翔太,很像一个普通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模拟机舱里手握操纵杆的翔太眼里似有似无的眼泪,才给人难以忘怀的冲击。

从06年春季到08年春季,不少锦户亮的fans翘首期盼了两年,却盼来了《Last friends》中的DV男(DV=Domestic Violence家庭内暴力)一角。编剧对及川宗佑的刻画仅止于“为了恐怖而恐怖”的层面上,对这个角色的内心鲜少挖掘:身为***社工作人员的宗佑,本身却是一个施暴者,这分明是一个强烈的讽刺。及川宗佑是一个理智的疯子,他活在自己自己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却需要别人来成全,除了用幼稚如孩童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之外找不到任何发泄情绪的出口,没有尊严也没有退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宗佑可能才是这群人里最可怜的弱者。宗佑这个备受争议的角色出乎意料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练。同年秋季,他和同事务所前辈一起出演TBS的《流星之绊》,和以往的受挫角色不同,有明泰辅这个有点神经大条的角色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部剧里他玩起了变装SHOW,牛郎、银行职员、嘻哈小子、珠宝商人、宅男、都成了他COS的对象。

跪求过去庆祝春节的方式

酷赛集团旗下主板业务月出货量超过300万套,稳居行业前三名;拥有包括博士、硕士等行业骨干超过500人的研发团队,其中95%以上为研发工程师,具备3G 、2G、 Android智能手机等研发实力;拥有严谨、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得到国际权威质量认证机构的认可,通过 了ISO 9001:2000、ISO14001、OHSAS 18001等证。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进行开放合作,公司现已与联发科(MTK)、高通(qualcomm)、谷歌(google)等世界著名研发平台提供商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就是在这样一个强势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于2010年5月组建了明泰研发团队。明泰研发团队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完善的工程流程、质量规范以及完善的工作流程,保障了从产品定义输出整机生产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流程***用行业最先进的敏捷开发模式,确保最终产品有着良好的用户体验

六十年春节风俗的变迁

九十年代的春节

看看春节期间商家的广告词就知道百姓过年有多忙了,“打个电话拜个年,欢天喜地大团圆”、“包饺子贴窗花欢乐在农家,看焰火放鞭炮京郊真热闹”、“春节不在家,***日列车游天下”。总之,围在家里包饺子看晚会是老皇历了,过节也要过出个性过出新意来。这让北京人过春节也开始犯难:出游订不上团,在超市购物交款排大队,打保龄球球道爆满,想租个车到郊区转转,车早就预订一空。春节的乐事多了,品戏、看**、听音乐会,连电***道也“春运”——节目太多,挤破门槛。想求新求异也不是容易事。不夸张地说,正月过后,就要***明年的春节怎么过了,因为动作慢了***跟不上,只能过一个遗憾的春节。

百姓过节的方式是一天天变了,休闲度***的意识也一天天强了,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从一个团圆佳节渐渐变成一个度***的好机会,提高生活品质从这个最传统的节日开始了。

年饭 家宴挪到酒楼吃

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速冻饺子出现断货现象。

辛辛苦苦一年了,过春节该享享口福了,家家户户为年夜饭张罗,这是每年过节的传统想法。可越是吃得好了越想在过年的时候吃点省事的、吃点清淡的。老百姓的心思早被商家琢磨到了,1992年,西单菜市场推出五种家庭套餐,每套50元至70元,回家简单一加工就是丰盛的年夜饭。

按老礼儿,京城的馆子到春节差不多都关门上板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在家里炒菜,谁还会光顾餐馆?可到1994年,春节期间最常见的大红纸“春节休息”见不到了。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与其在家一通忙活还不如在餐馆里踏踏实实吃一顿呢。而商家也看准了这一点,为了有个好买卖,为了有个好商缘,都比着赛不关门,加班加点纷纷摆出家宴擂台。1996年,北京城摆起了年夜饭,百店家宴热热闹闹。到了19***年,年夜饭也要预订,订晚了就剩回家煮冻饺子了。

1990年前后,时兴涮火锅、涮羊肉,之后是烤鸭、粤菜、川菜、上海菜、湘菜相继而至,中间还穿插着红焖羊肉、家常菜,各家餐厅为了年夜饭也绞尽脑汁变换花样,到了1996年,连饺子城也火爆起来。

“破五的饺子”,北京的老风俗还被很多人记挂着,只是初五热了冻饺子。北京已经有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了,速冻饺子出现了断货现象,就连做饺子皮也成了“新兴产业”,一个小商贩春节期间能卖出去三四十斤饺子皮。

年货 鸡鸭鱼肉成配角

食品的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而1/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

到了90年代,正月临近的日子里,很难见到被大包小包的“吃物”压得难于行走的人了,“平日里也是吃海参鱿鱼,干吗非要赶到春节?”粮店里挺金贵的菜籽油也开始被冷落了,1992年的春节,尽管张贴了“春节期间每人优惠10斤”,仍没有达到促销的目的。因为北京人知道,更好的“绿宝”、“骆驼唛”之类有的是,根本不用囤积。

尽管民以食为天,但在1994年的一项调查统计中发现:虽然过年几乎各家各户都要购买食品,但食品的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而1/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吃,已经不是北京人过年的主旋律了,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钱用在了自身建设和交往***上了。

会吃了会玩儿了,北京人过年也更实惠了,开始时兴批发过年。去水产市场批海产品,到大钟寺批发水果,当然,还有批发鲜花。去年春节,北京销售鲜花超过30万盆,销售额近1500万元,和一个大中型商场的效益差不多。

1995年,必备年货是金童玉女财神爷和大大的福字。1995年的年货里还有一样小东西:欢乐球。这是“禁放”之后春节欢乐产品的主唱。上亿只欢乐球在那个春节爆响:既安全又声色兼备。

吉祥物也是置办的年货,1996年小老鼠随处可见,1998年,虎行天下。

年乐 旅游过年成时尚

春节,从旅游淡季变为“黄金季节”,机票优惠已成为历史。

1992年的年三十,五个结伴前往哈尔滨看冰灯的年轻人是新闻人物,过个团圆年的观念正在被悄悄改变。这一年,春节机票优惠50%的做法已成为历史。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看春节晚会的日子也已经过去。

1996年的春节迎来最长的公休***,从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机票价格开始上浮。春节,从旅游的淡季变为“黄金季节”。

到19***年旅游过年有钱也难,还在1996年12月,东南亚以及海南、昆明、西双版纳、厦门、武夷山等国内路线已经爆满。据统计,19***年北京春节旅游过年的人数在10万人上下。

19***年开始,留在北京过春节的人包饺子看晚会之后又多了一个节目:看灯。北京城打扮得火树银花,每天有几十万人上街看灯。出租车司机都愿意在街上多转转:亮堂堂的心里痛快。

春节里,各个体育场馆打开大门,从保龄球、轮滑、羽毛球到室内攀岩,64项体育活动把大约10万以上人次的北京人从***桌和酒桌旁拉走。19***年的春节,5万人奔了体育场馆。

19***年贺岁片登场,《编辑部的故事》续集《万事如意》除夕之夜在全国30多家省级电视台同时登场。有人发出询问:还看晚会吗?全城同做一件事的情景不复存在。从这一年开始,贺岁片年年如约而至。

年话 身体健康排第一

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是1998年最流行的拜年话。

电话***传问候,打开电脑接贺卡,贺词传进寻呼机。北京半数以上的人电话拜年。这是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拜年方式。

拜年,不再是两盒点心跑一天。先是贺年卡贺年的方式流行起来,贺年卡不是学生专利,已经被全社会接受了,1992年春节前分拣量达到250万件。尽管邮件量比平日高了近1/4,但增长速度还是放慢了,因为电信发展快了。

北京最早的寻呼台是126台,1992年春节每小时寻呼1万次以上。19***年已经有寻呼台推出预约拜年,北京有寻呼机用户上百万。1995年,1/5的北京人打长途拜年。1983年,北京近一半的长途电话需要话务员人工接转,用户挂一个长途电话需要等几十分钟。而如今,北京长途电话可以直拨全国2000多个城市、县,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拨比例可在99%以上。

1998年流行的拜年话是“身体健康”,在对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的调查显示:“身体健康”是人们排名第一的愿望。而在1995年左右,人们的祝福大多是“恭喜发财”。

进入1999年,贺卡成为落后的形式,因为使用大量纸张,不利于环境保护,电子贺卡在今年流行。每天中国电信网上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轻轻一点,祝福可以传出万里之外。

六十年代的春节

紧日子里过出好兴致,60年代的春节因此令人难忘。平日里粗粮细做难见荤腥,除夕夜的富强粉肉饺子显得分外香;平日里没有零花钱,春节里糊个纸灯笼,买个风车,哪怕是逛趟厂甸什么也不买,都能让孩子大人高兴一年;平日里父母儿女被隔离,能吃上一顿团圆饭,哪怕只是萝卜***,都是平生之幸事。

年饭 过节好处是解馋

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大***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席。

“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饭可不是一天做出来的。春节最大的好处是“解馋”。每到春节,北京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二斤绿豆、几斤小站稻和五斤鱼,勤快的主妇们全凭巧心思腾挪全家过年的一日三餐:腊月二十八发好面(标准粉),二十九开始炸各种面果子,平日里舍不得用油,现在甜的、咸的、又酥又香的胡萝卜丝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装得满盆满钵,馋嘴又心急的孩子们趁妈妈不注意,抓上两把就往外跑,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着尝新。蒸馒头,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过年的主食准备好。除夕的年饭分两顿,先是晚上五六点钟吃米饭炒菜,平常的机米换成小站稻,加上烧带鱼、沙锅豆腐、狮子头或四喜丸子、豆芽菜,这是一年里最重要、最丰盛的一顿饭,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吃,而且菜里一定要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利;夜里12点,全家还要一起吃饺子,饺子用富强粉包,比日常吃的标准粉白得多,一般是猪肉***馅,有时是酸菜馅。吃饺子的风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节前都要加班加点赶制竹笊篱。大***是百姓的当家菜,春节菜谱里主妇们用它变出的花样差不多能摆一个***席:芥末***墩、菜心拌凉菜、五香辣***、腌***、醋熘***、炒酸菜或炖酸菜、油泼梅干菜等。

年货 家里添个新玩具

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

到了腊月二十七八,办年货的人把街上挤得热热闹闹,国营的副食店都在店门口支块木板在当街卖。过年的票证上还印着两个喜庆的大***,二三斤一大块肉,比起平常二两半斤地买舒心畅快多了。长途岛的带鱼、图门的明泰鱼、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的淡水鱼、渤海湾的海杂鱼,每户都要多少买一些做年饭的主菜。

“糖瓜儿祭灶,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除北京传统春节食品关东糖外,市场上有了小娃娃、小花篮、小宝塔、小鸡、小鸭形状的块糖,饼干除了什味、橘子和大方外,1963年新出了酥松可口的“63”,包装上还附有当年的美术年历。姑娘们喜欢的头花和襟花有菊花、牡丹、玫瑰、芍药、剑兰等花样,鲜花店里的梅花、碧桃、茶花、迎春、一品红、文竹、瓜叶菊、四季海棠、水仙、仙客来等盆花也常令她们情不自禁地掏腰包。过年添个新玩具是办年货的家长们的小秘密,给8—12岁的孩子买个小攒钱罐,给2—4岁的孩子买个小鼓,给六七岁的孩子买个空竹或风筝。木刀枪、腰边鼓、大摆球、积木塔、铁鸣蝉、毛毽、脸谱,还有“老鼠滚蛋”、“斗鸡”等新玩具,紧攥着钱包,家长们心里盘算着挑哪个最划算。

买个月份牌,添几张写春联的梅红纸,扎一只红纱灯,新一年的向往就在挑挑拣拣中开始了。

年话 老礼全都放一边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领导们倡议“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时钟敲过除夕夜12点,有工作的子女常常这样给父母拜年。

按照风俗,除夕和初一全家团圆不出门,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礼不时兴了,“恭喜发财”之类的吉利话不时兴了,见面只是互相点点头道声“过年好”或“春节好”。

小辈儿人给长辈磕头拜年的规矩也不时兴了,一般都是提着半斤蛋糕或点心盒子,或送张改良的新年画。

不少单位在大年初二组织团拜。大家坐在一起开个茶话会,领导们倡议“要讲科学,不要封建迷信;要勤俭持家,不要铺张浪费;要参加正当文娱活动,不要到处游荡;要坚持生产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节“四要四不要”,散会后还能用小手绢包回点儿花生瓜子给孩子。

买张图画纸或道林纸,用彩笔画些风景花草,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工作好,学习好,身体好”等字样,一张标准的贺卡就做好了,送给老师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乐 红红小鞭论个放

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

“穿新衣,放花炮”,春节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攒了一年的布票变成红色、蓝色的灯心绒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妈妈也要踩着缝纫机“嗒嗒嗒嗒”地干到深夜。初一早晨醒来,孩子们的枕头边保准都平平整整地放着一套新衣。平时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过年了,多困难的家庭都要想办法给每个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旧衣服翻改的也好。

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饭,孩子们就跑到院子里撒欢了。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红红的半寸来长的小鞭可是宝贝,家里统共给买了一挂100响,从初一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个出来过过瘾。藏在家里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发现了“偷”走几个,父母们就成了难断家务事的糊涂官,只有许诺“再买一挂”才能安抚孩子们的哭声。到了晚上,全院子的人都出来看放花,孩子们手上提的小灯笼有五角星的,也有宫灯式的,星星点点煞是好看。你家的“老头乐”喷出满天花雨,我家的“火树银花”也不逊色,他家的“螺丝转”、“耗子屎”蹿进人丛,激起一阵阵笑闹声。劳动人民文化宫、北海、陶然亭等公园里熙熙攘攘,免费开放三天使人们游兴***,故宫、自然博物馆、动物园,要逛的地方真不少。买得起票或单位***的人们还可以到大华**院看立体**,去工人体育场看马戏。如果有兴致,厂甸也是个热闹的去处。

八十年代的春节

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当年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节目当属王景愚绕着桌子“吃鸡”,而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陈佩斯和朱时茂第一次参加春节晚会,“吃面条”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气候,一曲《我的中国心》全国传唱,《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的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80年代,中国百姓渐渐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节方式,学者称之为“新民俗”。一台晚会,不仅把一家人聚在一块儿,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艺形式,更为如黄宏、宋丹丹、赵本山、巩汉林、蔡明、郭达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

年饭 票证淡出菜市场

平时想吃什么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

1980年,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试制的猪肉***馅速冻饺子开始在东单等六大菜市场出售。

1981年,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大***20斤,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

1983年,春节所在的二月份城镇居民每人供应富强粉三斤、小杂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4两、香油一两、花生半斤、瓜子三两、麻酱一两、鱼两斤(定量内每人保证半斤黄鱼)。

1984年,全市11个副食店出售不凭本豆腐。

1985年,低度酒、补酒热销。多家西餐厅爆满,新侨饭店等为家宴提供罐装、袋装西式名菜。

1989年,26种调味品、14种豆制品、35种酱菜大展销,北京人过年再不为米、面、鱼、肉奔忙了。

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生活在80年代的人们,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平时想吃什么,到市场上就买,弄得人们反倒不知道过年该吃点什么好了。

年货 新三大件快步来

家庭主妇再不用为过年大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肉变质发愁。

1980年,各大商场从外地组织的一批电镀桌椅、简易沙发、一头沉、搪瓷盆陆续投放节日市场;1981年,尼龙绸夹克、线绨被面供不应求,有人利用反复排队和托人代买等手段套购,仅新新服装店节前便抓获“投机倒把者”46人;1984年,14英寸彩电节日供应量比上年增长42倍;1985年,腊月二十八起向个人预售进口相机,每人限购一架,半年内付货,牌号有柯尼卡、亚西卡两种;1987年,羽绒服受宠、裘皮帽走俏;1988年,一种名叫马海毛的安哥拉山羊毛流行……春节穿新衣,80年代,北京人开始走出黑灰蓝服装的包裹,西服、夹克、牛仔、羊绒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动成一股彩色的风。与此同时,作为礼品,风行一时的暖瓶、脸盆、枕巾、台布,到80年代问津者日少,年礼的文化味渐浓,明信片、贺年片、挂历流行起来。

80年代,彩电、冰箱、洗衣机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们走来,家庭主妇们再不用为过年大浣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为早早炖好的猪、牛、羊肉变质而发愁。

年话 春联贴进单元楼

词句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过年总要求吉利图喜庆,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贴春联,大拜年,80年代都有新特色。先说春联,过去多是农家小院才贴,词句也无非是“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之类的老句陈辞。80年代大不同了,春联不仅贴进了城里的单元楼,词句也洋溢着时代气息:“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一个倒贴在单元门上的大大的“福”字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表露无遗。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渴望用这种最传统的形式表达对时代最深的欣喜。初一亲朋好友一见面,先递上一声“您过年好”,接着便聊上几句。上了点年纪的关心:“春节您家的‘加油’(定量之外供应的食用油)买了没呢?今年的油比去年强,没什么油烟子”。一些年轻人这年春节刚刚相互询问:“买没买邓丽君、刘文正新出的带子?”转过年来便已对崔健崇拜得无以复加:“初三都去我家,昨儿我刚置了一个架子鼓”。孩子的父母们相互抱怨着:“我们家这个‘小皇帝’春节非让带着去吃‘肯德基’,店里人那个多,队都排到了前门大街上。”

先行一步“下海”的老板们仍忘不了借这个难得相聚的机会沟通信息:“你手里还有多少台洗衣机,我全要了,冰箱也行。”

80年代,听人们拜年聊天,听不到为衣食犯愁,听不到忌讳与掩饰,人与人之间似乎更近了,人们的话题更广了,心气更高了。一句普普通通的“您过年好啊”,含意是那样丰富。

年乐 贪看晚会洋相多

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

年年春节都高兴,80年代乐更多。

不知是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市场上的彩电才紧张,还是家有彩电的人多了,春节晚会才愈发火爆,反正节前“抢购”彩电可称得上80年代一景儿。从1984年进口彩电紧张开始,彩电就成了人们心中的紧俏货。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里宣告彩电无货,同时出现彩电票。那阵子,节前能买上一台18英寸彩电可是件大乐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里新买了电视,春节来看呀。”更乐的还在后面:三十儿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预备好记录晚会公布的谜语的纸和笔,为谁坐在离电视最近的位置争执一番之后各就各位。这一晚上,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愿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马季的相声、费翔的歌,更怕错过了节目间穿插公布的有奖谜语。一番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之后,已是大年初一的清晨,第一件事便是寄答案。苦盼中央电视台的佳音之余,又该琢磨着去哪儿逛庙会了。80年代,龙潭湖、地坛、白云观、大观园、大钟寺,到处是庙会。小吃吃腻了,买便宜百货,工艺品看惯了,花会大赛又开锣,传统的赏心乐事未减,晶莹剔透的冰灯又朝人招手。从三十儿直到正月十五,一家人总是闲不住,乐不够。人们开始品味改革开放刚刚富起来的滋味。

keyileba